AI绘画你懂的,新手入门到进阶全攻略
想试试AI绘画却总被“怎么开始”“工具太多选哪个”“提示词写了像没写”这些问题困住?明明看别人用AI轻松画出大片感,自己生成的不是“四不像”差口气”?别慌,这篇指南就是为你准备的——从最基础的“AI绘画到底是啥”到进阶的“怎么让作品惊艳朋友圈”,全程用大白话拆解,没有复杂术语,跟着走,小白也能快速上手,读完这篇,你不仅能搞懂AI绘画的门道,还能避开90%新手会踩的坑,让AI成为你的“随身画手”,轻松实现“脑洞变现”。

AI绘画到底是什么?
AI绘画,简单说就是让人工智能帮你画画,你不用拿画笔,也不用学透视,只要用文字告诉AI你想要什么——一只戴着牛仔帽的柯基,在沙漠里骑骆驼,夕阳背景”,AI就能根据你的描述,在几秒到几分钟内生成一张图片,这背后是AI通过学习海量美术作品(油画、插画、照片等),总结出色彩、构图、风格的规律,再用这些规律“脑补”出你想要的画面。
和传统绘画比,AI绘画更像“想法的翻译机”,传统绘画需要你手动把想法画出来,AI绘画则是你把想法“说”出来,AI帮你“画”出来。它不是取代画家,而是给普通人一个“零门槛表达创意”的工具,就像手机拍照让每个人都能记录生活,AI绘画让每个人都能把脑子里的奇思妙想变成看得见的画面。
现在你刷到的很多“神仙插画”“氛围感头像”,甚至一些游戏场景、广告海报,可能都是AI画的,比如小红书上热门的“迪士尼风格头像”,抖音里的“赛博朋克城市夜景”,背后大多藏着AI的影子。它已经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创意表达的新方式。
新手入门AI绘画需要哪些准备?
入门AI绘画,其实不需要你准备太多“硬核”东西,你得有个能上网的设备——手机、电脑都行,现在很多AI绘画工具支持网页版或APP,不用下载复杂软件,你要有点“耐心”,刚开始生成的图片可能会歪瓜裂枣,多试几次就有感觉了,也是最重要的,你得有“想画的东西”,哪怕只是模糊的想法,想画一个粉色头发的女孩”“想要一张适合当电脑壁纸的星空图”。
很多人觉得“我不会画画,肯定学不会AI绘画”,这其实是个误会。AI绘画的核心是“描述能力”,不是“绘画技巧”,你不用知道“三原色怎么调”,但要能说清楚“想要天蓝色的背景,不是深蓝色”;不用懂“人体比例”,但要能描述“女孩穿着连衣裙,站在花丛里”,就像点外卖时,你不用会做饭,只要能说清楚“要一份番茄炒蛋,不要太咸”就行。
如果你懂点美术基础,比如知道“莫奈风格”“巴洛克油画”这些词,描述起来会更精准,但这不是必须的,新手完全可以从“说大白话”开始,画一只猫,可爱一点,背景是绿色草地”,先让AI生成,再慢慢调整描述,一步步靠近自己想要的效果。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AI绘画工具?
现在市面上的AI绘画工具多到让人眼花缭乱,选对工具能少走很多弯路,新手选工具,记住三个关键词:免费、简单、中文友好,毕竟刚开始只是试试水,没必要一上来就付费,也不用挑战“全英文界面+复杂参数”的工具。
先说说免费又适合新手的“入门款”,百度的“文心一格”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全中文界面,注册就能用,每天有免费生成次数,生成速度也快,你输入“一只会飞的猪,卡通风格”,几秒就能出图,适合完全没接触过AI绘画的小白,另一个是“Draft.art”,网页版直接用,支持中文提示词,风格偏二次元,生成的动漫人物很可爱,喜欢画头像的可以试试。
如果想试试“进阶款”,但又不想花钱,可以看看“Stable Diffusion”(简称SD),它是开源工具,免费使用,但需要你自己下载安装(也有在线版),参数会多一些,比如可以调“采样步数”“CFG值”(简单理解为“AI听你话的程度”)。SD的优点是“自由度高”,你可以上传自己的图片让AI“二次创作”,适合想深入玩的人,不过新手建议先从“文心一格”“Draft.art”这种“傻瓜式工具”上手,等熟悉了再挑战SD。
还有个“网红款”叫“MidJourney”,生成的图片质量很高,风格也多样,但它需要用Discord(国外聊天软件)操作,全英文提示词,而且免费次数用完后要付费(最低10美元/月),如果你英语不错,又愿意花钱追求画质,可以试试;否则先老老实实玩免费工具,等技术练好了再“升级装备”也不迟。
提示词怎么写才能让AI“听话”?
选好工具后,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写提示词,提示词就是你对AI说的“悄悄话”,话说得越清楚,AI画得越符合你的想法,很多人觉得“我写了提示词,AI为啥画不出来?”其实是没掌握“说话的技巧”。
这里有个万能公式:主体+风格+细节+参数,主体就是“画什么”,一只猫”“一个女孩”;风格是“像什么画”,水彩风格”“赛博朋克”“宫崎骏动画”;细节是“长什么样/在哪里/在干嘛”,橘色毛发,蓝眼睛,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鱼干”;参数是“画质/尺寸”,8K分辨率,超高清,全身像”,把这四部分拼起来,就是一句合格的提示词。
举个例子,如果你只写“画一只猫”,AI可能给你一只随便什么猫,可能胖可能瘦,可能站着可能躺着,但如果你写“主体:一只橘色柯基犬;风格:复古漫画风;细节:戴着黑色墨镜,叼着一根骨头,背景是纽约街头,下雨天气;参数:4K画质,全身特写”,AI生成的画面就会精准很多。细节越具体,AI越能“get”你的点,戴墨镜”比“戴眼镜”更明确,“下雨天气”比“阴天”更有画面感。
还有个小技巧:如果不知道怎么写风格,可以先想想“喜欢哪种画”,刷小红书时看到好看的插画,记住它的风格关键词,ins风”“蒸汽波”“水墨国风”,直接用到提示词里,要是没头绪,就从“卡通风格”“写实照片”这种基础风格开始试,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
提示词不用太长,关键信息说清楚就行,有时候写得太啰嗦,AI反而抓不住重点,一只白色的、毛茸茸的、可爱的、戴着红色蝴蝶结的、在雪地里跑的、眼睛很大的兔子”,不如简化成“一只戴红色蝴蝶结的白色兔子,在雪地里奔跑,大眼睛,可爱风格,4K画质”,重点更突出,AI处理起来也更轻松。
AI绘画的创作流程是怎样的?
掌握了提示词技巧,接下来看看完整的创作流程,其实就像做一道菜:先想好“做什么菜”(定主题),再准备“食材”(写提示词),下锅炒”(生成图片),调味”(调整优化),一步步来,就能做出“美味佳肴”。

第一步是“定主题”,你得先知道自己想画什么,是头像、壁纸、插画,还是给小说配的场景图?比如你想做一张“手机壁纸”,主题可以是“星空下的城堡”;想画个“朋友圈头像”,主题可以是“Q版的自己”,主题越明确,后面的步骤越顺利。
第二步是“写提示词”,用前面说的“主体+风格+细节+参数”公式,把主题拆成具体描述,星空下的城堡”,可以写成“主体:一座欧式城堡;风格:奇幻风格,梵高星空配色;细节:城堡顶部有尖塔,周围有发光的树木,天空有流星,地面有湖水倒映;参数:1080x2340分辨率(手机壁纸尺寸),超高清,梦幻光影”。
第三步是“生成图片”,把提示词输入工具,点击“生成”按钮,这时候别着急,AI可能需要几秒到几分钟(看工具和参数),生成后先别急着“下结论”,多生成几次——同一个提示词,AI可能会给出不同的构图和细节,选一张你觉得“最有感觉”的,作为“初稿”。
第四步是“调整优化”,很少有一次生成就完美的图片,这时候需要“修修补补”,比如你觉得“城堡的颜色太暗”,可以在提示词里加上“明亮的黄色城堡外墙”;流星太少”,就加上“天空有10颗流星划过”,如果工具支持“局部重绘”(比如SD的“inpaint”功能),还能单独修改图片里的某个部分,比如把“尖塔”换成“圆顶”。这一步是“作品升级”的关键,很多人忽略了“多试几次”,其实耐心调整3-5次,效果会天差地别。
第五步是“保存使用”,优化好后,把图片保存到手机或电脑,就可以用啦——设成壁纸、发朋友圈、印在T恤上,甚至作为自己设计的“原创素材”(注意版权问题,后面会说)。
如何提升AI绘画作品的质量?
画了几次后,你可能会觉得“我的作品和网上那些‘大神作品’差太远了”,别灰心,提升质量有几个小技巧,简单实用,新手也能快速掌握。
第一个技巧是“加细节,抠细节”,前面说过“细节决定成败”,这里再具体点:描述“材质”和“光影”,比如画衣服,别说“红色的衣服”,说“红色丝绸连衣裙,有蕾丝花边,光泽感强”;画场景,别说“白天的公园”,说“清晨的公园,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光斑,地面有露水,微风拂过草地”。材质和光影能让画面“有质感”,看起来更真实、更高级,你试试在提示词里加上“金属质感”“磨砂玻璃”“柔光效果”,会发现图片瞬间“精致”不少。
第二个技巧是“参考优秀作品的提示词”,网上有很多人会分享自己的“成功提示词”,比如小红书、B站、知乎,搜“AI绘画提示词分享”就能找到,把别人的提示词“抄”过来,换一下“主体”,看看AI生成的效果,再慢慢调整细节,比如别人分享的“迪士尼公主提示词”是“迪士尼风格,公主裙,大眼睛,微笑,柔和光影,4K”,你可以换成“迪士尼风格,王子,蓝色礼服,站在城堡前,微笑,柔和光影,4K”,很快就能生成一张“迪士尼王子”图。
第三个技巧是“用工具‘修图’”,AI生成的图片可能会有小瑕疵,手指多了一根”“眼睛不对称”,这时候别指望AI“一次画完美”,用修图工具改一下,手机上用“醒图”“美图秀秀”,电脑上用“Photoshop”,简单的瑕疵几分钟就能修好,比如手指画错了,用“消除笔”擦掉,再用“涂鸦笔”补画一根;背景太乱,用“贴纸”加个渐变背景。AI负责“初稿”,你负责“精修”,两者结合,作品质量会翻倍。
第四个技巧是“固定一种风格深耕”,别今天画二次元,明天画写实,后天画水彩,每种风格都浅尝辄止,选一种你喜欢的风格(国风插画”“赛博朋克”),专注练这种风格的提示词和细节描述,练到能“稳定输出”,比如你专攻“国风插画”,就研究“水墨”“工笔”“敦煌配色”这些关键词,时间长了,你就是这个风格的“小专家”,作品自然比“啥都画但啥都不精”的人更出彩。
AI绘画有哪些常见误区要避开?
玩AI绘画时,很多新手会踩一些“坑”,导致效果不好,甚至产生“我不适合AI绘画”的想法,其实这些误区很容易避开,提前知道就能少走弯路。
第一个误区:“提示词越长越好”,有人觉得“我把所有想到的都写进去,AI肯定能画好”,结果提示词写了几百字,AI反而“懵了”——重点太多,不知道该听哪个,一个女孩,穿着红色裙子,蓝色裤子,戴着帽子,拿着书包,在公园,在海边,晴天,雨天”,AI看到“公园”和“海边”“晴天”和“雨天”,根本不知道该选哪个场景和天气,画出来的画面自然“混乱”。提示词要“精准”,不是“越多越好”,抓住2-3个核心细节就行。
第二个误区:“过度依赖AI,不做后期”,前面说了,AI生成的图片可能有瑕疵,手画崩了”“背景有奇怪的斑点”,这时候需要你手动修一下,但有人觉得“AI绘画就是‘一键生成’,修图就不算‘纯AI作品’了”,这种想法大可不必,AI是工具,修图也是工具,最终目的是“做出好看的作品”,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你看专业摄影师拍照片也要修图,AI绘画“修图”很正常,别被“纯AI”绑架。
第三个误区:“忽视版权问题”,这是最容易“踩雷”的误区,很多人觉得“AI生成的图,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其实不是,如果你的提示词里包含“某明星的名字”“某动漫角色”,生成的图片可能涉及“肖像权”“著作权”;如果用AI生成的图片做“商用”(比如印在T恤上卖钱、做广告图),可能会侵犯工具的“版权协议”(很多工具规定免费生成的图片不能商用)。新手保险起见,先别商用,也别画真人明星或知名IP角色,画原创的动物、风景、虚构人物,就不会有版权风险。
第四个误区:“和AI‘较劲’”,有时候AI生成的图片“差一点意思”,眼睛方向不对”“颜色不好看”,有人会反复修改提示词,改了十几次还是不满意,最后心态崩了,其实AI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听不懂”的时候,这时候可以换个思路:接受“不完美”,或者干脆换个主题,比如你想画“一个站着的女孩”,AI总画成“坐着的”,那就试试“一个坐着的女孩,手里拿着书”,说不定会有惊喜,画画是为了开心,别让AI“气到自己”。
常见问题解答
AI绘画需要绘画基础吗?
不需要,AI绘画的核心是“用文字描述想法”,不是“手动绘画技巧”,就算你连简笔画都不会,只要能说清楚“画什么、什么风格、什么细节”,AI就能帮你画出来,不过如果你懂一点绘画基础(比如知道“素描关系”“色彩搭配”),能更精准地描述细节,作品质量可能会更好,但这不是必须的。
免费的AI绘画工具有哪些推荐?
适合新手的免费工具有:百度“文心一格”(全中文,每天免费次数,生成快)、“Draft.art”(网页版,二次元风格强,免费生成)、“6pen”(支持中文提示词,风格多样,免费次数够用)、“Stable Diffusion在线版”(开源,自由度高,需简单学习参数),这些工具不用下载,注册就能用,足够新手从入门到熟练。
相关文章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