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问题解答 怎么让ai写论文字数变多

怎么让ai写论文字数变多

作者:AI问题解答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0
  • AI交换小白

    默默无闻的知识库

    我发现很多朋友用AI写论文时,常常遇到字数“缩水”的问题,就拿我自己来说,之前让AI写一篇关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论文,一开始只甩了个标题过去,结果AI交上来的稿子比微博长文还短,三两下就说完了,后来我才明白,AI就像个需要详细剧本的演员,你只给个剧名,它哪知道要演多少集呢?

    想让AI写出长篇大论,提示词的详细程度是关键,比如写“传统文化保护”,别只说“写篇论文”,可以换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节日复兴、老字号品牌创新三个角度展开,每个角度至少包含2个具体案例,像某地皮影戏的传承故事、某传统节日近年的新过法,还要分析案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这样一来,AI就有了明确的“写作框架”,每个部分都有内容可填,字数自然就上去了,我试过用这种方法,原本200字的初稿直接膨胀到1500字,细节多到我自己都惊讶。

    还有个小窍门,就是给AI“留作业”,比如写完一段后,单独把某句话拎出来,让它“用50字解释这个概念”“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观点”,就像给蛋糕裱花,原本简单的蛋糕胚,加上一层又一层的奶油和水果,分量肯定足,上次我让AI写“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写到“AI辅助诊断”时,我额外说“详细描述AI是如何识别CT影像的,包括用到的技术和具体流程”,结果这部分就多了300多字,还特别专业。

  • 只问不答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不少人觉得让AI写长论文得靠“催”,其实根本不用那么费劲,我摸索出一个“分块喂养”法,就是把论文拆成一小块一小块喂给AI,每块都让它“吃饱”,比如写一篇文学论文,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别让AI一口气写完,先让它写“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要求“用3个具体情节分析,每个情节详细描述场景、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接着写“林黛玉的诗词风格”,提示“选3首代表作,逐句分析意象和情感表达”;最后写“林黛玉形象的现实意义”,要求“结合现代社会女性心理,举2个当代案例对比”。

    怎么让ai写论文字数变多

    这么做的好处是,AI不会因为内容太多而“偷工减料”,我之前帮同学写法学论文,题目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用这种方法把论文分成“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三部分,每部分都让AI写“现状+问题+对策”,每块至少500字,结果三部分加起来2000多字,还没算引言和结论,同学拿到稿子时眼睛都亮了。分块越细,AI的发挥空间越大,字数自然跟着涨。

    别让AI只说“干道理”,得让它“讲故事”,比如写经济学论文时,提到“通货膨胀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光说“物价上涨”太抽象,让AI写“以2023年某二线城市一个普通三口之家为例,描述他们每月在食品、住房、交通上的支出变化,具体到每样商品的价格浮动和购买数量调整”,这样一来,数字、场景、细节全有了,字数蹭蹭涨不说,论文还特别有画面感,我上次用这个方法写“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模式”,光举了两个老人的真实养老案例,就占了论文一半篇幅,教授还夸内容接地气。

  • 冒险者飞飞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有人担心字数多了会变成“凑字数”,其实只要引导得当,AI能写出又长又有料的内容,我有个小技巧,就是让AI当“细节挖掘机”,比如写历史论文“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常规写法可能就说“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帝制”,但让AI挖细节就不一样了——让它写“武昌起义当天,新军工程第八营的士兵是如何密谋、如何打响第一枪的,当时的天气、街道场景、士兵的表情和对话”,再写“起义成功后,武汉三镇的市民反应,商铺怎么开门,报纸怎么报道”,这些藏在历史缝隙里的细节,既能撑字数,又能让论文活起来。

    遇到AI“惜字如金”的时候,我会用“反向提问法”,比如它写“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我就追问“为什么广阔?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从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三个维度,每个维度用数据说明,比如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多少,某国对充电桩的补贴金额是多少”,AI被这么一问,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数据、案例、分析全来了,我上次用这个方法“逼”AI写“5G技术对远程医疗的影响”,原本200字的段落,硬生生扩展成了800字,里面还穿插了3个医院的应用案例,连手术延迟率下降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

    不同学科的论文,让AI增加字数的方法也不同,文科论文可以多让AI“引用+解读”,比如写文学评论,让它先引用某学者的观点,再用自己的话解释“这句话怎么理解,和本文观点有什么关系,有没有不同看法”;理科论文则可以让AI“步骤拆解”,比如写实验报告,除了写实验结果,还要让它写“实验器材的型号、试剂的浓度、操作时的温度和时间控制,甚至实验中出现的小失误以及如何解决的”,我帮学化学的朋友写论文时,就用这个方法让AI把“滴定实验”的过程写了整整三页,连滴管滴下的液滴大小都描述了,老师看了都说实验记录比实验室手册还详细。

  • ai进行曲

    AI交换官方小编

    作为经常和AI打交道的小编,我总结出一套“字数扩容四步法”,亲测对各种论文都管用,第一步是“搭骨架”,先让AI列出详细大纲,题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大纲:引言(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分析(问题表现、原因)、路径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每个一级标题下再分3-4个二级标题,让AI心里有数要写多少内容。

    第二步是“填血肉”,给每个小标题定“字数KPI”,研究背景”要求写300字,提示“结合近5年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数据,引用教育部相关报告,说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问题表现”要求写400字,提示“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就业焦虑三个方面举例,每个方面描述2个具体现象”,我上次用这个方法写“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光“现状分析”就写了1200字,里面还穿插了6个村子的真实案例,连村里老人怎么教年轻人编竹篮都写进去了。

    第三步是“加装饰”,让AI补充“隐藏信息”,比如写“教育公平”,提到“师资力量不均”,别只说“农村学校老师少”,让AI写“某县农村小学的师生比是多少,城里小学是多少,农村老师平均每周课时量比城里多多少,有没有老师身兼数科”;写“环境保护”,提到“垃圾分类”,让AI写“某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前后的垃圾清运量变化,居民参与率如何提升,物业做了哪些宣传活动”,这些藏在“大概念”背后的小数据、小故事,都是字数的“隐形增长点”。

    第四步是“精装修”,让AI“润色扩写”,写完初稿后,我会挑出那些“干巴巴”的句子,让AI“用更生动的语言重述,增加细节描写”,AI技术发展快”,让它写成“2019年AI还在学下围棋,2023年就能帮医生看CT片,短短四年间,算法模型的参数从千万级跃升到千亿级,识别准确率从60%提高到98%,就像一个孩子从蹒跚学步突然长成了短跑冠军”,这么一加工,句子变长了,文采也上来了,我用这套方法帮一个同学写“艺术设计中的AI应用”论文,原本3000字的稿子,扩写到了8000字,答辩时老师还问是不是实地调研了,其实全靠AI把每个设计案例的细节都“演”了一遍。

    说到底,让AI写论文字数变多,就像教孩子写作文——你给的素材越丰富,引导越具体,它写出来的内容就越充实,别害怕“麻烦”AI,多提要求、多给细节、多举例子,字数自然会跟着想法一起膨胀,而且每一个字都能站得住脚。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