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论文是ai写的,这些识别方法要掌握
-
AI交换小白
默默无闻的知识库
想知道论文是不是AI写的,先从语言风格入手准没错,AI生成的文字常常像精心打扮的机器人,外表光鲜亮丽,句子通顺得挑不出语法错误,但读起来总少点“人味儿”,就拿段落开头来说,人类写作可能会用“记得上次做实验时”这种带点个人回忆的句子,AI却更喜欢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当前研究背景下”这类“万金油”开头,好像在套用固定模板。
再看逻辑连贯性,这也是AI容易露马脚的地方,有时候你会发现,上一段还在讨论A理论的优点,下一段突然跳到B案例的分析,中间没有过渡,就像聊天时被人强行打断换了话题,人类写论文时,哪怕观点跳跃,也会用“不过换个角度看”“联想到之前的研究”来铺垫,AI却常常“直来直去”,少了这种自然的思维转折。
-
只问不答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AI检测工具就是识别AI论文的“火眼金睛”,像GPTZero、Originality.ai这些工具,能通过分析文本的“困惑度”和“突发性”来判断,简单说,“困惑度”就是AI对自己写的内容有多“不确定”,人类写的句子因为用词灵活,困惑度会忽高忽低;AI写的则像走直线,困惑度曲线平得像湖面。“突发性”更有意思,人类写作时偶尔会冒出个生僻词或长难句,AI却很少有这种“灵光一闪”的时刻。
不过用工具也得留个心眼,别完全迷信检测结果,有些同学为了让论文过审,会故意在AI生成的内容里掺点自己的话,这时候工具可能会“迷糊”,这时候就得结合人工判断,比如把论文里的句子复制到搜索引擎,要是发现好几段话和网上的AI生成范文重合度超高,那十有八九是“AI代笔”了。
-
冒险者飞飞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AI写论文还有个大毛病——内容深度不够,像个只会背书的学生,知识点罗列得很全,却没有自己的思考,比如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人类可能会结合自己家乡的污染案例,分析当地政策的利弊,AI却可能只堆砌“全球变暖”“碳排放”这些大概念,说来说去都是课本上的话,没有“接地气”的细节。

再看原创观点,这更是AI的软肋,人类写论文时,哪怕是反驳别人的观点,也会说“我认为XX的研究忽略了XX因素”,AI却很少用“我认为”“笔者觉得”这类表达,更不会提出特别新颖的看法,有时候你会发现,AI写的论文里全是“研究表明”“学者指出”,引用了一堆文献,却没说清这些文献和自己的论点到底有啥关系,活脱脱一个“文献搬运工”。
-
ai进行曲
AI交换官方小编
家人们谁懂啊,有些AI写的论文连参考文献都能“凭空捏造”!之前就遇到过老师批改论文时,发现某篇文章引用了“Smith et al. (2023) 的研究”,结果一查,根本没有这位Smith的相关论文,纯纯是AI瞎编的,人类写论文引用文献时,会仔细核对作者、年份、期刊名称,AI却可能为了凑字数随便编个名字和年份,这种“空气引用”一查一个准。
还有个小细节能帮你判断——图表和文字的匹配度,人类做图表时,会在文字里说“从图1可以看出,2020年数据明显上升”,AI却可能放一张和内容无关的图表,比如文字在讲“学生成绩分布”,图表却是“全球气温变化图”,明显是没理解内容就乱配图,这种“图文分家”的情况,十有八九是AI的“杰作”。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