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论文是否是AI写的,有哪些实用检测方法
-
AI交换小白
默默无闻的知识库
想知道如何查询论文是否是AI写的,得先明白AI生成的文字和人脑写的有啥不一样,就像咱们说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头禅和小习惯,AI写东西也有它的“小脾气”,比如它喜欢用特别工整的句式,段落之间过渡有时候会有点生硬,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堆起来,少了点一气呵成的流畅,还有就是观点,AI很难提出真正独特的见解,常常是把现有信息东拼西凑,看起来啥都懂,细问细节就露馅,举个例子,写一篇关于环保的论文,如果里面翻来覆去说“环境保护很重要”“我们要节约资源”,却没具体案例或数据支撑,那说不定就是AI的“杰作”。
所以查询的第一步,其实是先当回“文字侦探”,从这些小细节里找线索,当然光靠眼睛看不够,现在有不少专门的工具能帮上忙,这些工具就像给论文做“体检”,能从字里行间找出AI留下的痕迹。
-
只问不答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说到具体怎么查,AI检测工具必须拥有姓名,现在市面上常用的有GPTZero、Originality.ai、Copyscape,还有学校图书馆可能会用的Turnitin新出的AI检测功能,我用过GPTZero,操作超简单,打开网站把论文文本复制粘贴进去,点击“检测”,等几秒钟就出结果了,它会给一个“AI生成概率”,还会标红可能是AI写的句子,比如上次帮同学检测一篇作文,一段描写秋天的文字被标红,概率显示92%,后来同学坦白是让ChatGPT写的,真是一点没冤枉它。
Originality.ai则更专业,号称能检测GPT-4、Claude这些新模型生成的文本,甚至能区分是哪个AI写的,不过它是收费的,免费用户只能看前500字,对于长篇论文来说得掏点小钱,Copyscape主要是查抄袭,但现在也加入了AI检测模块,相当于“一石二鸟”,既能看有没有抄别人的,又能看是不是AI编的,这些工具就像是论文界的“科技与狠活”,用算法帮我们揪出AI生成的痕迹。

-
冒险者飞飞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除了用工具,咱们也能手动“找茬”,毕竟AI再聪明也有“马脚”,我总结了几个小技巧,首先看逻辑连贯性,AI写东西有时候会“前言不搭后语”,比如上一段说“全球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下一段突然跳到“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中间没有过渡,这种“急转弯”很可能是AI的手笔,还有就是看有没有具体细节,AI喜欢说空话套话,比如写实验论文,它可能会说“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有效”,但不写具体数据、实验次数、用了什么仪器,这时候就得打个问号了。

另外可以留意引用格式,AI经常编造参考文献,比如引用一篇“2023年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但你去《自然》官网搜根本找不到这篇文章,之前有老师发现学生论文里引用了“爱因斯坦2022年的论文”,爱因斯坦1955年就去世了,这不就露馅了嘛,所以手动检查的时候,多问问“这里有具体例子吗?”“这个引用能找到吗?”,很多AI生成的内容就经不起这么问。
-
ai进行曲
AI交换官方小编
不过话说回来,工具也不是万能的,得知道它们的“软肋”,比如短篇文本检测不准,像一段200字的读后感,AI写的和人写的可能没啥区别,工具大概率会显示“无法确定”,还有不同AI模型“体质”不一样,GPT-3.5写的东西容易被检测出来,GPT-4就狡猾多了,有时候能骗过检测工具,我同事用Claude写的报告,在GPTZero上显示“AI概率15%”,差点以为是自己写的。
最关键的是别完全依赖工具,人工审核永远是“最后一道防线”,检测工具就像忠诚的守门犬,能拦住大部分AI生成的“不速之客”,但偶尔也会漏掉狡猾的“伪装者”,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工具检测+人工判断,比如工具显示“高概率AI”,再仔细看看有没有逻辑漏洞、具体细节,双管齐下才能更靠谱,毕竟写论文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考,要是全靠AI,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