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Frog.ai小说扩写实现步骤全解析
写小说时卡文,大概是每个作者的“日常崩溃”——明明脑子里有画面,落在纸上却只剩“他走了,她哭了”这样的“流水账”,别急,LittleFrog.ai这款AI小说扩写工具,就像给你的故事装了“细节发动机”,能把干瘪的情节骨架添上鲜活的血肉,不用复杂技巧,小白也能上手,跟着下面的步骤操作,几百字的草稿也能变成让读者“身临其境”的饱满章节,让你的小说从“清汤寡水”变身“满汉全席”。
注册登录LittleFrog.ai平台
第一次用LittleFrog.ai,得先让它认识你,我打开官网时,界面干净得像张刚铺开的稿纸,右上角“注册”按钮闪着柔和的光,像在招手,用手机号收个验证码,不到30秒就完成注册,登录后直接跳进工作台——左侧菜单栏里“小说扩写”四个字特别显眼,像在书店货架上一眼找到目标书籍,点进去就是扩写功能的主场,这一步操作完,你就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写作“作战室”,所有扩写任务都会在这里排着队等你指挥。
创建小说扩写任务
进入工作台后,点击“新建任务”,弹出的窗口里“小说扩写”选项卡像举着小手的孩子,我毫不犹豫点了它,接着要填写小说基本信息——题材选了“现代都市”,时代背景填“2024年”,还顺手给故事起了个临时名字“街角的咖啡馆”,这些信息就像给AI递了张“故事名片”,它接收后任务卡片上立刻显示“待扩写”,旁边进度条安静地躺着,像在等我喂料,创建完成后,任务列表里多了个带着书名的小卡片,看着就像给故事安了个“专属座位”,踏实。
粘贴原始小说文本
任务建好,该给AI“喂料”了,我把上周写的草稿复制粘贴进文本框,那段只有三行:“林晚在街角等红灯,顾言骑着单车过来,刹车时发出吱呀一声,两人对视一眼,没说话。”粘贴完成后,系统自动给文本分了段,还在旁边标了个小提示:已识别对话0处,环境描写1处,连我自己都没注意到“刹车声”算是环境细节,AI这观察力,比我家猫盯着窗外飞鸟还专注,文本框下方还贴心地显示“支持Word导入”,如果草稿在文档里,直接上传更方便,省得手动复制粘贴的麻烦。
设置扩写参数
参数面板像个贴心的调味台,能让AI精准get你的写作口味,风格下拉菜单里列着细腻写实、轻喜剧、悬疑氛围等选项,我选了细腻写实;篇幅倍数调了3倍,想把100字的草稿扩到300字左右;重点方向勾选了角色心理活动和环境细节,还在自定义要求里补了句突出林晚的紧张感,这些设置就像给AI画了张作战地图,它拿到后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添砖加瓦,比如选了环境细节,AI就会重点描写街角的天气、建筑、声音;勾了角色心理,它就会钻进人物脑子里,把那些没说出口的心跳、犹豫都写出来,设置完参数,面板上的确认按钮闪了闪,像在说收到,保证完成任务。
一键生成扩写内容
点击生成扩写按钮的瞬间,加载动画转了三圈就停了——比泡杯面还快,点开结果时我愣了愣:原本干巴巴的等红灯变成了林晚盯着红灯倒计时的数字跳,30、29……鞋底在柏油路上蹭了蹭,刚下过雨的地面映着她的影子,头发梢还滴着水,顾言的单车声从身后传来时,她的心跳突然卡了一拍,像老式收音机突然断了信号,刹车声吱呀一声划破空气,她没回头,却能感觉到那道目光落在自己发顶,暖烘烘的,像初春的太阳,这细节,连头发梢滴水都想到了,简直是把我脑子里模糊的画面具象化了,生成的文本自带分段,段落之间还留了空行,读起来不挤眼,AI连排版都替你考虑到了,简直是写作界的田螺姑娘。
编辑调整扩写结果
虽然AI扩写得不错,但偶尔也会有“小bug”,比如顾言的台词你也在等灯?有点太普通,我改成了雨停了还站这儿,等人?更符合他有点痞帅的人设,修改时系统会自动保存历史版本,像给作文打草稿一样,不满意还能回退到上一版,有次我把环境描写改得太夸张,AI还弹出个小提示:当前描写可能超出场景合理性哦,要不要看看原始版本?这功能就像个贴心的写作顾问,帮你守住“合理”的底线,调整完后点击保存,扩写内容就乖乖待在任务列表里,随时可以导出成Word或PDF,方便后续投稿或分享,这一步就像给刚出炉的面包刷上蜂蜜,原本已经好吃的面团,多了点专属的甜。
扩写进阶:角色与情节逻辑
用熟了基础功能,就该解锁进阶技巧了,平台的角色小传功能简直是“人设救星”——在任务设置里添了顾言的性格标签外冷内热,说话带点毒舌,再扩写他的对话时,AI果然没让我失望,林晚说谢谢,他回谢什么,难不成我还能看着你淋雨?带点不耐烦又藏着关心,这味儿对了!还有情节逻辑检查,上次扩写时AI提醒顾言突然出现没有铺垫,我就在前面加了句他刚从隔壁书店出来,瞬间合理多了,这功能简直是剧情警察,专治各种无厘头情节,试过给角色加了童年阴影设定后,AI扩写的心理活动都带着过去的烙印,比如林晚紧张时会下意识摸手腕——那是她小时候被烫伤的地方,这种细节让角色一下子立了起来,不再是纸片人。
扩写案例:从干瘪到饱满
光说不练假把式,给你们看个真实案例,原始文本:陈默走进古墓,看到壁画,扩写后:火把的光在岩壁上跳动,陈默举着灯往前走,靴底踩碎地上的枯骨,发出咔嚓轻响,左侧石壁上的壁画突然闯入视线:朱砂涂的仕女裙摆飘若游龙,手里捧着的陶罐口沿还留着金色痕迹,连她耳垂上的玉坠都画得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从墙里走出来,他盯着壁画看了半晌,才发现仕女的眼睛好像在跟着火光转——这哪是壁画,分明是活的历史,前后对比是不是很明显?原始文本像简笔画,扩写后直接升级成4K电影画质,我把这段发给写网文的朋友,她回了句这扩写效果绝绝子,比我请的枪手写得还好,非要问我要工具链接,现在她的小说每章扩写后,读者评论区全是细节好棒,画面感太强,数据涨得比坐火箭还快。
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别犯
刚开始用AI扩写时,我也踩过坑,比如参数设置太笼统,只选了扩写3倍,没说重点方向,结果AI把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混在一起,文字变得臃肿,后来学乖了,每次都明确告诉它要突出角色对话或动作细节,扩写内容立刻清爽不少,还有别过度依赖AI,有次扩写古装剧,AI把“店小二”写成了“服务员”,差点让主角穿越到现代,幸好编辑时及时发现,AI是辅助,不是代笔,你的风格才是小说的灵魂,原始文本别太短,至少写50字以上,AI才有足够的“素材”发挥,不然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扩写出来可能像凑字数的流水账,避开这些坑,扩写效率能提升一倍,亲测有效。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