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人物提示词怎么写,新手入门全攻略
刚接触AI绘画的小伙伴,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想画个“温柔学姐”,结果AI给你生成个“霸气壮汉”;想让人物穿汉服,出来的却像披了块破布?别慌,这不是AI不听话,而是你没把“提示词”这个“遥控器”用好,AI就像个聪明但有点“一根筋”的画师,你说不清楚要啥,它就只能瞎猜,今天咱们就手把手教你写人物提示词,从结构到细节,从踩坑到避坑,看完这篇,你也能让AI乖乖画出你脑子里的人物。
ai绘画人物提示词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写提示词就像给AI写“人物说明书”,得有章法,不能想到啥写啥,咱们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堆一堆形容词,好看的女孩,漂亮,可爱,穿裙子”,这种模糊的描述,AI根本抓不住重点,真正好用的提示词,得有清晰的结构,就像盖房子先搭框架,再填砖头。
基本结构可以分四部分:主体描述(你要画谁)、细节补充(长啥样、穿啥、啥动作)、风格与氛围(二次元还是写实、温馨还是酷炫)、技术参数(清晰度、画质),举个例子,正确的打开方式是:“16岁少女,齐肩短发,空气刘海,杏眼,嘴角微扬,穿着淡蓝色JK制服,背着黑色双肩包,站在教室窗边,阳光洒在头发上,日系动漫风格,8k分辨率,细节精致”,你看,这样AI拿到手,就知道从哪里开始“动笔”了。
这里有个小技巧:主体描述放最前面,因为AI会优先识别开头的内容,比如你想画“戴眼镜的程序员”,就别写成“程序员,戴眼镜”,而是“戴黑框眼镜的程序员”,这样眼镜这个关键特征才不会被忽略。
如何描述人物外貌让ai画得更精准?
外貌是人物的“脸面”,写不好就容易“歪瓜裂枣”,很多人描述外貌只写“大眼睛,高鼻梁”,但AI哪知道你说的“大眼睛”是杏眼还是桃花眼?“高鼻梁”是直鼻还是鹰钩鼻?这部分得像给画师当模特,把细节掰开揉碎了说。

先看发型,不能只写“长发”,得说清楚长度(齐腰/及肩/锁骨发)、卷度(直发/大波浪/羊毛卷)、颜色(自然黑/奶茶棕/粉紫色挑染)、细节(有没有刘海、发尾是否分叉、有没有头饰),酒红色长卷发,发尾微卷,斜刘海遮住右眼,头顶别着银色蝴蝶发夹”,这样AI画出来的头发就不会像一团毛线。
再看五官,脸型(鹅蛋脸/圆脸/方脸)、眼睛(眼型、瞳孔颜色、睫毛长度)、鼻子(山根高度、鼻头形状)、嘴巴(唇形、唇色、是否带唇釉光泽),举个反面例子:“好看的眼睛”,AI可能画成任何眼睛;正面例子:“小鹿眼,瞳孔是浅棕色,眼尾微微上翘,睫毛浓密纤长,眼白清澈”,描述五官时加个“参照物”会更形象,嘴唇像刚咬过的草莓,粉嫩饱满”,但别用太多比喻,咱们前面说过比喻不超过2次哈。
服装,除了款式(汉服/洛丽塔/西装),还要说材质(丝绸/牛仔/蕾丝)、颜色(正红色/雾霾蓝/渐变紫)、细节(有没有花纹、纽扣样式、袖口设计),明制袄裙,红色上袄绣着金色缠枝莲纹,绿色马面裙有暗纹,裙摆绣着银色蝴蝶,腰间系着同色系腰带,垂着流苏”,这样AI就不会把汉服画成古装剧里的粗布麻衣了。
人物动作和表情提示词有哪些技巧?
你有没有遇到过:想画“跳舞的女孩”,结果人物手脚扭曲,像被按了“别扭开关”?或者想画“哭泣的表情”,出来的却像刚吃了柠檬?动作和表情是让人物“活起来”的关键,但也是最容易翻车的地方,因为AI对肢体结构和情绪表达的理解,需要更精准的“指令”。
写动作提示词时,别只说“跳舞”“跑步”,要写清楚“身体姿态+肢体位置+动态感”,双手举过头顶,左手抓着右手手腕,右腿向后抬起,脚尖点地,身体微微向左倾斜,裙摆随风飘动”,这样AI就知道怎么安排手脚和身体的角度,不会出现“胳膊长到膝盖”的离谱画面,如果是静态动作,坐着”,可以具体到“坐在木质长椅上,双腿交叠,左手撑着椅面,右手拿着一本书放在膝盖上,身体稍微前倾”,细节越多,AI越不容易出错。
表情提示词要结合五官细节,不能只写“开心”“难过”,开心”,可以写成“眼睛弯成月牙,眼角有笑纹,嘴巴张开露出八颗牙齿,脸颊泛起红晕”;“难过”可以是“眉头微皱,眼睛里含着泪水,泪珠挂在睫毛上,嘴唇抿成一条线,嘴角向下撇”,有个小窍门:加“微表情”描述,看似平静的脸上,嘴角偷偷向上弯了0.5厘米”,这样人物情绪会更真实,不会像个“表情符号”。
场景和风格怎么和人物提示词结合?
很多新手写完人物就完事了,结果AI把“古代侠客”扔到“现代街头”,或者“科幻战士”站在“菜市场”里,画面违和感拉满,其实人物和场景、风格是“一家人”,得让它们“互相认识”,才能搭出和谐的画面。
先说场景与人物的匹配,场景要服务于人物身份和情绪,比如你想画“江湖剑客”,场景就不能是“幼儿园”,可以是“竹林深处,石板路,旁边有小溪,远处有山雾”;想画“学霸少女”,场景可以是“图书馆靠窗位置,桌上堆着书本,阳光透过窗户形成光斑”,写场景提示词时,记得加“人物与场景的互动”,少女的手搭在窗台,手指碰到飘落的樱花”,这样人物就不会像“P”到场景里的纸片人。
风格提示词要明确且具体,别只写“二次元”,要说清楚是“日系二次元”“国漫二次元”还是“美式二次元”;写实风格可以分“照片写实”“油画写实”“素描写实”,更细节的是“画风参考”,宫崎骏动画风格”“新海诚光影风格”“迪士尼公主画风”,AI会根据这些参考调整线条、色彩和光影,举个例子:“10岁男孩,穿着黄色雨衣,打着红色雨伞,站在雨中的街道,积水倒映着路灯,新海诚式光影,水彩画质感,柔和色调”,这样出来的画面就有那味儿了。
新手写人物提示词常踩哪些坑?
咱们新手写提示词,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想当然”——觉得“我写的很清楚啊,AI怎么就是不懂”,其实很多时候是你踩了AI的“雷区”,今天咱们把这些坑列出来,以后绕着走。
第一个坑:提示词太笼统,一个帅哥”,AI眼里的“帅哥”可能是肌肉猛男,也可能是奶油小生;“穿得好看点”,好看的标准千差万别,解决办法:把“帅哥”换成“25岁男性,鹅蛋脸,剑眉,薄唇,身高185cm,穿着灰色西装,系着蓝色领带,戴金丝边眼镜”,越具体越好。
第二个坑:信息冲突,比如同时写“10岁小女孩”和“有胡子”,AI会懵掉;“穿着短袖”和“站在雪地”,逻辑上就矛盾,写的时候多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年龄和外貌冲突”“服装和季节冲突”“动作和场景冲突”,夏天穿羽绒服”这种明显的错误,就别让AI猜了。
第三个坑:忽略“负面提示词”,有时候你说了想要啥,但没说不想要啥,AI可能会“附赠”一些你不喜欢的元素,比如画人物时不想有“多余的手指”“扭曲的五官”“模糊的背景”,可以在提示词最后加“负面提示词:多余手指,五官扭曲,背景模糊,低画质,水印”,用“Negative prompt”(不同AI工具叫法可能不同)告诉AI这些“雷区”别碰。
第四个坑:参数乱加,比如不管啥画面都加“8k,超高清,细节拉满”,但你的电脑配置跟不上,生成速度慢不说,还可能因为参数太复杂导致画面混乱,新手可以从“2k分辨率,中等细节”开始,熟练后再慢慢调高参数。
常见问题解答
ai绘画人物提示词越长越好吗?
不是哦,提示词讲究“精准”而不是“冗长”,关键信息放前面,无关细节别堆砌,18岁女生,长发,穿裙子”就比“一个18岁的女生,她有长长的头发,头发是黑色的,她穿着一条裙子,裙子是蓝色的,她的眼睛很大”更高效,AI有“注意力分配”,太长反而会忽略重点。
如何避免人物五官扭曲、肢体怪异?
写清楚肢体结构,双手自然下垂,左手握着一个苹果”比“手拿着东西”好;加“正常人体比例,五官对称,肢体协调”到提示词;用负面提示词排除“五官扭曲,六指,手指粘连,肢体错位”,如果还不行,试试降低“创意度”参数,让AI更“听话”。
不同ai绘画模型,提示词需要调整吗?
需要!比如Midjourney擅长写实和场景,提示词可以简洁些;Stable Diffusion适合二次元,细节描述要更丰富;DALL-E对中文提示词兼容性更好,而NovelAI更吃“日系动漫术语”,新手可以先固定一个模型练,熟悉后再根据模型特点微调,比如画二次元用“Stable Diffusion+Anything V3模型”,提示词多带“动漫线稿,赛璐璐上色”。
可以用纯中文提示词吗?效果会差吗?
当然可以!现在大部分AI模型都支持中文,比如文心一格、讯飞星火绘画,对中文的理解很到位,效果不会差,甚至比英文更符合咱们的表达习惯,如果用国外模型(比如Midjourney),中文提示词可能需要更简单直白,复杂描述可以中英结合,汉服,hanfu,中国风纹样,Chinese pattern”。
怎么让ai画的人物有“特定气质”,比如清冷、甜妹、拽姐?
气质靠“细节+氛围”,清冷感可以写“眼神淡漠,嘴角下撇,皮肤白皙,穿着素色衣服,背景是空旷的雪地,冷色调”;甜妹风则是“眼睛圆圆,卧蚕明显,嘴角上扬,脸颊有红晕,穿着粉色卫衣,背景有糖果、气球,暖色调”;拽姐气质可以是“挑眉,眼神锐利,红唇,穿着黑色皮衣,单手插兜,站在街头,光影对比强烈”,把气质拆解成“表情+服装+场景+色调”,AI就能get到。
看完这篇攻略,是不是觉得写AI绘画人物提示词没那么难了?其实核心就是“把AI当朋友,耐心跟它说清楚你想要啥”,从基本结构练起,慢慢加入外貌、动作、场景的细节,避开那些新手坑,多试几次,你也能让AI成为你的“专属画师”,下次画人物时,别再凭感觉瞎写啦,拿出这篇攻略当“ cheat sheet”,保准你画出来的人物又美又“听话”!
最后送大家一个小练习:试着写“20岁汉服少年,站在故宫红墙下,手里拿着一把折扇,风吹起衣袂,古风插画风格”的提示词,按照今天说的结构和细节,看看你能写出多精准的版本,练完记得回来告诉我效果哦!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