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每日干货分享 2025年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论文查重与AI检测成新挑战

2025年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论文查重与AI检测成新挑战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0

[]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会达到1222万人,这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在变大,再加上查重、AI率这类检查指标流行起来了,大学生要想平平稳稳地完成毕业论文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有那么些人,熬夜至头发脱落光秃,有那么些人,反复跟导师对峙交锋,改到精神崩溃,有那么些人,瞅着自己亲手撰写的论文,被系统判定成“疑似由AI生成”,想哭却没眼泪,当然啦,也有那么些人,历经艰难险阻,论文获得优秀评级,心愿得以实现。

01

千万大学生,难过最后关

写论文这件事本身并非易事,处于本科这个阶段时,若要把毕业论文写得出色,难度更是超乎想象,难之又难 。

按照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开展调研得出的数据,九成的本科毕业生感觉撰写毕业论文存在难度。当中,将近七成的被采访者声称“比较有难度”,21.1%直接讲“很有难度”,仅有9.9%的人感觉问题不算大、“难度较小”。

问题也很现实——没有练过,谈何写好。

所以,对于毕业论文何以为难这个调研问题而言,排在首位的是“学术训练不足,不知怎样着手”(占比57.5%),紧接着是“选题可行性欠佳,实际操作难度颇高”(占比44.5%)以及“时间不充裕”(占比30.6%)。

是否有人能够教授着去进行写作呢,这存在很大难度,即便有许多高校设置起了本科导师制度,然而却极少有学校去设置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本科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情况下,只能依靠着线上沟通以及数量不多的面谈这种方式,从而接受导师所给予的数量有限的论文指导 。

另外一方面,好多导师身为“青椒”,也就是青年教师,其自身教学压力挺大,科研压力同样不小。

此外,论文身为一种知识生产样式,自然而然地就使得仅有一小部分人专长于此。要是规定每个人都必须写得好,那就不称作知识产生了,最多算是知识的再次呈现。

自从在1999年的时候高等教育进行大规模扩招以来,中国就已经完成了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扩张,从1980年时有着14.7万高校毕业生,到2025年将会有1222万高校毕业生,在这44年的时间里数量翻了80倍 。

而随着硕博名额扩招,硕士论文也在呈现“知识重复”的迹象。

庆幸这几年因有大模型(也就是生成式AI),致使各类文字生产变得相对便利起来。依据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所做的调研情况,截止到2023年年底,竟然有将近半数的大学生借助生成式AI去辅助完成课程作业 表现为45.5% ,有这46.3%的学生运用AI来辅助进行写作,还有45.5%的学生借助AI去翻译外文学术资料。一直到如今这个时候,大模型已然变成大学生写作业时的日常工具了 。

02

怎么让ai写的论文查重率低_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难_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标准

除了查重率,AI率又来了

进行论文写作,每个人都依靠自身的能力本事,然而,写作最终的成果能不能顺利通过验收,这还需要去考量,关于一些具备系统性特征的指标 。

首先要关注的便是查重率,长久以来,本科阶段的论文始终处于严格查重的状态,各校对于查重率的标准并非一致,然而整个的总体走向是愈发严格,自2021年起始,又增添了本科毕业论文的抽检制度,也就是说哪怕你已经顺利毕业,你的论文依旧存在可能被多次进行质量方面的抽查。

依据中部地区一所公办院校所公布的,2023年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抽检结果,在该省被抽检的45所高校里,有着35所高校存在问题论文,其占比趋近于八成,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学院自身也是相当紧致,于实际施行当中,学院内部常常依照着较校级级层越发严苛的查重范畴,好多学院的查重比率要求已然收缩至百分之十,乃至百分之八标点符号。

然而实际上,查重率的计算方法始终存在着争议,尤其是某些并非广为人知的平台所进行的查重,多少带有那么点“智商税”的意味,常常会将一些经典的名言,以及必要的通用公式,还有常见话术,统统算作重复内容。

就连有的时候,清清楚楚是你逐字逐句敲制出来的论文,依旧存在算出20%重复率的可能性。

当处于完善引注的状况下,知网等那些主流平台的查重算法基本上能够达成“不冤枉人”这一情形。然而,查重率仅仅能够查验语段是不是存在直接复制的情况,却没办法检测出思想以及结构有没有出现借鉴甚至抄袭的现象。

在各种灰色生意的助力之下,纵然是一篇彻头彻尾“复制”其他论文的毕业论文,学生也能够借助更换语序、同义词替换的办法,以极低的查重率通过检测,这对学生而言是轻易就能应对的 。

这两年,本科论文陆续新设了AI疑似率要求,原因是大家都在用AI辅助工具,AI存在“幻觉”问题,致使论文虚构内容现象频发,这倒过来使得学校查得更严格了 。

比如说,四川大学对于非文科(也就是理、工、医科)作出规定,那就是论文的 AI 疑似率不能超过 15 % ,东南大学则卡 30 % 的数值。这些都属于各个学校所设立的“ AI 红线” 。又比如说,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之类的高校没对数值设限,然而却要求学生必须公开、表明是否运用了生成式 AI 来完成学位论文 。

为了能够通过重复率以及AI率的检查,学生一般而言需要在提交正式的论文之前,自己先去检测几遍。然而这类检测服务并非是价格实惠的。

拿一篇 2 万字的论文来讲,检测一般是以“字符”来计价的,单个的英文字母或者标点都算作一个字符,从而,一篇有着 20000 字数的论文,其字符数有可能达到 25000 字符,甚至会更多。

依据各平台给出的报价开展计算,如此的一篇论文,于知网同步进行查重以及查AI率操作,大概所需费用为87.5元。而其他平台呢,其费用呈现出从95元直至130元之间不等的状况。

于二〇二二年六月知网将知网查重对个人开放之前,知网查重在淘宝以及闲鱼这些平台上存在这般一种以不正当形式存在多年的“灰产”现象。那时淘宝所提供的知网查重服务是按照次数来计算价格的,针对本科论文而言,每查重一次需要支付上百元费用,如果是硕博论文进行查重,每一次则要花费数百元,其价格比当前知网在官方渠道所公布的价格还要高。

于是众人折腾许久,大学生每人花费几百元,硕士博士学子多次搜寻需多达千元,为若干行业积攒了财富,然而这些行业并未切实创造价值 。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难_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标准_怎么让ai写的论文查重率低

关乎手上的那篇论文究竟是否具备理论方面以及实践方面的意义,反而转变成为了优先级处于最低位置的事项。

03

本科论文,还有必要写吗?

本科论文的必要性,其讨论实际上由来已经是很久远了。举例来说,在2004年的时候,《北京青年报》的一则报道就曾经提及,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复旦大学的学生以为应当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那个时候的教授,也存在着在倡议取消本科论文的情况。

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二十年,人们的吐槽仍旧没有停止。在知乎上,针对“本科生到底该不该取消毕业论文”这个话题,网友们的核心观点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最为热门的是“时间安排紧”,即“时间安排根本无法达标,手续流程愈发复杂”;其次是抱怨“形式化”这方面,如“毕设论文始终在弄格式,感觉好似在培养文员一样”以及“不存在筛选目的,基本上全都要通过”;另外还有不少人 质疑“不具备科研能力”,像“什么都全然不懂的本科生,你企图让其完成一个实验研究课题呀?”。

对于迈入大四阶段的学生来讲,去耗费多达半年的时日 (当然也存在部分学生或许仅用了寥寥几天) 来炮制一篇带有“伪学术”性质的论文,的确仿若皆是只为了撰写论文而去写论文这般 。

还有一个致使本科论文欠缺意义的原因,同样源于大模型。就目前的状况来讲,大模型技术在字面上呈现出持续快速变化的态势,高校要是持续坚持核查论文的AI率,实际上是一场不自量力的行为游戏。

一直以来大模型版本处于持续完善中,就其针对对人类语言诸多细致特点的模仿来看功力愈发深厚 。当前阶段大学生能够运用前一天才刚刚推出来的最新人工智能 ,然而鉴于技术层面以及行政方面存在滞后状况 ,大量高校中用于检测查AI率平台所采用的检测模型 ,实际上有可能是半年之前的版本 。

让一个陈旧程度更高的低级大模型,去猜测一份稿件,究竟是人类所撰写的,还是最为先进的大模型所创作的,在计算机行业里的人眼中,这成了一件特别不切实际的事,并且还是极为愚蠢的事。

因此,学生有没有使用大模型辅助写论文,会越来越难以查证。

既然难以进行查证,那么还不如直接不去开展了。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尝试借着成果来替换本科毕业论文 。

浙江农林大学,允许参加“互联网 +”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学生免写论文,允许参加“挑战杯”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学生免写论文;浙江工商大学,认可在核心期刊刊登的美术作品,认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设计作品;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用网文平台签约作品替代;北方工业大学等,允许创业项目成果替代传统论文,允许专利成果替代传统论文,允许微电影作品成果替代传统论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等,也允许创业项目成果替代传统论文,允许专利成果替代 传统论文,允许微电影作品成果替代传统论文。

起码这些尝试相较于仅仅只为撰写论文而去写论文,要切实很多。使得学生能够拿出具备真正价值的成果,总归是要比硬生生憋出一篇谁都不会再瞧第二眼的形式僵化、内容空洞的文章要好。

毕业论文,只是走出象牙塔后,生活百般滋味的开胃菜。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