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每日干货分享 AI查重误判频发:原创论文被迫修改,经典作品检测结果啼笑皆非

AI查重误判频发:原创论文被迫修改,经典作品检测结果啼笑皆非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0

随着毕业季来临,好多学校都要求对论文开展AI查重,然而,有高校教师抱怨说,明明是学生亲自创作的原创论文,却被检测出“AI率过高”,为了能够通过只得重新修改去降低“AI率”,“致使学生没办法正常表达了”。甚至于,也有学生讲,面对误判,自己只能借助加入冗余表达、牺牲表达的完整性等办法,来获取“理想的AI率” 。

不能避免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前段时间有人对名家散文进行AI检测,《荷塘月色》疑似度高达62.88%,《滕王阁序》检出“100%AI率”,《三体》片段也被标出“畸高AI率”,而这是AI查重无法避免“误伤”导致的。AI率检测标准与技术存在天然缺陷,它主要基于深度学习和统计特征分析判定,可写作内容输出复杂且有温度,仅有统计学意义上比对,必然失之于粗陋。因为判定既不严谨,又不科学,所以AI查重不但会“伤害”到原创,而且还会放过AI生成的内容,有学生借助巧妙地润色,以及花钱来降低重复率,从而得以“用魔法战胜魔法”,应当讲,人工智能直至现在,依旧很难成为学术评价机制的关键支撑。

AI率误判原创作品_毕业论文ai查重率多少合格_毕业论文AI查重

高校匆匆“上马”AI查重,这和高校对AI工具的态度有关系,一些高校觉得过多过频运用AI工具,或许会替代学生思考,妨碍学生汲取知识、达成知识内化等,所以把AI工具看作是洪水猛兽,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使用AI工具有其积极的方面,它对学生高效搜集素材资料有益,能拓展创作角度,有助于发散思路,盲目依靠AI查重、期望借此杜绝AI协助写作,在理论上就行不通,就算做到了,也会以扼杀学术创造力作为代价 。

高校“唯AI率”需避免,要将数据治理强化,通过纳入多元原创语料、提升检测模型适配能力等诸多方式,使得AI查重变得“聪明”,防止出现“原创作品被检出高AI率、AI生成内容绕过查重”这种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学术贡献要做到合理评价,对AI率的权重应适当弱化。毕竟,论文的价值在于其自身的“原创性贡献”,AI率无法判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

AI率误判原创作品_毕业论文ai查重率多少合格_毕业论文AI查重

今年刚开头的时候,上海交通大学就公布了AI的运用规范,把高等教育教学范畴内的人工智能运用划分成禁止运用、有限运用、鼓励运用、开放运用这四种类别。对于风险比较低的,或者是师生经过讨论达成了比较高的共识,能保证运用符合教育教学目标、伦理规范以及技术可靠性要求的AI工具,学校甚至是鼓励学生去使用。这样的探索是值得去借鉴的。去培养学生的AI素养,一步一步地明确AI在学术写作里的使用规范以及边界,进而构建出更为科学、包容的论文评价体系,或许相较于要求学生一直降低AI率是更妥帖的。(韩宗峰)。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