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配音提取视频音频的设置教程
马克配音是一款集视频处理与音频提取功能于一体的工具,无论是想把网课视频里的讲解录音保存成音频反复听,还是想把喜欢的电影片段配乐单独剪辑出来做手机铃声,它都能帮上忙,很多人拿到视频想提取音频时,要么找不到对应的功能入口,要么设置参数时一头雾水,最后提取出的音频不是格式不对就是音质拉垮,这篇教程会带你从头到尾走完用马克配音提取视频音频的每一步,从软件下载到参数设置再到最终导出,每个环节都讲得明明白白,跟着做,你也能轻松把视频里的声音“捞”出来,让音频提取这件事从“老大难”变成“小case”。
下载安装马克配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用马克配音提取音频,第一步得把它“请”到自己的电脑里,我当时是在浏览器里搜“马克配音官网”,注意认准带官方标识的链接,别点到乱七八糟的下载站,不然可能会捆绑一堆弹窗软件,那可就太影响心情了,进入官网后,首页一般会有明显的“下载”按钮,Windows和Mac系统的版本通常分开,根据自己的电脑系统选对应的就行,比如我用的是Windows,就点了“Windows版下载”,几秒钟后安装包就躺在浏览器的下载列表里了。
双击安装包开始安装,过程中会弹出权限请求窗口,记得勾选“允许此程序对设备进行更改”,不然安装到一半可能会卡住,安装路径建议默认,除非你对电脑存储分区特别熟悉,想把软件装在其他盘,我之前试过自定义路径,结果后面找安装文件夹找了半天,属实有点给自己挖坑,安装完成后桌面会出现马克配音的图标,像个带着麦克风的蓝色小方块,双击图标就能启动软件了,第一次打开时会有几秒钟的加载时间,耐心等一下就好。
注册登录并熟悉界面
打开马克配音后,第一件事就是注册登录,软件会弹出登录窗口,没有账号的话点“注册”,用手机号接收验证码就能快速注册,比记复杂的密码方便多了,登录成功后,主界面会像展开的画卷一样呈现在眼前,顶部是菜单栏,有“首页”“配音”“视频处理”“工具箱”这些选项,左侧是功能列表,中间是主要操作区,右侧通常是预览窗口或参数设置面板,我当时盯着界面看了半分钟,才反应过来音频提取功能大概率藏在“视频处理”或者“工具箱”里——毕竟是跟视频相关的操作嘛。
后来我点进“工具箱”,果然在“音频工具”分类下看到了“视频转音频”的图标,旁边还配了个小喇叭的图案,一眼就能认出来,把鼠标悬停在图标上,会弹出“提取视频中的音频文件”的提示,确认无误就是它了,建议大家第一次用的时候多花两分钟逛逛界面,看看各个按钮是干嘛的,就像逛新商场先看导视图,后面找功能才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比如菜单栏的“设置”里可以调整软件主题颜色,我把默认的白色换成了护眼模式,长时间操作眼睛也没那么累。
导入需要提取音频的视频
找到“视频转音频”功能后,点击进去会跳转到提取界面,中间有个大大的“+”号按钮,下面写着“添加视频文件”,这就是导入视频的入口,我一开始老老实实点这个按钮,从电脑文件夹里翻找视频,虽然能成功但总觉得有点麻烦,后来发现一个更快捷的方法:直接把电脑里的视频文件用鼠标拖到这个“+”号区域,文件就像长了脚一样自己“跑”进软件里,进度条一闪而过就完成了导入,简直不要太丝滑。
导入后,视频文件会显示在列表里,包括文件名、时长、大小这些信息,软件支持同时导入多个视频,如果你有一堆网课视频要提取音频,一次性拖进去就行,不用一个一个来,这里要注意视频格式,马克配音支持MP4、AVI、MOV、FLV等常见格式,我试过导入一个比较冷门的MKV格式视频,软件也能正常识别,兼容性还是挺不错的,导入完成后,点击视频文件名旁边的小眼睛图标,还能在右侧预览窗口播放视频,确认是不是自己要提取音频的那个文件,避免导错文件白忙活一场。
选择音频提取功能并进入设置
视频导入后,列表里每个视频文件后面都有“操作”按钮,点击会弹出下拉菜单,里面就有“提取音频”选项,这才是真正的“启动键”,我第一次没注意到这个按钮,盯着界面发呆好久,还以为导入后会自动跳转到设置页面,后来才发现得手动点一下——看来再智能的软件也需要我们轻轻“推一把”,点击“提取音频”后,会弹出一个新的设置窗口,标题是“音频提取设置”,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操作的地方,所有跟音频相关的“定制化”需求都在这里搞定。
这个设置窗口就像一个音频的“化妆间”,我们可以在这里给即将提取出来的音频“打扮”一番,窗口上方有几个标签页,分别是“基本设置”“高级设置”“输出设置”,默认显示“基本设置”,我当时先把每个标签页都点进去看了看,心里有个底:“基本设置”管格式和音质,“高级设置”管采样率和声道,“输出设置”管保存位置和文件名,建议大家也养成这个习惯,先整体浏览再动手调整,避免漏掉重要选项,高级设置”里有个“音频降噪”选项,后面提取有杂音的视频时会用到,提前知道位置后面就不用临时翻找了。
设置音频输出参数
“基本设置”里的“输出格式”是第一个要确定的参数,下拉菜单里有MP3、WAV、M4A、FLAC等选项,MP3是最常用的,兼容性好,文件体积也小,手机、电脑、播放器都能播放,日常听书、做铃声选它准没错;WAV是无损格式,音质最好但文件很大,适合专业后期处理,比如你想把提取的音频拿去混音,那就选WAV,我平时提取网课音频都是用MP3,一个小时的视频音频也就几十兆,存手机里听很方便。
格式下面是“音质设置”,分“低”“中”“高”“自定义”四个档次。“中”档对应的比特率是128kbps,音质足够清晰,文件大小也适中,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性价比之选,如果选“自定义”,可以手动调整比特率(从64kbps到320kbps)和采样率(44.1kHz、48kHz等),比特率越高音质越好但文件越大,就像买奶茶选甜度,全糖好喝但热量高,三分糖刚好平衡口感和健康,我试过把比特率拉到320kbps,结果一个5分钟的视频音频就有20多兆,手机内存告急的朋友建议慎选。
“高级设置”里的“声道”选项,默认是“保持原声道”,如果原视频是立体声,提取出来就是立体声;如果想转成单声道(比如给老年机用),可以选“左声道”或“右声道”。“音频降噪”功能也在这里,打开后软件会自动过滤视频里的背景杂音,比如提取演讲视频时,能弱化现场的咳嗽声和翻书声,让人声更清晰,我上次提取一个户外采访视频,开启降噪后效果绝绝子,声音干净得像刚洗过的白衬衫。
“提取范围”设置也很重要,默认是“完整视频”,但如果你只想要视频里某一段的音频,比如电影里的某句台词,就点“自定义范围”,拖动时间轴上的滑块选择起始和结束时间,精确到秒,设置完成后可以点“预览”听听效果,确认没问题再进行下一步,这个功能简直是剪辑党的福音,不用把整个视频音频都提取出来再剪,省了不少事。
确认提取路径并开始提取
参数设置好后,切换到“输出设置”标签页,这里要确定音频文件的保存位置,软件默认会保存在“我的文档\马克配音\音频输出”文件夹,你也可以点击“浏览”自己选路径,建议选一个容易找到的地方,比如桌面或者“下载”文件夹,我之前图方便保存在默认路径,结果后面想把音频导进手机,找文件夹找了半天,最后还是用搜索功能才定位到——血的教训告诉我们,选对保存路径能省不少事。
文件名可以自定义,默认是原视频的名字后面加“_audio”,网课.mp4”会变成“网课_audio.mp3”,如果同时提取多个视频,软件会自动在文件名后面加序号,避免重名覆盖,确认路径和文件名后,点击右下角的“开始提取”按钮,软件会弹出一个进度窗口,显示“正在处理”和百分比进度条,像给蛋糕裱花一样,一步步把音频“雕琢”出来,处理过程中最好别关闭软件或进行其他大内存操作,不然可能会导致提取失败或音频卡顿,我有次边提取边打游戏,结果音频文件损坏了,只能重新来过,属实有点得不偿失。
提取完成后,软件会弹出“处理成功”的提示框,还会“叮”地响一声,像完成任务的小奖励,点击“打开文件夹”就能直接跳转到保存位置,看到新鲜出炉的音频文件躺在那里,成就感瞬间拉满,如果同时提取了多个视频,文件夹里会整整齐齐排着一队音频文件,像刚接受完检阅的士兵,看着就舒心。
检查提取结果并导出
提取完成后别急着关闭窗口,先双击音频文件播放一下,听听音质是否符合预期,有没有杂音、卡顿或者声音过小的问题,我上次提取一个老电影片段,因为原视频画质模糊,提取的音频也有点闷,后来在“高级设置”里把“音质增强”打开,重新提取后果然清晰多了——就像给旧照片修复上色,瞬间焕发新生,如果发现音频时长不对,可能是“提取范围”设置错了,回去调整时间轴再试一次就行。
确认音频没问题后,就可以导出到其他设备了,如果想传到手机,直接用数据线把电脑和手机连起来,找到音频文件复制粘贴到手机的“音乐”文件夹;如果想用微信发给朋友,直接把文件拖进聊天窗口就行,MP3格式微信是支持直接播放的,要是你用的是云盘,比如百度云、阿里云,也可以把音频上传到云端,这样换设备也能随时听,我平时会把提取的音频同步到网易云音乐的“我的音乐”里,用手机听歌时直接在歌单里找,比翻文件夹方便多了。
实用小技巧让效率翻倍
掌握了基础操作后,再学几个小技巧,提取音频就能像开了倍速一样高效,第一个是批量提取:如果有多个视频要处理,不用一个一个导入,直接把所有视频文件都拖进软件,设置好参数后点击“全部开始”,软件会自动排队处理,你完全可以去泡杯咖啡等结果,简直是“躺赢”式操作,我上次帮同事提取10个培训视频的音频,用批量功能半小时就搞定了,要是一个个来,估计得忙一下午。
第二个是快捷键操作:在提取界面按“Ctrl+O”可以快速打开文件,“Ctrl+S”能直接保存当前设置(下次提取同类视频可以直接用),“F5”是刷新文件列表,熟练掌握这些快捷键,操作速度能提升一大截,第三个是定时提取:如果视频很大,提取需要时间,可以在“设置”里开启“完成后关闭电脑”,晚上睡觉前开始提取,第二天早上起来音频就好了,一点不耽误事。
还有个隐藏功能很少有人知道:在“音频工具”里有个“音频合并”,如果你提取了多个音频片段,想把它们拼接成一个完整文件,直接用这个功能就能搞定,不用再下载专门的剪辑软件,比如提取了几集动画片的片头曲,合并后就能做成一个完整的音乐合集,给小朋友听特别方便,这些小技巧就像游戏里的隐藏关卡,发现了就能让体验感飙升。
用马克配音提取视频音频,就像给视频剥洋葱,层层操作后留下最核心的声音,从下载安装到参数设置,再到最终导出,每个步骤都不难,跟着教程一步步来,小白也能秒变高手,现在打开马克配音,把你收藏的视频里的宝藏音频都提取出来吧——无论是爱豆的演唱会片段,还是纪录片里的经典旁白,都能变成随时陪伴你的声音礼物,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多动手尝试,你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马克配音的隐藏用法呢!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