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RAW生成爵士乐风格音乐的设置流程
SOUNDRAW是一款搭载AI技术的音乐创作工具,它像一位随身携带的“隐形乐队”,无论你是否懂乐理、会不会乐器,都能通过简单设置让AI为你生成专属音乐,如果你一直想拥有一首充满蓝调风情的爵士乐,却被复杂的和弦走向、即兴技巧劝退,别担心——跟着这份设置流程一步步操作,就能让AI“秒变”爵士大师,为你打造出旋律抓耳、氛围拉满的原创爵士乐,整个过程就像玩游戏闯关,每一步都有清晰指引,最后收获的音乐效果,说不定连你自己都会感叹“原来我也能当音乐制作人”!
SOUNDRAW账号注册与登录
打开SOUNDRAW官网,首页就像一扇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正中央的“开始创作”按钮闪着友好的光芒,注册账号时,你可以选择用邮箱填写信息,也能直接用谷歌、苹果等社交账号“一键登录”,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比点外卖填地址还快,我当时选了邮箱注册,填完信息点击验证邮件,返回页面就提示“注册成功”,仿佛刚拿到一张音乐创作的“入场券”。
登录后会进入个人中心,这里可以设置昵称和音乐偏好标签,比如勾选“喜欢爵士乐”“常听蓝调”,系统会根据这些标签在后续推荐更贴合你口味的参数组合,我随手填了“爵士爱好者小A”,保存后界面跳出一句“欢迎回家,创作者”,瞬间感觉自己和这个工具的距离拉近了不少——就像和一位懂音乐的朋友打了声招呼。
进入音乐创作主界面
登录成功后,首页布局简洁得让人惊喜:顶部导航栏是“作品库”“创作中心”“帮助指南”,中间最大的板块就是“立即创作音乐”的蓝色按钮,像一块等待被按下的“灵感启动器”,我点击按钮后,页面平滑过渡到创作主界面,整个界面被分成三个区域:左侧是风格选择区,中间是参数控制面板,右侧是实时预览区,布局清晰得就像一间整理好的音乐工作室,每个工具都摆在你最顺手的位置。
主界面左上角有个“新手引导”小图标,点击会弹出互动教程,用动画演示每个区域的功能,我没急着看教程,先自己摸索了一下——中间的参数面板有下拉菜单和滑动条,右侧预览区有个醒目的播放按钮,一切都设计得很“傻瓜友好”,就算是第一次接触这类工具,也能很快明白“这里是调风格,那里是改速度”。
选择爵士乐风格分类
左侧风格选择区像一本摊开的音乐图鉴,从上到下排列着流行、摇滚、古典、爵士等大类,每个分类旁边都有个小箭头,点击就能展开子风格,我找到标着“爵士”的选项,箭头点开后,冷爵士、波普爵士、融合爵士、拉丁爵士等子风格立刻出现在眼前,每个子风格旁边还有一句简短描述,冷爵士:慵懒如午后阳光,适合放松场景”“波普爵士:节奏明快,充满即兴乐趣”。
我平时喜欢在工作时听舒缓的爵士乐,于是选了“冷爵士”,点击后,整个界面的背景色从原来的白色变成了柔和的浅蓝,就像给这首即将诞生的音乐披上了一件“冷调外套”,后来我又好奇试了试“波普爵士”,背景色瞬间切换成活力橙,连预览区的示例波形图都变得密集起来,仿佛音乐的“性格”立刻从安静的学者变成了蹦跳的孩子——这种视觉化的反馈特别直观,让你一眼就知道“选对了没”。
设置爵士乐核心参数
中间参数面板的第一个选项是“情绪”,下拉菜单里列着“慵懒”“浪漫”“忧郁”“欢快”“神秘”五种选择,考虑到冷爵士的调性,我选了“慵懒”,这时面板下方弹出一行小字提示:“推荐搭配低速度,营造放松氛围”,像个贴心的小助手在旁边支招,接下来是“速度BPM”,滑动条范围从60到180,爵士乐常见的速度在60-120之间,我把滑块拖到85,系统自动显示“中慢速度,适合咖啡时光”——这个实时提示功能真的很实用,避免你盲目调整。
“时长设置”,默认30秒,最长可以调到5分钟,我打算用这首音乐做视频BGM,需要1分30秒,于是在输入框填了“90”,设置完这三个参数,面板右上角出现一个“参数已确认”的绿色对勾,就像给AI递了一张“音乐需求清单”,告诉它“我要一首1分30秒、慵懒情绪、85BPM的冷爵士”,这时再看预览区,原本空白的波形图位置多了一行提示:“准备就绪,等待乐器加入”,仪式感满满。
自定义爵士乐乐器组合
参数设置下方是“乐器选择”板块,这里简直是个小型爵士乐队的“成员名单”:萨克斯、钢琴、低音贝斯、爵士鼓、小号、颤音琴……每个乐器名称旁边都有个勾选框,勾选后还能通过滑动条调整音量占比,系统默认勾选了“钢琴+萨克斯+低音贝斯”,这是冷爵士的经典配置,我决定先保留这个组合试试效果。
后来我想增加一点层次感,试着勾选了“颤音琴”,音量调到20%(满格100%),刚勾选完,预览区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颤音琴单音,像是乐队新成员轻轻敲了敲乐器打招呼,特别有趣,我又把萨克斯的音量从默认的40%调到50%,想让它成为旋律主角,钢琴音量降到30%,作为和声铺垫,调整时能明显感觉到,乐器组合就像调色盘里的颜料,多一点这个、少一点那个,最终画面的质感就会完全不同——而SOUNDRAW把这种“调色”过程变得像玩拼图一样简单。
生成并预览爵士乐片段
所有设置完成后,界面底部的“生成音乐”按钮终于从灰色变成了亮眼的蓝色,就像游戏里的“终极技能”终于可以释放,我深吸一口气点击按钮,页面中央出现一个旋转的加载图标,旁边显示“AI正在创作中,预计15秒”,等待的时间里,我盯着加载图标,感觉就像在产房外等待新生命——虽然知道是AI生成,但还是忍不住期待会是什么旋律。
12秒后,加载图标消失,预览区出现了完整的波形图,播放按钮开始闪烁,我戴上耳机点击播放,钢琴的轻柔和弦先响起,接着萨克斯带着慵懒的气息缓缓进入,低音贝斯在背景里沉稳地铺垫,爵士鼓的刷镲声像微风拂过湖面……整个旋律流畅又自然,完全不像AI“拼凑”出来的,反而有种真人即兴演奏的灵动,唯一的小问题是颤音琴的音量有点低,几乎听不清——看来刚才调的20%还是太保守了。
调整细节与二次创作
发现问题后,我没有重新生成,而是直接回到乐器设置板块,把颤音琴的音量调到35%,这次系统提示“支持局部调整,无需重新生成”,点击“应用修改”后,波形图闪烁了两下,就像音乐文件被“刷新”了一遍,再次播放,颤音琴的音色清晰了许多,像在原本平静的湖面投下几颗晶莹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后来我又试着把情绪从“慵懒”改成“浪漫”,想看看效果有什么变化,修改后点击“再生成”,这次AI只用了10秒就给出了新旋律——钢琴的和弦变得更柔和,萨克斯的吹奏多了几分缠绵,连低音贝斯的节奏都慢了半拍,真的像从“独自喝咖啡”的场景切换到了“与爱人散步”的画面,这种“一键换情绪”的功能太香了,完全不用从头设置,省时又省力,堪称“懒人福音”。
导出与保存生成的爵士乐
经过两次微调,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版本:1分30秒,慵懒情绪,85BPM,钢琴+萨克斯+低音贝斯+颤音琴组合,颤音琴音量35%,点击预览区下方的“导出”按钮,弹出一个格式选择框,有MP3和WAV两种格式,MP3适合日常分享,WAV音质更高适合专业使用,我选了MP3,音质默认“标准”,然后点击“确定导出”。
几秒钟后,浏览器自动下载了一个音频文件,文件名是“SOUNDRAW_冷爵士_慵懒_20240520.mp3”,包含了风格、情绪和日期,方便后续整理,我把文件传到手机里,用音响外放——萨克斯的旋律在客厅里回荡,钢琴的音符像雨滴落在窗台,低音贝斯的节奏轻轻敲击着地板,那一刻真的有种“自己亲手制作了一首专业级爵士乐”的成就感,现在这首音乐已经成了我的“学习专属BGM”,每次听到都忍不住想对SOUNDRAW说一句:“这波操作,绝绝子!”
从注册到导出,整个流程不到10分钟,却让我从一个“爵士乐小白”变成了能定制专属音乐的“创作者”,SOUNDRAW就像一把打开音乐世界大门的钥匙,它去掉了乐理知识的门槛,把复杂的创作过程拆分成简单的“选择”和“调整”,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创作的乐趣,如果你也想拥有一首独一无二的爵士乐,不妨跟着这份流程试试——相信我,当AI为你奏响第一个音符时,你一定会爱上这种“躺赢式创作”的快乐。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