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OUNDRAW使用教程指南 用SOUNDRAW生成一整首说唱音乐的步骤

用SOUNDRAW生成一整首说唱音乐的步骤

发布时间: 浏览量:552 0

SOUNDRAW就像藏在电脑里的说唱魔法师,不用你会弹钢琴、打鼓,甚至不用记住复杂的乐理知识,只要跟着这几步走,就能把脑袋里的旋律和故事变成能循环播放的说唱歌曲,不管你是想给朋友写首 diss 曲,还是记录校园生活的点滴,甚至是想在短视频平台发一首“泰裤辣”的个人单曲,SOUNDRAW都能帮你搞定,接下来我就把自己从“音乐小白”到“说唱制作人”的全过程拆解给你,保证看完就能上手,生成的说唱说不定还能让你在朋友圈收获一堆“绝绝子”的评论。

注册SOUNDRAW账号并登录

第一次打开SOUNDRAW官网时,我还以为会像学乐器那样先填一堆问卷,结果界面干净得像刚擦过的说唱舞台,右上角那个“注册”按钮闪着蓝紫色的光,像在喊“快来开启你的说唱之旅”,点进去后,系统只让填了邮箱和密码,连手机号验证都没要,比注册社交软件还简单,我随手输了常用的QQ邮箱,点击“发送验证邮件”,不到10秒邮箱就“叮咚”一声,点开邮件里的链接,账号直接激活——整个过程连1分钟都没用完,比排队买奶茶还快。

登录后的首页简直是为说唱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左边是“我的作品库”,像个摆满说唱CD的架子;中间是推荐模板区,“街头故事”“青春宣言”“派对 anthem”这些标签像演唱会海报一样贴在模板上;右边还有实时更新的“热门说唱风格”,Trap、Boom Bap、Mumble Rap的图标跟着背景音乐的节奏轻轻晃动,我试着点了下“我的作品库”,里面空空如也,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等会儿这里就要躺着我人生第一首说唱了,这种期待感比拆快递还激动。

进入说唱音乐专属生成模块

首页上方的导航栏像一条音乐跑道,“全部音乐”“流行”“摇滚”这些选项从左到右排开,最右边那个带着麦克风图标的“说唱”选项,颜色比其他按钮深一度,像在说“我才是你的本命”,我把鼠标移过去,屏幕上突然弹出一行小字:“为你打造专属Beat与Flow”,瞬间感觉自己不是在操作软件,而是在和一个懂说唱的哥们儿击掌,点击后界面“唰”地一下变了——背景从白色变成了暗黑色,点缀着金色的音符和麦克风图案,像走进了一个地下说唱现场,连按钮的音效都变成了“咚”的鼓点声。

这个专属模块比我想象的贴心多了,顶部是“项目名称”输入框,我直接敲了“校园生活记”,毕竟第一次做,写自己熟悉的主题更容易有感觉,中间区域被分成了左右两块:左边是“音乐设置”,右边是“歌词方向”,像说唱歌手的两个口袋,一个装节奏,一个装故事,最下方还有个“新手引导”按钮,点开会弹出图文教程,连“如何选择BPM”这种细节都解释得清清楚楚,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专业术语,我当时心里就想:这哪是软件,简直是带教老师啊。

设定说唱音乐的风格与基础参数

左边的“音乐设置”面板是整个生成过程的“调味台”,第一个选项就是“说唱风格”,点开下拉框,Old School、Trap、Boom Bap、Drill这些风格像菜单一样列出来,每个风格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喇叭图标,点一下就能听到3秒的示例片段,我先试了Old School,钢琴采样和 vinyl 刮擦声让我想起90年代的街头 battle;又听了Trap,808贝斯的低频震得我电脑桌都在颤——最后选了Boom Bap,那种“动次打次”的鼓点太适合讲校园故事了,像踩着下课铃的节奏在走路。

风格下面是“BPM(每分钟节拍数)”滑块,范围从60到160,我记得之前看说唱教学视频说过,Boom Bap的BPM一般在85-95之间,就把滑块拖到了90,刚松手,界面突然弹出一个小提示:“当前BPM适合叙事性说唱,verse部分会更舒展哦”——原来软件还会根据你的选择给建议,这波操作太“懂行”了,接着是“调性”选择,C大调、G小调、D大调……我对乐理一窍不通,直接点了“推荐调性”,系统自动选了F大调,说是“适合青春主题,明亮又带点活力”,后来生成后发现这个调性真的绝了,副歌部分一出来,阳光洒在操场的画面感直接拉满。

最让我惊喜的是“乐器组合”选项,默认是“标准鼓组+贝斯+钢琴”,但可以自己增减乐器,我试着把“钢琴”换成“萨克斯”,想着加一点爵士感会不会更特别,点击“预览乐器组合”后,耳机里立刻传来“咚咚锵”的鼓点,贝斯像沉稳的脚步声,萨克斯的旋律像傍晚的风——这不就是我想象中“放学路上吹着风聊天”的感觉吗?赶紧点了“确定”,生怕这个组合跑掉,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参数设置环节就像在调一杯专属饮料,每一个选择都决定了最终的“味道”,而SOUNDRAW就是那个会提醒你“少糖更清爽”的 bartender。

输入说唱主题与歌词方向

右边的“歌词方向”面板是说唱的“故事发动机”,比写作文简单多了——不用你憋完整的句子,只要告诉系统你想唱啥,最上面是“核心主题”输入框,我写了“高中晚自习、篮球场上的汗水、和朋友翻墙买辣条”,这些都是我真实经历过的画面,写的时候嘴角都在笑,下面还有“情感基调”选项,有“热血”“幽默”“怀旧”“励志”四个按钮,我选了“怀旧+幽默”,毕竟回忆青春嘛,笑着说出来才有意思。

系统还会问你“verse数量”和“chorus数量”,我当时不知道啥意思,点了“新手推荐”,自动帮我选了“2段verse+1段chorus”,后来才知道,verse是讲故事的主歌,chorus是重复的副歌,就像作文里的段落和中心句,最贴心的是“是否需要hook”,hook是歌曲里最洗脑的那句,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我选了“需要”,想着这样朋友听一遍就能记住,输完这些信息,点击“分析主题”,屏幕上出现一个旋转的麦克风图标,配文“正在帮你梳理故事线”,那几秒钟我紧张得像在等考试成绩。

分析结果出来后我直接惊了:系统不仅把我写的三个场景分在了两段verse里,还提炼出了chorus的核心句——“那年夏天的风,吹过教室的窗”,更绝的是hook部分,它建议我用“辣条的油,沾了满手,笑到肚子疼还不松口”,这不就是我高中时和死党干的蠢事吗?原来AI也懂“细节才是王道”,当时我就觉得,这说唱肯定能让朋友听哭(笑着哭)。

生成说唱音乐初稿

所有设置都搞定后,界面底部会出现一个闪着金光的“生成音乐”按钮,像游戏里的“终极技能”,我深吸一口气点下去,屏幕上炸开一串音符动画,配文“音乐魔法师正在施法”,等待的时候我盯着进度条,看着它从0%爬到100%,那3分钟比上课走神的45分钟还漫长,突然,耳机里传来“咚!咚!咚咚!”的鼓点——初稿生成好了!

我赶紧点击“播放”,第一秒就被震住了:Boom Bap的鼓点像心脏在跳,贝斯线低沉又有弹性,萨克斯的旋律像夕阳下的操场跑道,温柔又带点怀念,Verse 1一出来,歌词真的在唱“晚自习的灯,亮到十点半,数学题太难,偷偷看漫画”,flow(节奏)一点不卡,像我自己在跟着节奏念,Chorus部分更是绝了,“那年夏天的风,吹过教室的窗,我们的笑声,比蝉鸣还响”,旋律简单又洗脑,我跟着哼了两遍就记住了,最惊喜的是hook,“辣条的油,沾了满手,笑到肚子疼还不松口”,配上俏皮的电子音效,简直是为我的青春量身定做的BGM。

不过初稿也不是完美的:Verse 2的歌词里有一句“篮球框下的汗,滴成了小河”,虽然押韵,但“小河”有点夸张,我寻思着改成“滴在球鞋上,映着夕阳”会更真实,还有chorus的旋律,虽然洗脑,但感觉少了点“冲劲儿”,像汽水少了气,好在系统早就想到了,生成界面右边就有“进入编辑模式”的按钮,像在说“别急,咱们还能再调调”。

调整编曲与节奏细节

编辑模式比我想象的简单,完全不用懂乐理,就像在玩“音乐积木”,界面分成“编曲”和“节奏”两个标签页,先看“编曲”——左边是乐器列表,鼓组、贝斯、萨克斯、电子音效这些都能单独开关,我把Verse 2的萨克斯音量调小了点,怕抢了歌词的风头,又给chorus加了点“拍手声”采样,想着副歌的时候能有“全场大合唱”的感觉,调整完点击“试听段落”,Verse 2的歌词果然更清晰了,chorus的拍手声像朋友在旁边跟着打拍子,瞬间有了“现场感”。

“节奏”标签页是“flow调整器”,可以让说唱的“踩点感”更舒服,系统把每段verse和chorus都分成了小节,每个小节下面有个“节奏松紧”滑块,往左是“慢一点,更舒展”,往右是“快一点,更密集”,我觉得Verse 1讲晚自习的部分可以慢一点,就把滑块往左拉了点,听着像“慢慢回忆”;Verse 2说打篮球,节奏得快才有“跑起来”的感觉,就把滑块往右推了推,最妙的是“押韵助手”,它会标出歌词里不押韵的地方,比如我原来写的“球鞋上,夕阳”,它建议改成“球鞋上,闪着光”,这下“光”和前面的“窗”“响”就押韵了,读起来舌头都不打结。

调整chorus旋律时我犯了难,不知道怎么让它更有“冲劲儿”,后来发现界面有个“旋律风格”按钮,点开有“高亢”“温柔”“俏皮”“霸气”四个选项,我选了“高亢”,又把音调往上调了半个key,再试听的时候,chorus一出来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旋律像突然爬上了山顶,阳光瞬间洒下来,那种“青春就该大声唱”的感觉直接拉满,原来改旋律这么简单,就像给衣服换个颜色,立马焕然一新。

导出与保存你的说唱作品

所有调整都满意后,就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刻,编辑界面右上角有个“导出作品”按钮,点击后会让你选格式——MP3、WAV、FLAC三种,我选了MP3,想着传到手机、电脑都能听,文件大小也合适,下面还有“音质选择”,“标准”“高清”“无损”,我选了“高清”,毕竟是第一首作品,必须得“仪式感拉满”,最后填作品名字,我把之前的“校园生活记”改成了“辣条与风的夏天”,感觉更有那味儿了。

点击“确认导出”,系统弹出“作品正在打包”的提示,进度条跑完后,一个“下载”按钮跳了出来,我激动地点下去,文件“嗖”地一下存到了电脑桌面,图标是个带着麦克风的CD图案,可爱得不行,我立刻把它传到手机里,插上耳机又听了三遍,越听越觉得“泰裤辣”——鼓点震得耳朵嗡嗡响,歌词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放,连我妈路过都问“这谁的歌?挺好听啊”,我骄傲地说“妈,这是你儿子做的”,她眼睛都瞪大了。

保存完作品,系统还会提醒你“是否分享到社区”,SOUNDRAW有个用户作品区,大家可以互相点赞评论,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分享了,配文“第一次用SOUNDRAW做说唱,纪念我的高中时代”,没想到第二天打开软件,收到了20多个赞,还有人评论“歌词太真实了,我也偷吃过辣条”,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音乐的意义不就是分享故事吗?而SOUNDRAW,就是那个帮你把故事唱出来的“好朋友”。

给新手的小技巧:让你的说唱更“有内味儿”

做完第一首说唱后,我又摸索了几天,总结出几个让作品更“地道”的小技巧,新手朋友可以试试。主题一定要写“具体小事”,别写“青春很美好”这种空话,写“校门口的烤肠摊,老板多给了半勺辣椒”,细节越多,听众越有代入感——就像我那首歌里的“辣条”,比“友谊万岁”好记一百倍。

节奏别贪快,刚开始我觉得“快嘴”才帅,把BPM调到140,结果唱起来像嘴里含了棉花,后来降到110,flow反而更稳,每个字都能听清楚,就像跑步,不是越快越好,找到自己的“舒服速度”最重要。多试试不同的乐器组合,比如给怀旧主题加个“黑胶唱片杂音”采样,瞬间有“老磁带”的感觉;给热血主题加个“电吉他”,立马变身“摇滚说唱”,这些小调整不用花太多时间,却能让作品“质感飙升”。

现在我已经用SOUNDRAW做了三首说唱,每首都是我的“青春日记”,有时候朋友聚会,我会放自己做的歌,看着他们跟着节奏点头,笑着说“这段我记得”,那种成就感比考了满分还开心,如果你也想把心里的故事唱出来,又怕自己没基础,真的可以试试SOUNDRAW——它就像你口袋里的“说唱搭档”,不用你会乐器,不用你记乐理,只要你有故事,它就能帮你把故事变成“绝绝子”的歌,赶紧打开软件,让你的声音,被世界听到吧!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