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义法睿使用教程指南 通义法睿AI法律咨询助手高级使用方法指南

通义法睿AI法律咨询助手高级使用方法指南

发布时间: 浏览量:1 0

通义法睿就像一位24小时在线的“口袋律师”,能帮我们轻松应对日常法律问题,但很多人用它时总觉得“差点意思”——要么回答太笼统,要么找不到关键案例,白白浪费了这个智能助手的潜力,今天我就把摸索出的高级使用方法分享出来,带你解锁它的隐藏技能,让法律咨询从“大海捞针”变成“精准导航”,就算是法律小白也能秒变“半个专家”。

精准提问:给AI画一幅清晰的“法律地图”

刚开始用通义法睿时,我总犯一个错:把问题扔给它就完事,我被公司辞退了怎么办”,结果AI回复的全是“建议协商”“申请劳动仲裁”这类通用答案,跟没说一样,后来才发现,精准提问就像给AI画一幅详细的“法律地图”,你得告诉它具体的“坐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细节,它才能带你找到正确的“路线”。

通义法睿AI法律咨询助手高级使用方法指南

我试着把问题改成:“2023年10月,我在上海某科技公司工作满3年,合同没到期,公司以‘业绩不达标’为由辞退我,没给补偿金,这种情况能要赔偿吗?” 这次AI直接调取了《劳动合同法》第47条和第87条,算出我能拿6个月工资的赔偿金,还附上了上海地区类似案例的判决要点,你看,同样是问辞退问题,加上细节后,AI的回答就像开了“上帝视角”,精准到让我惊讶,现在每次提问,我都会下意识地把“5W1H”(谁、何时、何地、做了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揉进去,效果立竿见影。

案例库深度检索:在法律的“海洋”里精准“捞针”

通义法睿的案例库藏着海量法院判决,就像一个装满法律智慧的“藏经阁”,但很多人只会用简单关键词搜索,结果出来几百个案例,翻到眼花也找不到有用的,高级玩家都知道,这里的“检索密码”是“关键词组合+筛选条件”,就像给案例库装了“定位系统”,想要哪个地区、哪年、哪个法院的案例,一搜一个准。

之前帮朋友处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他租的房子漏水,房东不肯修,想解约又怕违约,我在案例库搜索时,先输入“房屋租赁合同 漏水 解约”,出来200多个结果,接着加了筛选条件:“2022-2024年”“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瞬间剩下12个案例,再在关键词里加上“承租人无过错”,最后锁定3个和朋友情况几乎一样的判决——法院都支持承租人解约且不承担违约责任,朋友拿着这些案例和房东谈判,对方立马松口,连律师都夸我们找的案例“比他手头的还精准”,现在我检索案例,就像玩“法律拼图”,用条件把无关的碎片剔除,留下的刚好能拼出答案。

法律文书智能生成:让AI当你的“文书小助手”

写法律文书曾是我的“噩梦”——起诉状里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总写不到点上,合同条款漏这漏那,直到发现通义法睿的文书生成功能,才知道原来法律文书也能“一键生成”,而高级用法就是“给AI搭好骨架,让它填肉”,你只需当“精修编辑”。

上次帮同事写劳动仲裁申请书,我先在文书生成界面选“劳动仲裁-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模板,然后填了她的工作年限、工资、辞退时间、公司违法点(没提前通知、没给补偿金),AI唰地生成了800多字的申请书,连“计算经济赔偿金的法律依据”都标好了,我只改了3处:把“工作表现良好”具体写成“连续3年绩效考核A级”,补充了公司辞退时的口头威胁证据,调整了赔偿金额的计算明细,整个过程从之前的3小时缩短到40分钟,拿去仲裁委,工作人员说“这文书比很多律师写的还规范”,现在写文书,我再也不用“对着空白文档发呆”,AI生成初稿,我负责“添油加醋”——加细节、补证据,效率翻倍还不出错。

多场景法律咨询:让AI“入乡随俗”的秘诀

通义法睿能应对婚姻、劳动、房产等十几种法律场景,但不同场景的“咨询套路”不一样,就像和不同性格的人聊天,得用对方能懂的“语言”,高级玩家会根据场景调整提问方式,让AI快速“进入角色”。

比如婚姻咨询,我试过两次提问:第一次说“我想离婚,财产怎么分?”AI回复了《民法典》第1087条,讲了财产分割原则,但太空泛,第二次我换了说法:“结婚5年,房子是婚前男方首付、婚后共同还贷,车子是婚后买的写我名字,存款在男方银行卡,现在离婚,这些怎么分?”这次AI不仅分点列了房子、车子、存款的分割方式,还提醒我“保留共同还贷流水”“查询男方存款是否有转移”,原来婚姻咨询要像“摊开家底”,把财产类型、取得时间、登记情况都说清楚;而劳动纠纷则要重点讲“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发放记录”“公司规章制度”,现在我咨询不同场景,就像“切换频道”,用场景专属的“关键词包”提问,AI回答的针对性立马提升。

隐私设置:给法律咨询加一道“安全锁”

法律咨询总涉及隐私,比如离婚时的财产状况、劳动仲裁中的公司纠纷,要是信息泄露可就麻烦了,通义法睿的高级功能里藏着“隐私保护工具箱”,学会设置,就能让你的咨询记录“只属于自己”,再也不用担心中午摸鱼查法律问题被同事看到。

我现在每次咨询前,都会先点右上角“设置”,打开“本地存储模式”——这样咨询记录只存在自己手机里,不会上传云端;咨询结束后,在“历史记录”里左滑删除,连缓存都清得干干净净,上次帮邻居处理家暴咨询,涉及她的住址和伤情照片,我特意开启了“匿名模式”,提问时把真实姓名换成“李女士”,照片打码后上传,后来邻居说:“你用这个助手,比我去律所还安心,不怕别人知道我的事。”现在隐私设置成了我的“咨询标配”,就像给手机设了指纹锁,安全感满满。

高级功能自定义:打造你的“专属法律助手”

通义法睿就像一张“空白画布”,高级用户会用自定义功能“画”出自己的专属助手——常用法条收藏、咨询模板保存、快捷回复设置,让重复咨询效率飙升,再也不用每次都“从零开始”。

我常帮创业者朋友看合同,每次都要查《公司法》第3条(公司法人资格)、第28条(股东出资义务),现在直接把这两条收藏到“我的法条库”,点一下就能调用,针对“股东合作协议”咨询,我还保存了模板:“甲乙丙三人合伙开公司,甲出资50%不参与经营,乙出资30%负责技术,丙出资20%负责管理,如何约定分红、退出机制?”下次朋友问类似问题,直接套用模板改名字和比例,2分钟就能生成初步方案,自定义功能就像给助手“贴便利贴”,把常用的东西放在显眼位置,用起来顺手又省时。

效果优化:让AI“越用越聪明”的小技巧

用久了会发现,通义法睿的回答质量像“打怪升级”,你给的反馈越多,它就越懂你,高级玩家都知道,通过“评价回答”“补充信息”“更新知识库”这三招,能让AI的回答越来越精准,简直像在“养一个会成长的法律小助手”。

上次咨询“借条没写还款日期怎么办”,AI回复“可以随时要求还款”,但没说诉讼时效,我点了“回答不完整”,补充留言:“应该加上‘诉讼时效从要求还款之日起算3年’”,过了一周再问同样问题,AI的回答里果然多了诉讼时效的内容,我还定期在“设置-知识库更新”里手动同步最新法条,比如2024年新出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修订内容,更新后AI立马就能用上,现在我的AI助手就像“我的法律学习搭子”,我教它新知识,它用更准的回答反馈我,双赢!

实战案例:从“法律小白”到“问题解决者”的蜕变

上个月我用通义法睿帮表姐处理了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把前面说的高级功能全用上了,整个过程比请律师还顺利,让我彻底明白“方法对了,AI能顶半个专家”。

表姐骑电动车被汽车撞了,对方全责,但保险公司只肯赔2000元误工费,我先精准提问:“2024年3月,在杭州西湖区,我表姐骑电动车被轿车撞伤,对方全责,表姐是外卖员,月收入8000元,住院10天,医嘱休息1个月,保险公司只赔2000元误工费,合理吗?”AI回复“不合理”,并列出误工费计算方式:(住院10天+休息30天)×日均工资(8000÷21.75≈368元)≈14720元,接着我用案例库检索“杭州 交通事故 外卖员 误工费”,找到2023年的案例——法院支持按外卖员实际收入计算误工费,还需要银行流水和误工证明,然后用文书生成功能做了“赔偿协商函”,附上AI算的金额、案例截图、表姐的工资流水,最后带着函和保险公司谈判,对方当场把赔偿提到1.4万元,表姐说:“早知道你用这个助手这么厉害,我就不用躺平等保险公司‘打发叫花子’了!”

通义法睿的高级使用方法,说到底就是“懂它、用它、优化它”——像和朋友聊天一样精准表达需求,像整理书架一样用好它的功能,像照顾植物一样给它反馈,学会这些,你会发现法律咨询不再是“老大难”,而是像玩游戏通关,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现在就打开通义法睿,试试这些技巧,让你的法律问题从此“轻松拿捏”!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