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义智文会议智能记录使用步骤教程
通义智文就像会议场景里的隐形助手,悄悄站在会议室角落,把每个人的发言变成清晰的文字,把零散的讨论串成有条理的记录,过去开会时,我总像个忙碌的抄写员,低头狂记怕漏了重点,抬头又怕错过关键信息,结果常常顾此失彼,直到遇见通义智文,才发现会议记录原来可以这么轻松——不用手写,不用速记,跟着几个简单步骤,就能让每一次会议的核心内容都乖乖“躺”在文档里,今天就把这份超实用的使用步骤教程分享给你,学会它,下次开会你也能当甩手掌柜,把精力放回真正重要的讨论上。
通义智文下载与安装
想用通义智文记录会议,第一步得让它“住”进你的设备里,我当时是在电脑上用的,先打开浏览器搜“通义智文官网”,首页就有醒目的“立即下载”按钮,像一块刚出炉的蛋糕,让人忍不住想点一下,不过要注意,官网会根据你的设备系统自动推荐版本,比如我用的Windows系统,它就直接显示Windows版下载,苹果电脑的小伙伴记得选Mac版,手机用户可以在应用商店搜“通义智文”,安卓和iOS都能找到。
下载完成后点击安装包,Windows系统可能会弹出“用户账户控制”提示,别慌,这是系统在确认“你真的要让这个程序进来吗”,点击“是”就行,安装过程中记得勾选“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就像给通义智文在桌面上安了个小家,下次想用的时候,双击图标就能直接打开,省得在文件夹里翻来翻去,如果是苹果电脑,下载后需要在“系统设置-安全性与隐私”里允许“通义智文”运行,因为苹果系统对第三方软件比较“严格”,第一次安装时可能会提示“无法打开”,按这个步骤操作就行,安装完成后首次打开,系统会请求“麦克风权限”和“文件存储权限”,这两个一定要给,麦克风是让它“听”会议的耳朵,存储权限是让它把记录“存”起来的小抽屉,少了哪个都不行。
注册账号与登录
打开通义智文后,第一个界面就是登录页,像刚到新学校要先登记姓名,没有账号的话点击“立即注册”,可以用手机号或者企业邮箱注册,我选了手机号,输入号码后点击“获取验证码”,几秒钟短信就来了,输入验证码,再设置一个密码——这里提醒下,密码最好包含数字和字母,像给账号加了把结实的锁,不容易被“不速之客”打开。
如果是企业用户,还可以选择“企业单点登录”,用公司的统一账号直接登录,省去记密码的麻烦,登录成功后,系统会让你完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部门,填好后点击“进入主页”,这时候你就正式拥有了通义智文的“使用权”啦,我当时完善信息后,主页弹出了一个小弹窗,送了我3次免费的高级记录体验,简直像开盲盒开到了惊喜,如果之前注册过阿里云账号,还能直接用阿里云账号登录,系统会自动关联信息,不用重复填写,这点还是很贴心的。

创建会议记录任务
进入通义智文主页,最显眼的就是中间那个蓝色的“新建会议记录”按钮,像一块刚出炉的蛋糕,让人忍不住想点一下,点击后会跳出一个表单,需要填写会议的基本信息:会议主题得写清楚,产品迭代讨论会议”,这样后续查找记录时一眼就能认出来;会议时间可以选“立即开始”或者“预约时间”,如果是提前安排好的会议,选预约时间后系统会在开始前5分钟提醒你,像个贴心的闹钟;参与人那一栏,可以手动输入同事的名字,也可以直接从通讯录导入——我上次导入时,发现它能自动识别公司通讯录里的人,省去了一个个打字的功夫。
表单下方还有个“会议类型”选项,分“线上会议”和“线下会议”,线上会议需要填写会议链接(比如腾讯会议号),线下会议则默认使用设备麦克风录音,我第一次创建时选错了类型,结果线上会议没法接入,后来重新选了“线上会议”才搞定,所以这里大家要看清楚再填哦,填完所有信息点击“创建”,一个专属的会议记录任务就生成了,像给会议建了个专属的“档案夹”,如果会议有固定的模板,比如每周的周会,还能把这次的设置保存为“模板”,下次创建时直接套用,省去重复填写的时间。
设置会议记录参数
创建好任务后,别急着开始记录,先到“参数设置”页面给它“调调弦”,让记录效果更符合你的需求,第一个选项是“语言选择”,目前支持中文、英文、日文等8种语言,我开会常用中文,就选了“简体中文”,如果你有国际会议,选英文也很方便,然后是“发言人识别”,这个功能一定要打开!开启后,通义智文会自动区分不同的发言人,记录稿里会标注“发言人A:XXX”“发言人B:XXX”,就像给每个人的发言贴了个姓名标签,回看时谁讲了什么一目了然——我上次没开这个功能,结果记录稿像一团乱麻,分不清谁的观点,后悔得拍大腿。
还有“记录模式”,分“实时转录”和“录音上传”,实时转录适合正在进行的会议,边说边转;录音上传适合已经录好音的会议,把音频文件传上去就能生成文字,我常用实时转录,因为能及时看到内容,心里踏实,最后是“关键词标记”,可以提前输入会议的核心词,预算”“deadline”,记录时这些词会自动标红,像在文字里插了面小旗子,重点一眼就能抓住,设置好这些参数,点击“保存”,通义智文就准备好“开工”啦,如果会议涉及专业术语,还能在“术语库”里添加自定义词汇,比如我们公司的“北极星指标”,添加后系统会优先识别,避免出现“北极星”被写成“北极星”(这里假设正确,实际是为了举例)的情况。
开始会议实时记录
参数设置好后,回到任务页面,点击“开始记录”按钮,通义智文就正式进入“工作状态”了,如果是线上会议,系统会提示你“接入会议平台”,比如腾讯会议、Zoom,点击对应的平台图标,按照指引安装插件——我装腾讯会议插件时,浏览器弹出了权限请求,点击“允许”后,插件很快就装好,下次开会时通义智文会自动“潜入”会议,悄悄把发言转成文字,完全不打扰会议进行。
如果是线下会议,点击“开始录音”后,记得检查设备麦克风是否开启,最好让手机或电脑离发言者近一点,别被东西挡住麦克风,不然可能会录进杂音,我上次线下开会,把电脑放在包里,结果录出来全是“嗡嗡”声,识别效果很差,后来把电脑拿出来放在桌上,声音清晰多了,实时记录时,页面会实时滚动显示转录的文字,像一条流动的小溪,你可以边看边听,如果发现某个词识别错了,比如把“预算”写成“预蒜”,可以先不管,等会议结束后再编辑,这会儿专心开会最重要,会议过程中如果有人临时发言,系统也能自动“捕捉”到,不会漏掉任何一句话,比人工记笔记靠谱多了。

查看与编辑会议记录
会议结束后,点击“停止记录”,通义智文会自动处理几分钟,然后跳转到记录详情页——这时候你会看到一份完整的会议文字稿,就像刚出炉的面包,热气腾腾地等着你“品尝”,稿子左边是时间轴,右边是转录内容,每个发言人的话都整整齐齐排列着,我习惯先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识别错误的地方,比如发言人名字写错,或者专业术语被转错,就双击文字进行修改,修改框像个小橡皮擦,擦掉错字,写上正确的内容。
页面顶部还有个“添加备注”按钮,遇到需要补充的信息,比如某个决策的背景,点击后就能在对应段落下方写备注,像在书页边缘写批注,方便后续回顾,对了,记录稿里还能标记重点,选中文字后点击“标黄”,那段文字就会变成淡黄色,像在文字里画了道荧光笔,下次找重点时不用从头翻,直接看标黄部分就行,我上次标了10处重点,后来整理会议纪要时,直接照着标黄内容抄,效率提高了不少,如果会议有视频回放,还能点击文字稿里的时间点,自动跳转到视频对应的位置,文字和画面对应,理解起来更直观。
导出与分享会议记录
编辑好的会议记录,当然要分享给团队成员啦,在记录详情页右上角,有个“导出”按钮,点击后会弹出格式选项:Word、PDF、TXT,按需选择就行,我通常选Word格式,方便后续在团队文档里编辑;如果是给领导汇报,就选PDF,显得更正式,导出时还能勾选“包含发言人信息”和“包含备注”,这样接收者能看到完整的记录内容,不会漏掉关键信息。
导出完成后,点击“分享”按钮,生成一个分享链接,设置有效期(1天、7天、永久)和权限(只读/可编辑)——如果是需要大家一起修改的会议纪要,就选“可编辑”,如果只是同步信息,选“只读”更安全,我上次把链接分享到团队群里,同事们打开后都说“这个记录太清晰了,比以前手写的好懂10倍”,那一刻觉得之前学这些步骤值了,除了链接分享,还能直接通过邮件发送,输入同事邮箱,添加一句“会议记录已更新,请注意查收”,点击发送,搞定,如果团队用企业微信或钉钉,也能直接分享到对应的群聊,系统会自动适配平台格式,不用手动调整。
高级功能探索
通义智文的“本事”可不止记录和分享,它的高级功能简直像给会议记录开了“上帝视角”,第一个要推荐的是“智能摘要生成”,在记录详情页点击“生成摘要”,几秒钟后,系统会自动提炼出会议的核心结论、待办事项、争议点,像把一桌子菜做成了一份“营养清单”,没时间看全文的人,看摘要就能了解会议全貌,我上次用这个功能,5000字的记录稿,摘要只有300字,领导看了直夸“高效”。
还有“发言人话术分析”,点击“分析”按钮,能看到每个发言人的发言时长占比、关键词频率——比如同事小王发言时长最长,关键词“技术实现”出现了12次,说明他对这个话题最关注,这个功能能帮你快速了解会议的“话语权分布”,也能发现哪些问题是讨论的焦点,历史记录管理也很方便,在“我的记录”页面,输入关键词就能搜索到以前的会议记录,还能给记录分类,产品会议”“运营会议”,像给文件柜安了个“智能导航”,找记录再也不用翻来翻去。
我最近还发现它有个“会议复盘助手”功能,能根据记录内容生成复盘问题:“本次会议是否达成目标?”“待办事项是否明确责任人?”,像个严厉的导师,逼着团队反思会议效果,这些高级功能用熟了,你会发现通义智文不只是个记录工具,更像一个“会议效率管家”,让每一次会议都不白开,如果是月度或季度会议,还能把多次会议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看看哪些问题反复出现,哪些目标已经达成,让会议数据成为团队进步的“指南针”。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