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Text to Speech.im使用教程指南 用Text to Speech.im生成高质量音乐的详细步骤

用Text to Speech.im生成高质量音乐的详细步骤

发布时间: 浏览量:4 0

Text to Speech.im是一款依托AI技术的在线音乐生成工具,它就像一位随身携带的音乐魔法师,能把你的创意想法变成流淌的旋律,不管你是刚接触音乐制作的小白,还是想快速产出配乐的内容创作者,不用再担心不会复杂的编曲软件,也不用纠结不懂乐理知识,跟着下面的步骤操作,就能让高质量音乐从你的指尖“蹦”出来,现在就开启这段音乐创作之旅,让你的作品在朋友圈、视频平台或是项目展示中成为最亮眼的存在。

注册并登录Text to Speech.im账号

想要解锁Text to Speech.im的音乐生成能力,第一步得先拿到“音乐工作室的钥匙”——注册并登录账号,打开浏览器输入Text to Speech.im的官网地址,首页右上角就能看到“注册”按钮,点击后会跳转到注册页面,这里推荐用常用邮箱注册,后续接收验证码、找回密码都更方便,当然用手机号注册也完全没问题,设置密码时记得“混搭”一下,字母大小写、数字和特殊符号都加进去,就像给音乐工作室装了把更安全的锁,填完信息点击“获取验证码”,手机或邮箱收到验证码后及时输入,最后点击“注册”,账号就创建成功了,登录时直接输入注册信息,第一次登录可能会弹出用户协议,仔细看看勾选同意,就能正式踏入这个AI音乐创作平台。

我第一次注册时图省事用了不常用的邮箱,结果后来想改密码怎么都收不到邮件,折腾半天才找回,所以用常用账号注册真的能少走很多弯路,注册完成登录后,系统可能会让你完善个人信息,比如昵称、创作偏好,不想填的话直接跳过也行,不影响后续使用。

熟悉Text to Speech.im的音乐生成界面

登录成功后,界面会像展开的音乐地图一样呈现在眼前,花几分钟熟悉布局能让后续操作更顺手,顶部导航栏就像工作室的门牌,“首页”能看到热门作品和教程,“音乐生成”是我们要用的核心功能区,“我的作品”则用来存放你创作的所有音乐,左侧功能区是创作的“工具箱”,最上方是音乐描述输入框,中间是风格选择栏,下面是参数设置面板,右侧的预览区就像音乐的“试听喇叭”,生成过程中和生成后都能在这里实时听到效果。

界面上的每个按钮都像训练有素的小管家,各司其职却又默契配合,音乐生成”按钮是蓝色的,在左侧功能区最下方,特别显眼;预览区的播放键是个白色的三角形,点击后还会显示进度条,方便你定位到想听的片段,我刚开始用的时候没注意到预览区的“循环播放”按钮,反复点击播放键听同一部分,后来发现这个小功能,试听效率直接提升一倍。

输入精准的音乐描述文本

如果说AI是音乐魔法师,那音乐描述文本就是你递给它的“寻宝地图”,地图上的信息越详细,魔法师找到的“宝藏旋律”就越合你心意,描述时要把音乐的“性格”说清楚: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用在什么场景?给宠物视频配的背景音乐”“适合深夜读书的放松音乐”;包含哪些乐器?钢琴、吉他还是电子合成器?节奏是快是慢?时长大概多久?这些信息都得写进去。

举个例子,我给朋友的旅行Vlog写描述时是这么写的:“适合海边旅行Vlog的背景音乐,风格是清新民谣风,主要用吉他和尤克里里,节奏轻快像海浪拍打沙滩,时长1分30秒,带点阳光的温暖感”,你看,场景、风格、乐器、节奏、时长、情感都提到了,生成的音乐和视频画面简直像天生一对,要是描述写得太笼统,比如只说“来一段好听的音乐”,AI可能会给你弹出一段重金属,那就尴尬了,所以描述文本越具体,生成的音乐就越贴近你的预期。

选择合适的音乐风格与情感基调

Text to Speech.im的风格库里藏着各种“音乐性格”,流行、古典、电子、民谣、爵士……每种风格都像不同颜色的画笔,能给你的音乐“上色”,情感基调则是音乐的“表情”,喜悦、平静、激昂、治愈,选对了表情,音乐才能准确传递你想表达的情绪,选风格时可以先想想音乐的用途,给短视频配的话,流行或电子风比较吸睛;给PPT演示配,轻柔的纯音乐或古典风更合适,情感基调要和内容匹配,比如生日视频配“喜悦”,纪念视频配“温暖”。

我之前给一段公益宣传片配乐,选了“治愈系纯音乐”风格和“温暖”的情感基调,生成的音乐里有钢琴和小提琴的合奏,旋律缓缓流淌,就像冬日里的阳光洒在身上,要是当时选错风格,比如用了“动感电子风”,宣传片的严肃感可能就被打乱了,平台还会根据你输入的描述文本推荐风格,比如描述里提到“吉他”“轻快”,它会优先推荐“民谣”“流行”,不想费脑筋的话跟着推荐选也很靠谱。

调整音乐参数让作品更贴合需求

参数设置就像给音乐“调色”,每个滑块的变动都能让旋律呈现出不同的质感,最常用的参数有时长速度(BPM)乐器配比,时长很好理解,根据用途设定,短视频一般15-60秒,播客片头1-2分钟,背景音乐可以长一点,3-5分钟都没问题,速度BPM(每分钟节拍数)决定了音乐的“步伐”,慢歌一般60-90BPM,比如摇篮曲;快歌120-160BPM,像舞曲;中等速度90-120BPM,适合大多数日常场景。

乐器配比能让音乐的层次更分明,钢琴70%+小提琴30%”会突出温柔感,“电子鼓50%+贝斯30%+合成器20%”则充满动感,我上次给运动视频配乐,把BPM调到140,乐器配比设为“电子鼓40%+吉他30%+贝斯20%+小号10%”,生成的音乐节奏强劲,画面里的跑步镜头都跟着“踩点”了,参数调整到位,音乐质感瞬间拿捏,调整参数时建议小步慢调,每次改动一个参数听效果,要是同时动好几个,可能都不知道哪个调整起了关键作用。

一键生成你的专属高质量音乐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就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点击“生成音乐”按钮,按钮按下后,界面会显示“AI正在创作中”,进度条像小火车一样慢慢向前跑,这时候你可以先去倒杯水,或者盯着进度条想象AI正在五线谱上“画”音符的样子,生成时间一般1-3分钟,取决于音乐时长和复杂程度,时长越长、乐器越多,生成时间会稍微久一点,但通常不会超过5分钟。

我第一次点击生成按钮时特别紧张,眼睛盯着进度条一动不动,生怕它“卡壳”,结果进度条走到一半突然停了,吓得我以为出了问题,后来才发现是网络波动,等了十几秒又继续动了,所以生成时尽量保证网络稳定,要是用Wi-Fi,就离路由器近一点;用流量的话,确保信号满格,生成完成后预览区会自动播放音乐,这时候别急着激动,先完整听一遍,看看整体感觉对不对。

用编辑功能打磨音乐细节

生成的音乐可能不是完美的,但没关系,Text to Speech.im的编辑功能就像音乐的“美颜滤镜”,不用大动干戈,微调就能让作品更出彩,编辑界面在生成完成后点击“编辑”按钮进入,里面有剪切、音量调整、乐器替换、片段重复等功能,比如觉得前奏太长,用“剪切”功能把前面5秒剪掉;小提琴声音太弱,在“音量调整”里把小提琴轨道的滑块往上拉一点;要是某段副歌特别好听,用“片段重复”让它多出现一次。

我之前生成了一段背景音乐,整体不错但结尾有点突兀,像是突然“刹车”,在编辑界面找到“淡出”效果,把时长设为3秒,再听的时候结尾就像慢慢关上的门,自然多了,编辑时要记住“少即是多”,别想着把所有功能都用一遍,有时候改动太多反而会破坏音乐原本的流畅感,比如我朋友过度调整乐器配比,把钢琴、吉他、小提琴、鼓的音量都调到最大,结果各种声音“打架”,听起来乱糟糟的。

导出并分享你的音乐作品

打磨好的音乐就像包装好的礼物,该“拆封”分享了,编辑界面右上角有“导出”按钮,点击后会弹出格式选择框,常用的有MP3和WAV两种,MP3格式文件小,适合直接分享到社交平台或者插入视频,音质足够日常使用;WAV格式是无损音质,文件大一些,但适合需要后期专业处理的场景,比如拿去给音乐制作人混音,选好格式后,还要设置音质,128kbps是普通音质,320kbps是高清音质,追求效果的话直接选320kbps,听起来细节更丰富。

导出完成后,文件会自动保存到你设置的路径,电脑端一般在“下载”文件夹,手机端在“文件管理-音乐”里,导出后可以直接点击“分享”按钮,把音乐发到微信、微博或者抖音,也能复制链接发给朋友,我上次把生成的音乐分享到朋友圈,配文“AI生成的配乐,猜猜哪段是我改的?”,评论区炸了锅,好多人问用的什么工具,成就感直接拉满。

提升音乐质量的小技巧

想让生成的音乐更“能打”,几个小技巧得记好,首先描述文本可以加入具体参考曲,类似《卡农》的和弦走向,但节奏稍快”“风格接近周杰伦的《晴天》,但用钢琴演奏”,AI会根据参考曲的特点调整旋律,效果更精准,其次多生成几次选最优,同一个描述多生成2-3次,AI每次的创作都会有细微差别,就像厨师炒同一道菜,火候稍微不同味道也会不一样,挑那个让你“耳朵一亮”的版本。

另外乐器搭配有讲究,弦乐(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组合自带温暖感,适合抒情场景;电子鼓+合成器适合动感视频;吉他+尤克里里则清新治愈,多试试不同组合能发现新惊喜,我朋友用这个方法,给同一个视频生成了3段音乐,最后选的那段点赞量比之前高了一倍,多生成几次,总有一款是你的“天选之曲”,简直YYDS。

生成案例展示与效果分析

来看两个真实案例,看看按步骤操作后音乐效果到底怎么样,案例一:小红书博主小林想给她的读书电台视频配一段背景音乐,描述文本是“适合低沉男声旁白的背景音乐,钢琴为主,舒缓节奏,时长3分钟,带点下雨天的宁静感”,风格选“纯音乐-治愈系”,参数设置BPM 75,乐器配比钢琴80%+大提琴20%,生成的音乐旋律缓慢,钢琴音色像雨滴落在窗台,大提琴的低音像远处的雷声,小林把音乐加到视频里后,评论区好多人问“BGM是什么?太治愈了,听着看书专注度都提升了”。

上班族小张要给公司年会视频做开场配乐,描述写的是“年会开场视频配乐,大气磅礴,有管弦乐和鼓点,节奏渐快,时长1分钟,最后3秒有高潮爆发”,风格选“古典-史诗”,BPM从80逐渐升到120,乐器配比铜管40%+弦乐30%+定音鼓20%+镲片10%,生成的音乐开头平缓,随着鼓点加入慢慢变强劲,最后镲片一响,全场掌声都跟着起来了,小张说年会视频放完,领导还专门问他是不是请了专业作曲,效果直接超出预期,这两个案例能成功,核心在于描述精准风格和场景匹配,再加上后期稍微调整细节,高质量音乐自然水到渠成。

跟着这些步骤一步步操作,你也能让Text to Speech.im成为你的“音乐创作搭子”,不管是视频配乐、项目展示还是日常消遣,都能轻松产出让人眼前一亮的高质量音乐,现在就打开Text to Speech.im,把你的创意变成旋律吧,下一个“音乐小天才”可能就是你。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