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团象学术使用教程指南 团象学术原创度检测使用教程

团象学术原创度检测使用教程

发布时间: 浏览量:485 0

团象学术原创度检测就像学术文章的“体检中心”,专门给论文、期刊文章做“健康检查”,帮我们找出那些藏在文字里的“相似小尾巴”,学术写作这事儿,原创度就是硬通货,一篇论文改到凌晨三点,就怕 submission 时栽在原创度上,毕竟学术圈卷到飞起,谁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耽误毕业或发表,今天我就带大家从头到尾走一遍团象学术的使用流程,从注册账号到优化文章,每个步骤都掰开揉碎了讲,保证看完你也能轻松上手,让论文原创度稳稳过关。

注册与登录账号

想用团象学术,第一步得有个“入场券”——账号,打开团象学术官网,首页右上角“注册/登录”按钮特别显眼,白底黑字,像块指路牌,点击“注册”,页面跳转到注册界面,支持手机号或邮箱注册,我选了手机号,输入号码后点击“获取验证码”,30秒不到短信就来了,输入验证码,设置密码(记得包含大小写字母和数字,系统会提醒“密码强度:强”,像个严格的门卫,确保账号安全),最后勾选用户协议,点击“注册”,搞定,登录时更简单,输入手机号和密码,或者用验证码快捷登录,我试了快捷登录,一秒就进入了首页,比刷短视频开屏还快。

上传待检测文档

账号准备好,就该把我们的“作品”交给系统了,首页中间有个大大的“上传文档”按钮,蓝色的,像块小磁铁,一下就吸住了视线,点击后弹出文件选择框,系统支持 doc、docx、pdf、txt 四种格式,基本涵盖了学术写作常用格式,我选了刚写完的课程论文(docx 格式,5000字左右),点击“打开”,页面出现上传进度条,像小火车一样“呜——”地往前跑,大概2秒就到了终点,屏幕提示“文档上传成功”,旁边还跳出来一个绿色的对勾,像老师批改作业时画的,挺治愈。

设置检测参数

文档上传后,别急着点检测,参数设置得调对,不然可能“白检一场”,参数页面分三块:比对范围、检测精度、报告类型,比对范围有三个选项:“全网资源”“学术期刊库”“自建比对库”,写课程论文选“学术期刊库”就够了,毕竟主要参考的是核心期刊文献;检测精度分“快速检测”(5分钟出结果)和“深度检测”(10-15分钟),我选了深度检测,虽然慢一点,但结果更准,就像做体检选“全面检查”,心里踏实;报告类型默认“详细报告”,会标出具体相似片段,选它准没错,都设置好后,点击“下一步”,进入检测等待页。

启动原创度检测

点击“启动检测”按钮,按钮变成橙色,像个正在工作的小太阳,旁边弹出提示“检测中,请稍候”,页面中间有个旋转的小圆圈,像个不停打转的小陀螺,还挺可爱,我本来以为要等很久,结果10分钟不到,小陀螺就停了,屏幕跳转到“检测完成”页面,还“叮”一声提示音,像外卖到了一样及时,后来才知道,检测时间和文档字数有关,5000字左右基本10分钟搞定,1万字可能要15分钟,大家可以根据字数预估时间,不用一直盯着页面。

查看检测报告

检测完成后,报告自动打开,整体布局像个“论文体检表”,最上面是总体原创度得分,我那篇课程论文显示93%,旁边还有个绿色的“良好”标签,像考试拿了90分,心里瞬间美滋滋,往下拉是相似来源分布,饼图显示期刊来源占5%,网络资源2%,其他都是原创,数据一目了然,左边是目录,能快速跳转到“相似片段详情”“引用识别”等板块,右边是原文和相似片段对比,排版清晰,找重点特别方便。

解读报告关键指标

报告得分不是唯一标准,关键指标得看懂才算真会用,原创度得分90分以上算“安全区”,80-90分是“观察区”(局部修改),80分以下就是“危险区”(大改),相似片段用颜色标得清清楚楚:红色是“高度相似”(>70%),黄色是“中度相似”(40%-70%),绿色是“轻度相似”(<40%),我那篇有2处黄色片段,点开一看,是引用了某篇文献的实验方法,忘了加引号,系统还贴心标注了“疑似未标注引用”,这点比我之前用过的工具强多了,连“隐形bug”都能揪出来。

根据报告优化文章

看到黄色片段别慌,优化其实很简单,我先把那处未标注的引用加上引号和出处,然后对着另一处中度相似的段落琢磨:原句是“该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由Smith提出,后经Jones(2010)扩展”,相似率58%,我改成“Smith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这一理论框架,后续Jones(2010)在其基础上补充了三个核心要素”,加了“首次提出”“框架”“补充了三个核心要素”,既保留原意,又加入了自己的表述,再检测时,那处相似率直接降到22%,变成绿色,原地封神,感觉之前的脑细胞没白死。

检测常见问题处理

用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小插曲,提前知道怎么解决能省不少事,比如上传文档时提示“格式错误”,大概率是文件加密了(有些pdf加密后系统读不了),或者文件名有特殊符号(#”“@”),重命名或解密后再传就行,要是检测超时,别急着刷新,去“我的检测”里看看,系统会自动保存检测进度,一般超时后5分钟内会出结果,还有人问“为什么相似率突然变高?”,可能是系统更新了比对库,重新检测一次就行,别慌,学术写作嘛,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心态稳住最重要。

团象学术原创度检测就像个靠谱的“学术搭子”,从注册到优化,全程陪着我们把论文打磨得更完美,现在学术写作越来越卷,原创度这块不能马虎,跟着这个教程走一遍,你也能轻松搞定检测,让论文既扎实又安全,下次写论文,记得先让团象学术“把把关”,原创度稳稳的,毕业、发表都能顺顺利利!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