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Said AI批量写歌的设置技巧全解析
WellSaid AI是当下备受关注的AI音乐创作工具,它像一位不知疲倦的音乐助手,能帮我们批量生成歌曲,但不少朋友想用它批量写歌时,总会在设置环节卡壳——要么参数调不对,生成的歌曲风格混乱;要么批量任务建不好,几十首歌生成下来耗时又耗力,掌握几个核心设置技巧,就能让WellSaid AI成为你的“批量造歌神器”,我就把自己摸索出的实用设置方法分享出来,帮你高效批量产出高质量歌曲,无论是发短视频BGM还是demo储备,都能轻松搞定。
账号注册与权限解锁:批量功能的第一道门
想用WellSaid AI批量写歌,得先让账号“具备资格”,打开WellSaid AI官网,首页就有醒目的“注册”按钮,用手机号或邮箱注册都很方便,验证短信或邮件秒到,跟着提示填完信息,30秒就能搞定注册,登录后别急着点“创作”,先看看右上角的“会员中心”——这里藏着批量功能的关键,免费用户通常只能批量生成3首歌,而且每首时长限制在1分钟内,想正经批量产出,升级会员是绕不开的,我当时对比了不同会员套餐,发现“音乐创作者套餐”最划算,每月399元能解锁单次批量50首、单首最长5分钟的权限,还送高清导出,升级后第二天再登录,批量生成按钮就从灰色变成了可点击状态,那一刻感觉像给AI助手解开了“封印”。
解锁权限后记得检查“账号设置”里的“创作偏好”,把“默认创作模式”设为“批量优先”,这样每次登录系统都会默认展示批量相关功能,不用每次手动切换,我之前没设这个,每次都要在单曲和批量模式间来回切,白白浪费时间,调整后操作流程顺畅多了,现在打开软件就能直奔批量任务,效率立竿见影。
批量任务创建入口:找到你的“批量指挥中心”
权限到位后,下一步是找到批量任务的“启动键”,登录WellSaid AI后,主界面左侧有一列像书架一样的菜单栏,从 top 往下数第三个就是“创作中心”,点击它会展开子菜单,里面有“单曲创作”和“批量创作”两个选项,很多人第一次用会直奔“单曲创作”,批量创作”才是我们的目标,点击这个选项,就像打开了批量写歌的“指挥中心”,界面会跳转到任务设置页面。
这个页面顶部有个“新建批量任务”按钮,点击后会弹出任务基本信息框,这里的“任务名称”得好好填,别随便写“批量1”“批量2”,建议按用途命名,2024抖音热歌批量创作”“短视频BGM合集”,这样后续管理任务时一眼就能分清,我上个月给美妆品牌写推广BGM,任务名设为“XX品牌口红推广BGM(10首)”,后来客户要加歌,直接在原任务下追加,不用重新建任务,文件管理清晰得像整理好的衣柜,找歌再也不用翻来翻去。
歌曲参数模板预设:给AI画好“音乐路线图”
批量写歌最忌“一首一首调参数”,那样跟单曲创作没区别,WellSaid AI的“参数模板”功能就像给AI画好了“音乐路线图”,一次设置就能让所有批量歌曲按统一风格生成,在批量任务设置页,找到“参数模板”下拉框,点击“新建模板”,就进入了关键的参数配置环节,这里有几个核心参数必须拿捏到位:音乐风格、调性、时长、节奏。
音乐风格选择要“精准不贪心”,别想着“既像流行又像摇滚”,AI会 confusion,直接从下拉菜单里选具体风格,抖音热歌”“国风抒情”“电子舞曲”,选完后风格标签会像标签贴一样粘在模板上,AI就能精准get你的需求,我上周给宠物用品店写BGM,选了“轻快民谣”风格,生成的10首歌都带着吉他扫弦的温暖感,客户听完直夸“有内味儿了”,调性和节奏也很重要,C大调、G大调适合欢快的歌,D小调、E小调适合伤感的;节奏BPM值(每分钟节拍数)建议根据平台调整,抖音热歌常用128-140BPM,慢歌用80-100BPM,我把“抖音模板”的BPM设为130,生成的歌曲节奏感刚好能卡上短视频的转场点。
时长设置要“留有余地”,短视频BGM设30秒-2分钟,完整歌曲设3-4分钟,别设太极限,我之前试过把时长卡在2分59秒,结果AI为了凑时长,结尾强行加了段重复旋律,听起来像没唱完的半成品,后来改成3分10秒,AI反而能自然收尾,还多了段出彩的间奏,把这些参数都调好后,点击“保存模板”,给模板起个好记的名字,抖音15秒BGM模板”“网易云民谣模板”,下次批量创作直接调用,不用再重复调参数,相当于给AI准备了“固定菜谱”,做出来的“菜”既稳定又好吃。
歌词批量导入:给AI投喂“灵感弹药”
参数模板是“框架”,歌词就是填充框架的“血肉”,WellSaid AI支持批量导入歌词,这一步做好了,能省掉手动输入几十首歌词的麻烦,导入前得先把歌词整理成规范格式,目前支持TXT和CSV两种格式,我个人更推荐CSV,因为能同时包含“歌曲标题”和“歌词内容”,用Excel或WPS新建表格,第一列写“标题”,第二列写“歌词”,每行对应一首歌曲,比如第一行标题填“夏日海风”,歌词填“沙滩上的脚印被浪花带走,你说夏天会为我们停留”,填完后另存为CSV格式,记得用“UTF-8”编码,不然导入时可能出现乱码,就像给AI喂了“夹生饭”。
导入时点击批量任务页面的“导入歌词”按钮,选择准备好的CSV文件,上传后系统会弹出预览窗口,这里一定要仔细检查每首歌的标题和歌词是否对应正确,有没有漏行或错行,我上次导入时没检查,结果有首歌标题和歌词错位,生成的歌名叫“雨天”,歌词却是“阳光洒在屋顶”,听起来像个矛盾体,返工花了不少时间,确认无误后点击“确认导入”,歌词就会像排队的士兵一样整齐地出现在任务列表里,最多一次能导入100首,足够应付大部分批量需求,如果不想用文件导入,也可以直接在页面的“批量输入框”里粘贴歌词,用“###”分隔不同歌曲,标题1###歌词1###标题2###歌词2”,但这种方式容易出错,还是推荐CSV导入,稳当又高效。
人声与伴奏匹配:给歌曲“选对演员和舞台”
歌词和参数都准备好了,接下来要给歌曲“选演员”——人声,和“搭舞台”——伴奏,WellSaid AI的人声库像个小型合唱团,有“清澈女声”“低沉男声”“元气童声”,甚至还有“说唱嗓”“戏曲腔”,伴奏风格也很多样,“电子合成”“钢琴抒情”“吉他民谣”“国风乐器”应有尽有,批量设置时可以统一选择,也可以按歌词风格分组设置,比如10首歌里有5首是伤感歌词,就给这5首配“深情女声+钢琴伴奏”,另外5首是动感歌词,配“活力男声+电子伴奏”,这样批量生成的歌曲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化,不会让人觉得“全是一个调调”。
选人声时别只看名字,最好先点“试听小样”,我之前看“磁性男声”名字很酷就直接选了,结果生成的歌声音太浑厚,配轻快歌词像“大叔唱儿歌”,后来试听了“阳光男声”的小样,发现音色更清亮,换完后效果立马对味,伴奏音量也得调,默认是“人声:伴奏=6:4”,如果想突出歌词,把人声音量滑块往右拉一点,伴奏往左拉,比如调到“7:3”;要是做纯音乐BGM,就把人声关掉,伴奏音量拉满,有次给舞蹈工作室批量生成练习曲,我把人声设为“无”,伴奏选“电子舞曲”,音量调到最大,生成的音乐节奏感超强,老师说学员跟着跳都更有劲了。
这里有个隐藏技巧:在“高级设置”里能给人声加“情感滤镜”,喜悦”“悲伤”“慵懒”,选对了能让AI唱得更有感染力,我给一首歌词是“分手后的雨天”的歌,人声选了“深情女声”,情感滤镜选“悲伤”,生成后听着那歌声,感觉AI都快哭了,感染力直接拉满,把人声和伴奏都设置好,相当于给每首歌安排好了“演员”和“舞台”,它们在AI的指挥下配合默契,演出来的“戏”自然好看。
生成参数精细调整:给AI“校准瞄准镜”
基础设置完后,别着急点“生成”,还有几个“精细调整”参数能让歌曲质量再上一个台阶,在批量任务页面往下滑,能看到“生成精细度”和“情感浓度”两个滑块,这俩就像AI的“瞄准镜”,调对了能让批量生成的歌曲精准命中“好听”这个靶心。“生成精细度”分低、中、高三个档位,低档位生成最快,但细节少,适合快速出demo;高档位生成慢,但旋律、和声更丰富,适合最终发布,我平时批量生成先用“中”档位试错,确定风格没问题了,再用“高”档位正式生成,既省时间又保证质量。
“情感浓度”滑块从0到100,数值越高,歌曲的情感表达越强烈,写情歌就把滑块往高了调,比如80-90,AI会用更起伏的旋律和语气唱歌;写轻快的广告歌就调低一点,50-60就行,听起来轻松不刻意,我给奶茶店写推广歌时,情感浓度设60,生成的歌听着像“朋友在推荐好喝的奶茶”,亲切又自然,没有硬广的尴尬感,还有个“押韵优化”开关,建议打开,AI会自动调整歌词语序让押韵更顺畅,尤其是批量生成时,几十首歌难免有歌词押韵生硬的,打开这个开关,AI就像个“押韵小助手”,能把“蓝天”和“童年”这种勉强押韵的词,换成“蓝天”和“笑脸”,读起来顺口多了。
这些精细参数看似不起眼,调对了就是“科技与狠活”,我有次帮朋友批量生成10首抖音短歌,没调这些参数时,歌曲听起来像机器人念经,后来把生成精细度设为“高”,情感浓度按歌词风格分别调到60-80,押韵优化打开,生成后朋友直接拿去发抖音,其中3首一周内播放量就过了10万,评论区都在问“这歌在哪听”,所以说,别小看这些滑块和开关,它们是批量生成歌曲的“秘密武器”,用好了能让AI的“作品”从“能听”变成“好听”。
批量任务管理:给AI“安排工作进度”
设置都调好,点击“提交批量任务”后,就进入了“等待AI工作”的环节,这时别干等着,WellSaid AI的“任务中心”能帮你实时监控进度,还能处理突发状况,在左侧菜单栏找到“任务中心”,里面按“进行中”“已完成”“已失败”分类展示所有批量任务,每个任务后面都有进度条,显示“30%”就代表有30%的歌曲正在生成,我习惯把任务中心页面放在一边,每隔10分钟看一眼,既能知道进度,又不会一直盯着焦虑。
如果任务显示“已失败”,别慌,鼠标悬停在“失败”字样上,会弹出失败原因,常见的有“歌词过长”“参数冲突”“网络超时”,歌词过长就把歌词精简,参数冲突就检查风格和调性是否匹配,网络超时就重新提交任务,我上周有个批量10首的任务,2首显示“参数冲突”,点进去一看,是我同时选了“国风抒情”风格和“电子舞曲”伴奏,风格和伴奏不搭,AI直接“罢工”,后来把伴奏换成“古筝伴奏”,重新提交后2分钟就生成成功了,任务完成后,“已完成”列表里会显示“生成成功X首,失败Y首”,点击任务名称就能进入详情页,听每首歌的预览,觉得不满意的可以单独点击“重新生成”,不用整个批量任务重来,相当于给AI安排了“弹性工作时间”,哪里没做好就返工哪里,既灵活又高效。
这里有个小窍门:如果批量任务超过20首,建议分两次提交,我试过一次提交50首,结果系统处理慢,等了1小时才生成完,后来分两次提交,每次25首,反而40分钟就全部搞定,可能是AI“一次吃太多会噎着”,少量多次更顺畅,任务管理就像当“项目经理”,得随时关注进度、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批量写歌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批量导出与格式设置:把AI的“作品”打包带回家
批量歌曲生成完,最后一步是“打包带回家”——导出,WellSaid AI支持批量导出,设置好格式和路径,就能把几十首歌一次性保存到电脑里,在任务详情页,勾选你想导出的歌曲,也可以点击“全选”一次性选中所有歌,然后点击“导出”按钮,弹出导出设置窗口,这里有两个关键设置:导出格式和音质。
导出格式常用的有MP3和WAV,MP3体积小,适合发短视频、微信分享;WAV音质好,适合后期混音或上传音乐平台,我平时发抖音就选MP3,128kbps音质足够用,一首歌才3-5MB,传手机很快;要是给客户做正式demo,就选WAV,320kbps无损音质,细节更丰富,客户听着也专业,导出路径别用系统默认的“下载”文件夹,建议专门建一个“WellSaid AI批量歌曲”文件夹,再按日期或项目分类,20240520-抖音BGM”“20240601-儿童歌曲”,这样后续找歌不用翻遍电脑,打开对应文件夹就能找到,像给歌曲建了“专属房间”,整齐又好找。
设置好后点击“确认导出”,系统会自动开始打包,进度条走完后会弹出“导出成功”提示,点击“打开文件夹”就能看到所有导出的歌曲,我上次给音乐节批量生成30首暖场歌,用MP3格式导出,全部打包才100多MB,用U盘拷贝给主办方,他们直接插设备就能播放,省了现场转换格式的麻烦,导出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是“收尾工程”,做好了能让前面的努力不白费,顺利把AI的“作品”变成你能用的歌曲文件,设置好导出格式,点击确认,剩下的交给AI,咱们直接“躺赢”收歌。
模板复用与效果优化:让AI越用越“懂你”
批量写歌不是“一次性”的事,学会复用模板和优化效果,能让WellSaid AI越用越顺手,就像和AI“磨合”久了,它越来越懂你的音乐喜好,前面保存的参数模板别浪费,每次批量生成后,听听哪些歌曲效果好,哪些有待改进,把好的经验更新到模板里,比如我发现“抖音热歌模板”里,把BPM从130调到135,生成的歌曲节奏感更强,更容易上热门,就直接修改模板参数,下次用这个模板生成的歌,质量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还可以建立“模板库”,按不同场景分类,短视频平台模板组”“广告配乐模板组”“个人创作模板组”,每个组里放3-5个细分模板,应对不同需求,我现在有个“短视频模板组”,里面包含“美食探店BGM”“旅行vlog配乐”“剧情反转音效”三个子模板,客户要什么类型的BGM,我都能快速调出对应模板,批量生成效率比刚开始用的时候提升了3倍,每次生成的歌曲都可以标记“优质”“一般”“待优化”,把“优质”歌曲的参数和歌词整理成“成功案例库”,下次遇到类似需求,直接参考案例里的设置,相当于给AI积累了“错题本”和“优秀作业”,它的“学习成绩”自然越来越好。
用WellSaid AI批量写歌,就像开一辆新车,刚开始需要熟悉操作,掌握这些设置技巧后,就能越开越稳、越开越快,从账号权限到模板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