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Said AI根据歌词重新编曲的步骤教程
在音乐创作的旅途上,很多人都曾遇到这样的困境:脑海里装着灵动的歌词,却被编曲这座大山拦住去路——不懂和弦走向,不会乐器编排,再好的文字也只能躺在备忘录里“睡大觉”,WellSaid AI就像一位懂你的音乐合伙人,能把你手中的歌词变成有血有肉的旋律,从节奏到风格都能按需定制,今天就带你走进WellSaid AI的编曲世界,一步步拆解从歌词到完整编曲的全过程,让你零基础也能做出专业级别的音乐作品。
准备歌词文本
歌词是编曲的“骨架”,提前把它整理得明明白白,AI才能给你搭出好看的“肉身”,我刚开始用的时候,吃过一次大亏:直接把手机备忘录里一段没分段的歌词复制进去,主歌、副歌、桥段挤成一团,结果AI生成的旋律像没头苍蝇,主歌部分跑得飞快,副歌反而拖拖拉拉,后来学聪明了,花十分钟把歌词按“主歌1-预副歌-副歌-主歌2-副歌-桥段-副歌”的顺序排好,每段之间空一行,还在括号里标注了情绪——主歌1(叙述感,平静)”“副歌(爆发力,激昂)”,这么一调整,AI像是突然戴上了老花镜,歌词的起承转合看得清清楚楚,后续生成的旋律立刻有了“故事感”,主歌娓娓道来,副歌一出来直接“炸场”。
登录WellSaid AI平台
打开WellSaid AI官网,注册登录的过程简单得像点外卖,用邮箱或手机号轻轻一点,验证码秒到,设置密码时系统还会贴心提醒“字母+数字更安全”,完全不用对着复杂的注册流程抓头发,登录后界面布局一目了然:左边是功能菜单,中间是歌词编辑区,右边是参数控制面板,就像你手机里的相册APP,点哪里哪里就有反应,根本不用看说明书,我第一次上手时,凭着直觉点了“新建编曲项目”,系统立刻弹出引导窗口,像个耐心的向导,告诉你“下一步该做什么”,新手友好度直接拉满。
导入歌词并启动AI分析
把整理好的歌词粘贴进中间的编辑区,点击右上角的“AI分析”按钮,系统就开始工作了,这时候的WellSaid AI像个认真的音乐老师,会逐字逐句“阅读”你的歌词:识别押韵规律,天”“边”“见”押的是an韵;标记情绪转折点,比如从“分手那天”到“我终于释怀”,情绪从低落转为释然;甚至能捕捉到歌词里的隐藏节奏,哒哒哒”这样的拟声词,会被自动标记为“适合加入鼓点”,我有次写了句“雨滴敲打着窗沿”,AI分析后居然在旁边标注“建议加入钢琴跳音,模拟雨滴声”,当时就觉得这AI简直比我自己还懂我的歌词。
选择编曲风格
WellSaid AI的风格库像个音乐超市,流行、摇滚、民谣、电子、古风……各种风格应有尽有,流行风像便利店的冰奶茶,清爽顺口,谁听了都觉得“对味”;摇滚风像夏天的冰镇啤酒,鼓点一炸,瞬间让人想跟着摇头晃脑;民谣风像冬日的暖手宝,木吉他一弹,温柔得能把心化掉,我第一次选了“流行”,结果出来的旋律有点“大众脸”,没什么记忆点,后来试着点了“风格混搭”,选了“流行+电子”,还在备注里写了“带点Future Bass的弹跳感”,AI直接给我整了个“王炸”——主歌用钢琴铺垫,副歌突然加入电子合成器,节奏像踩在弹簧上,听完脑子里全是“叮叮咚咚”的旋律,朋友听完都说“这编曲绝绝子”。
调整编曲参数
风格选好后,右边的参数面板就是你的“调音台”,速度、调性、乐器组合都能自己说了算,速度用BPM(每分钟节拍数)表示,80-100是抒情慢歌,120-140是流行快歌,我之前写了首关于青春的歌词,一开始设了100BPM,旋律慢悠悠的像老电影,后来调到130BPM,节奏立刻“活”了起来,像突然给歌词装上了小马达,走路都想跟着哼,调性方面,C大调阳光开朗,A小调温柔忧伤,我根据歌词里“夏天的风”选了G大调,出来的旋律果然带着点青草和汽水的味道,乐器组合更是好玩,点击“添加乐器”,钢琴、吉他、贝斯、鼓、弦乐……想加什么点什么,我给副歌加了小提琴,瞬间有了“高光时刻”的感觉,就像给歌词穿上了闪亮的演出服。
生成编曲初稿
参数调好后,点击“生成编曲”,AI就开始“做菜”了,进度条慢慢爬,屏幕上会跳出“正在调配乐器比例”“校准旋律与歌词节奏”“优化和弦走向”的提示,像个忙碌的厨师在厨房来回穿梭,大概3分钟后,“叮”的一声,编曲初稿就完成了,我每次到这一步都像拆盲盒,既期待又紧张,记得有次给一首关于暗恋的歌词编曲,生成后点开试听,前奏的钢琴声像月光洒在湖面上,主歌的吉他轻轻拨弦,像暗恋时小心翼翼的心跳,副歌的弦乐一出来,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旋律,简直是把我藏在歌词里的情绪全“读”了出来,那一刻真觉得AI比我还懂我。
试听与修改细节
初稿再好,也难免有“小瑕疵”,试听时仔细听每个段落,哪里乐器太吵,哪里旋律太平,都能手动调整,我有次发现副歌部分的贝斯声音太大,像个爱抢镜的朋友,盖过人声,在参数面板找到“贝斯音量”,从85调到65,瞬间清爽多了;主歌第二段的旋律有点平,像走直线,点击“旋律优化”,AI会给出3个新方案,我选了带小转音的那个,原本平淡的句子立刻有了“小惊喜”,像给歌词加了颗糖,还有一次,桥段部分想加点“氛围感”,在“音效库”里挑了“海浪声”,混在钢琴里,瞬间有了“站在海边唱歌”的画面感,修改完再听,简直想给自己鼓掌。
导出最终编曲文件
所有细节调整好,就可以导出成品了,点击“导出”按钮,选择格式——MP3适合分享到社交平台,WAV适合专业后期制作,MIDI文件能导出到其他音乐软件继续编辑,我一般选MP3,方便发给朋友“炫耀”,上次把编好的歌发给乐队的朋友,他们听完都不敢相信是AI做的,吉他手还问我“这和弦走向你怎么想到的?太高级了”,我笑着说“是WellSaid AI帮我‘开了天眼’”,现在我的手机里存了十几首用WellSaid AI编的歌,每次翻出来听,都觉得那些曾经“躺平”的歌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编曲小技巧分享
玩了半年WellSaid AI,总结出几个小窍门,歌词情绪和风格一定要搭,比如写“分手”就别选“欢快电子风”,不然像穿西装跳广场舞,怎么看都别扭;多试试“风格混搭”,流行+古风的“国风电音”,摇滚+民谣的“清新摇滚”,混搭出的风格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别怕麻烦,多调几次参数,速度差5BPM,感觉可能天差地别,乐器换一把吉他,味道就完全不同,AI是工具,你的想法才是灵魂,把你的灵感告诉它,它就能帮你把歌词变成“会唱歌”的故事。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