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ai写简历,AI写简历有哪些技巧
-
AI交换小白
默默无闻的知识库

刚开始用AI写简历时,我也踩过坑——直接甩给AI一句“写份简历”,结果生成的内容像流水账,技能、经历堆在一起,HR看一眼估计就划走了,后来才发现,**明确岗位需求**是第一步,就像点菜前得告诉厨师你想吃辣还是清淡,AI才能精准“做菜”,比如你要投新媒体运营岗,就得先把招聘启事里的关键词圈出来:“活动策划”“数据分析”“短视频剪辑”,这些都是AI需要重点突出的“料”。
接着是**精准输入提示词**,这步最关键,别只说“帮我写简历”,要把你的情况和需求揉进去,我叫小明,3年电商运营经验,负责过618大促活动,现在想应聘电商运营主管岗,帮我写一份简历,重点突出活动策划和团队管理能力,用数据说话”,你给的信息越具体,AI生成的内容就越贴你的真实经历,不会飘在天上,上次我帮朋友试了下,他本来写“负责店铺运营”,AI根据提示词改成“带领5人团队运营3家天猫店铺,618期间GMV突破500万,同比增长35%”,瞬间有了“打工人逆袭”那味儿。
生成初稿后别急着用,先从头到尾读一遍,看看有没有明显的“AI腔”,比如有些AI会写“我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空话不如换成“每周组织部门复盘会,协调设计、客服团队完成活动落地,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15%”,简单说,就是让AI当“初稿打印机”,你当“细节雕刻师”,二者配合才能出精品。
-
只问不答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市面上AI简历工具五花八门,选对工具能少走一半弯路,如果你是“模板控”,**选择带模板的AI工具**准没错,超级简历AI”和“职徒简历”,打开就能看到现成的简历模板,填完信息自动排版,不用自己调字体行距,对懒人来说简直是“福报”,我上次帮表妹做简历,她用超级简历AI,选了个简洁商务风模板,AI自动把经历按“工作内容-成果数据”排列,比她自己用Word瞎折腾好看10倍。
要是你想让简历更“懂HR”,试试“Jobscan”这种带关键词匹配功能的AI工具,把招聘启事复制进去,再上传AI生成的简历,它会像“扫描仪”一样标出你缺的关键词,比如岗位要求“熟练使用Excel”,你的简历只写了“会用办公软件”,它就会提醒你补上“Excel数据透视表、VLOOKUP函数”,我同事用这个工具改完简历后,投出去的岗位回复率从10%涨到了40%,简直是“简历开挂神器”。
还有个小众但好用的工具叫“Notion AI”,适合喜欢自由发挥的人,你可以先在Notion里写个简历大纲,然后选中内容让AI扩写,比如写“实习经历”时卡壳了,选中“在某公司市场部实习”,让AI“用STAR法则补充细节”,它会自动帮你加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比自己挤牙膏轻松多了,不过这类工具需要你有基础大纲,适合有点经验的人用,纯小白可能还是先从模板工具上手更友好。

-
冒险者飞飞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AI写简历最容易踩的坑就是“千篇一律”,HR一天看几百份,模板化的内容根本记不住,想让简历有记忆点,就得学会给AI“喂料”——**补充具体数据**,比如你写“负责社群运营”,AI可能会写成“管理用户社群”,但如果你告诉AI“我管理3个500人微信社群,每周策划2场互动活动,用户留存率从60%提到85%”,AI立马能帮你润色成“运营3个500人高活跃社群,通过‘签到打卡+话题讨论’组合活动,周均互动量超2000条,用户留存率提升25%”,数据一出来,瞬间从“路人甲”变成“实力派”。
另一个技巧是**用STAR法则润色经历**,就算AI没主动提,你也可以在提示词里加上“用STAR法则描述工作经历”,比如之前有个应届生,实习时参与过项目,但简历只写“参与XX项目”,AI按STAR法则改完后是:“(情境)公司新品上线需要用户调研,(任务)我负责设计问卷并分析数据,(行动)通过发放200份问卷,用Excel做交叉分析,(结果)发现3个核心用户痛点,为产品迭代提供方向,最终新品首月销量超预期15%”,这样写,HR能清晰看到你在项目里的角色和价值,比干巴巴的“参与”强100倍。
还有个小细节,别让AI写太长,现在HR看简历平均就10秒,内容得“短平快”,你可以告诉AI“每段经历不超过3行,重点数据标粗”,AI会自动帮你精简,比如原来写5行的工作内容,AI能浓缩成“主导XX活动策划:从方案撰写到落地执行全流程跟进,协调3个部门资源,活动曝光量10万+,转化订单200+,ROI达1:5”,既简洁又有重点,HR扫一眼就能抓住核心亮点,简历不是写自传,是“亮点展示板”,AI是帮你提炼亮点的工具,不是让你堆字数的机器。
-
ai进行曲
AI交换官方小编
用AI写简历也不能当“甩手掌柜”,有些基础错误AI可不会替你背锅,比如联系方式写错、岗位名称和招聘启事对不上,这些细节得**手动检查**,上次有个朋友用AI生成简历,结果AI把“求职意向:产品经理”写成了“求职意向:项目经理”,自己没看就投了,HR打电话问他“你到底想应聘哪个岗”,尴尬得想钻地缝,所以生成后先扫一遍基础信息:姓名、电话、邮箱、求职意向,这些错了直接“一票否决”,比内容写得再好都没用。
更重要的是**拒绝过度包装经历**,AI有时候会“吹牛”,比如你说“参与过活动策划”,AI可能会写成“主导活动策划”,甚至编造数据,之前就有候选人被HR问“你简历里写‘策划活动带来100万销售额’,能具体说下怎么做到的吗”,结果候选人支支吾吾说不出,最后offer泡汤,所以AI生成的内容,你得自己核实,真实经历可以润色,但不能无中生有,毕竟职场诚信是底线,为了一份工作丢了信誉,真的“不值当”。
最后提醒一句,AI只是工具,写简历的核心还是你自己的经历和能力,就像你不能指望AI替你上班一样,也别指望AI替你“造”一份完美简历,最好的状态是:你提供真实素材和需求,AI帮你优化表达和结构,二者配合,才能写出既真实又亮眼的简历,现在找工作卷得很,用AI提高效率没问题,但别让AI成为你的“遮羞布”,实力才是硬道理——毕竟HR面试时,可是要“验货”的,真材实料才能“稳稳拿捏”。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