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沃白板5 AI会议纪要功能使用技巧
希沃白板5作为一款广泛应用于教学和办公场景的互动工具,早已不是单纯的“白板”那么简单,在会议场景里,它藏着一个能让效率翻倍的宝藏功能——AI会议纪要,你是否也曾经历过开会时手忙脚乱记笔记,结果漏听了关键发言?或是会后对着零散的记录熬夜整理,却还是抓不住重点?别担心,今天就带你解锁希沃白板5 AI会议纪要功能的全部使用技巧,让它成为你会议记录的“隐形助手”,轻松搞定从记录到整理的全流程,从此和低效会议记录说再见。
找到AI会议纪要功能入口
第一次想用这个功能时,我在希沃白板5的首页摸索了好一会儿,其实它就像个害羞的小助手,藏在“更多工具”里,打开希沃白板5后,你会看到顶部导航栏有“文件”“编辑”“插入”等选项,别急着点这些,目光移到右上角,那里有个像工具箱一样的图标,旁边标着“更多工具”,这就是它的“藏身之处”。**点击“更多工具”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里往下滑,很快就能看到“AI会议纪要”这一项,旁边的图标是个带着麦克风的笔记本,辨识度很高,一眼就能认出来。
刚开始我还担心入口太深不好找,后来发现用熟了之后,这个位置其实很合理——既不会占用首页的核心空间,又能和其他辅助工具归在一起,就像把常用的小零件放进抽屉的固定格子,需要时伸手就能拿到,点击进入后,会弹出一个简洁的窗口,上面写着“AI会议纪要”,下面是“开始会议记录”按钮,整个界面干净得像一张刚铺开的稿纸,让人瞬间有了开始记录的欲望。
开启会议纪要并设置基础参数
进入功能界面后,第一步就是开启会议纪要,窗口中央那个蓝色的“开始会议记录”按钮特别显眼,像在朝你招手,点击它之后,不会马上开始记录,而是会弹出一个设置面板,这一步很关键,就像给AI助手“布置任务”,参数设置得好,后续记录会精准很多,面板上有三个核心设置项:会议主题、参会人名单和记录模式。
**会议主题要写得具体清晰**,2024年Q3市场部营销计划讨论”,而不是简单写“部门会议”,我试过一次写得太笼统,结果AI生成的纪要标题也跟着模糊,后来改成具体主题后,纪要开头直接点明“本次会议围绕2024年Q3市场部营销计划展开讨论,核心议题包括预算分配、渠道选择及活动排期”,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参会人名单可以手动输入,也能从通讯录导入,我通常会提前把参会人的名字输进去,这样AI记录时会自动标注发言者,就像给AI配了“参会人名册”,会后回看时再也不用猜“这段观点是谁提的”。
记录模式有“完整记录”和“重点摘要”两种,如果是重要的决策会议,选“完整记录”,AI会像录音笔一样把所有发言都记下来;如果是日常沟通会,“重点摘要”更实用,它会自动过滤重复内容,只保留关键观点,我上次开部门周会用了“重点摘要”,生成的纪要只有两页纸,却把每个人的工作进展和下周计划都列得清清楚楚,省了不少整理时间。
实时记录中的操作技巧
设置好参数点击“开始”,AI会议纪要就正式启动了,这时屏幕会变成一个简洁的记录界面,顶部显示会议主题和当前时间,中间是实时滚动的记录内容,底部有几个小按钮——别小看这些按钮,它们可是让记录“活起来”的关键,最左边的是“暂停/继续”按钮,开会时如果有人临时说“这段先不记”,点击它就能让AI“休息”,避免无关内容混入,需要时再点一下继续,就像给AI装了“暂停键”。
中间的“重点标记”按钮是我的最爱,开会时听到特别重要的观点,比如领导说“这个项目必须在下周五前上线”,赶紧点一下这个按钮,AI会立刻给这段内容加上红色边框和“重点”标签,就像给文字盖了个“重要印章”,会后回看时,这些红色标记会像路灯一样,让你一眼就找到核心信息,我试过忘记标记重点,结果会后在密密麻麻的记录里找关键信息,像在大海里捞针,自从用了这个功能,效率至少提升了一半。
最右边的“即时备注”按钮也很实用,有时候发言人语速快,AI记录可能会有个别错别字,或者你突然想到“这个观点需要补充数据支持”,不用等到会后,直接点击“即时备注”,在弹出的输入框里写下想法,这些备注会自动跟在对应内容后面,就像给记录加了“即时批注”,上次开会,同事提到“用户反馈APP卡顿”,我马上备注“需要附上周卡顿率数据”,会后整理时直接根据备注去找数据,一点没耽误事。
生成纪要后的编辑与导出
会议结束后,点击界面右上角的“结束记录”,AI会自动开始整理纪要,这个过程快的话几秒钟,慢的话也就一两分钟,比手动整理快了不止十倍,生成后的纪要会自动保存在“我的纪要”列表里,点击进入就能看到完整内容,这时的纪要已经基本成型,但可能还需要做些小调整,比如修正个别AI识别错误的词语,或者调整段落顺序。
编辑界面和普通文档编辑器很像,顶部有字体、字号、加粗等格式工具,左侧是大纲视图,右侧是内容编辑区。**双击需要修改的文字就能直接编辑**,比如AI把“张三”识别成了“张山”,双击修改就行,如果想调整结构,直接拖动左侧大纲里的段落,就能轻松改变顺序,就像搭积木一样灵活,我上次帮领导整理纪要,把“问题讨论”和“解决方案”两个部分调换了位置,整个文档逻辑瞬间清晰了不少,领导还夸我“整理得比以前有条理多了”。
编辑完成后就可以导出了,点击右上角的“导出”按钮,会弹出格式选择框,有Word、PDF、TXT三种格式可选,如果需要发给同事修改,选Word格式,方便大家编辑;如果是存档或者发给领导审阅,PDF格式更正式,不会出现排版错乱;要是只想快速分享关键内容,TXT格式最轻便,我通常根据接收对象选格式:给团队成员发Word,给领导发PDF,自己存档就用TXT,灵活又方便,导出时还能选择“仅导出重点内容”,对于只需要核心信息的场景来说,简直不要太贴心。
提升纪要质量的实用技巧
想让AI会议纪要更精准?这几个小技巧你一定要知道,第一个是“优化会议主题”,主题别写得太笼统,部门会议”不如“市场部Q3推广方案讨论会议”,主题越具体,AI就越知道该重点记录哪些内容,就像给AI指了个“方向标”,我试过用“周会”当主题,结果AI记录得很零散,后来改成“运营部周度数据复盘会议”,纪要里自动突出了“用户增长数据”“转化率”等关键词,明显更贴合会议内容。
第二个技巧是“提前导入参会人名单”,在设置参数时,如果提前把参会人的姓名、职位录入系统,AI会在记录时自动标注“[张三-产品经理]:……”“[李四-设计师]:……”,这样谁提了什么观点一目了然,再也不用会后猜“这个想法是谁说的”,上次开会没导入名单,纪要里全是“参会人1”“参会人2”,整理时还得一个个去问“参会人1是谁”,尴尬又费时,现在我每次开会前都会花两分钟导入名单,虽然麻烦一点,但后续省了大功夫。
第三个技巧是“使用关键词提醒功能”,在“设置”里找到“关键词提醒”,输入会议中可能出现的关键术语,KPI”“ROI”“用户留存率”,AI会在记录到这些词时自动加粗显示,就像给文字“高亮”,上次开会讨论“Q3 KPI拆解”,所有提到“KPI”的地方都被加粗了,会后看纪要时,这些加粗的词像路标一样,引导我快速理清KPI的各项指标,从此告别“摸鱼式记录”,开会效率直线上升。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用得多了,偶尔也会遇到小问题,但别慌,这些问题都有解决办法,最常见的是“纪要生成速度慢”,尤其是参会人多、发言时间长的时候,这通常是因为网络不稳定,AI需要联网处理数据,遇到这种情况,先检查Wi-Fi信号,或者切换成手机热点,一般就能解决,我上次在公司会议室开会,网络有点卡,纪要生成了三分钟,切换热点后,十几秒就好了,原来网络才是“幕后推手”。
另一个问题是“漏记部分内容”,有时候发言人声音小,或者会议室背景噪音大,AI可能会漏记几句,这时候别着急重新记录,点击纪要里的“补充记录”按钮,对着漏记的内容手动输入就行,AI会自动把补充内容整合进去,就像给衣服打补丁,一点不影响整体效果,上次同事发言声音太小,AI漏记了“需要协调技术部支持”,我用补充记录功能加上后,纪要照样完整。
还有人问“导出时提示‘文件过大’怎么办”,这是因为会议时间太长,纪要内容超过了单个文件的导出限制,解决办法很简单,在导出前先删除重复内容或者不重要的闲聊片段,或者分章节导出,比如先导出“问题讨论”部分,再导出“解决方案”部分,就像把大蛋糕切成小块,方便拿取,我上次导出一个两小时的会议纪要,提示文件过大,删了几句无关的闲聊后,顺利导出,原来精简内容也是个好习惯。
掌握了这些技巧,希沃白板5 AI会议纪要功能就像你的“会议记录搭子”,从找到功能到记录、编辑、导出,全程帮你省心省力,现在我每次开会都离不开它,再也不用抱着笔记本奋笔疾书,也不用会后对着零散记录发愁,真正实现了“开会两小时,纪要十分钟”的“躺赢”体验,如果你也想让会议记录变得轻松高效,赶紧打开希沃白板5,试试这些技巧吧,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个“宝藏功能”!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