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Writei AI使用教程指南 用Writei AI撰写微信公众号的实用教程

用Writei AI撰写微信公众号的实用教程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0

写微信公众号文章总像在挤牙膏?对着空白文档两小时,标题还没想出来;好不容易写完,阅读量却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掉,别慌,现在有了Writei AI,就像给写作装了个涡轮增压发动机,从选题到成稿,30分钟就能搞定一篇读者爱看的公众号文章,今天我就把自己摸索出的全套流程分享出来,跟着做,你也能让公众号内容创作从“渡劫”变成“躺赢”。

Writei AI账号准备:3分钟搞定“入场券”

第一次接触新工具,最怕注册登录环节像走迷宫,但Writei AI把这一步简化得像点外卖一样简单,我当时是直接在浏览器输入Writei AI官网地址,首页没有花里胡哨的弹窗,只有一个醒目的“免费注册”按钮在页面中央朝我招手,点击后用手机号注册,输入验证码,设置密码——整个过程比登录微信还快,30秒搞定。

登录进去后,系统会送5次免费生成机会,足够新手练手,界面设计也很友好,左边是功能菜单,中间是编辑区,右边是参数设置面板,像个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工作台,每个按钮都待在该待的地方,不用翻来翻去找功能,我这种对科技产品有点“脸盲”的人,第一次用也没犯迷糊,跟着引导点了两下就摸清了基本布局。

新建公众号内容项目:给AI画个“任务靶心”

登录后别着急直接写,先在左上角找到“新建项目”按钮,点击后选择“微信公众号文章”分类,这一步就像给AI发了个“工作证”,告诉它“今天咱们要干的是公众号活儿,不是写论文也不是写小说”,选完分类,系统会弹出一个项目名称框,我通常会写得具体点,2024年10月职场效率文”,这样后续管理项目时一目了然,不会和其他内容搞混。

项目建好后,编辑区会自动跳出一个简洁的模板,标题、导语、正文、结尾的占位符清清楚楚,我刚开始跳过这一步,直接在空白页让AI写,结果生成的内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像没头苍蝇,后来乖乖新建项目,选对分类,AI就像拿到了任务清单,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力了。

描述公众号文章需求:给AI当“导游”的秘诀

这是整个流程最关键的一步,需求描述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生成内容的“灵魂度”,我踩过的坑可不少:第一次写“帮我写一篇关于职场效率的公众号文章”,结果AI生成的内容像白开水,全是“要努力”“要专注”的空话,后来学聪明了,把需求拆成“给谁看、讲什么、怎么讲、有什么用”四个部分,效果立竿见影。

比如我想写番茄工作法,就改成“面向25-35岁职场人,用3个真实案例(程序员、设计师、新媒体运营各一个)讲清楚番茄工作法的3个误区(番茄时间必须25分钟’‘不能打断番茄钟’‘只计时不总结’),结尾加一个可打印的3天时间管理表格模板”,这次AI像突然开了窍,案例鲜活到像发生在身边,表格直接能用,读者看完纷纷留言“这才是我需要的干货”,需求描述不是简单下命令,而是给AI画一张详细的“旅行地图”,它才知道该带读者看哪些风景。

风格与参数:给AI穿“合适的衣服”

需求描述完,右边的参数面板就是给内容“定调子”的地方,这里有几个关键按钮得拿捏好:风格选择、字数控制、段落结构,风格选项里有“活泼亲切”“专业严谨”“温暖治愈”等,我试过选“活泼亲切”时,AI会自动用“宝子们”“敲黑板”这样的词,读起来像和朋友聊天;选“专业严谨”,它就立马切换成“研究表明”“数据显示”,瞬间变身为行业专家,这就像给AI穿不同风格的衣服,穿上休闲装它就接地气,穿上西装它就变正经。

字数控制也很重要,公众号文章太长读者没耐心,太短又说不清楚事,我一般设置在1500-2000字,这个长度既能把内容讲透,又能让读者在3-5分钟内读完,段落结构推荐选“总分总+小标题”,AI会自动把内容分成几个小节,每节配个吸引眼球的小标题,比如把“番茄工作法误区”拆成“误区一:25分钟的番茄钟,真的适合所有人?”“误区二:打断番茄钟=失败?”,读者一看就知道每部分讲什么,阅读体验像走台阶一样顺畅。

生成公众号初稿:看AI“变身”写作小能手

所有参数设置好,点击“生成内容”按钮,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转动的小齿轮图标,像个努力工作的小机器人在埋头打字,我第一次等的时候还有点紧张,怕生成的内容又跑偏,结果30秒后,一篇完整的文章就躺在编辑框里了——标题亮眼,导语勾人,正文有案例有数据,结尾还有行动号召,连配图建议都给好了,此处可配番茄钟计时器图片”“建议放读者打卡表格截图”。

我当时盯着屏幕愣了3秒,这效率比我之前熬夜赶稿快10倍不止,最惊喜的是标题,AI自动生成的“别再被番茄钟骗了!3个职场人踩过的坑,今天一次性说清楚”,比我自己憋了两小时的“番茄工作法使用指南”吸睛多了,后来把这个标题发到读者群,立马有人问“文章在哪?我要看看踩了哪些坑”,还没发文就预热了一波。

内容编辑与优化:给文章“画龙点睛”

AI生成的初稿虽然不错,但直接发出去还差点意思,就像刚从烤箱里拿出来的面包,需要抹点果酱才更美味,我通常会从三个方面下手优化:标题打磨、案例替换、金句调整,标题方面,AI给的标题可以当“毛坯房”,我会用“数字+痛点+解决方案”的公式再加工,比如把“职场效率小技巧”改成“每天多赚2小时?番茄工作法这3个坑,90%的人都踩过”,加个问号和数字,一下子就有了冲击力。

案例部分,AI生成的案例可能比较通用,我会换成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或者读者群里的反馈,比如把“某程序员”改成“我朋友小张,做UI设计的,之前严格执行25分钟番茄钟,结果画到一半灵感来了,番茄钟响了不得不停,差点把电脑砸了”,真实的细节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金句方面,AI有时会写一些比较生硬的句子,我会改成更口语化的表达,比如把“时间管理的核心是精力管理”改成“与其死磕时间,不如搞定精力——精力好的时候冲刺,累了就休息,效率反而更高”,读起来更像朋友在耳边聊天。

质量的小技巧:让AI“更懂你”的3个秘诀

用Writei AI写了10篇文章后,我总结出几个能让内容质量翻倍的小技巧,亲测有效,第一个是“需求描述加细节”,比如写美食类文章,别说“帮我写一篇蛋糕做法”,要说“面向烘焙新手,用6寸戚风蛋糕为例,详细写打发蛋白的3个关键步骤,附上涨发失败的3种补救方法,结尾加一句‘新手也能一次成功’的鼓励语”,细节越多,AI越能精准发力。

第二个是“善用‘重写’功能”,如果对某段内容不满意,选中那段文字,点击“重写”并告诉AI“这里案例不够具体,用一个90后宝妈的故事替换”,AI会立马按你的要求修改,比自己删删改改快多了,第三个是“蹭热点但不盲目追”,写文章时在需求里加一句“结合最近很火的‘Citywalk’‘酱香拿铁’等热点词”,但要注意和内容相关,比如写职场文可以说“就像酱香拿铁把咖啡和白酒结合出新鲜感,职场效率也需要‘跨界思维’”,这样既蹭了热度,又不显得生硬,读者会觉得“这号主真懂我们年轻人”。

实际案例展示:从“阅读量500”到“10W+”的蜕变

我用这个方法帮朋友的公众号“职场进化论”写过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之前她的文章阅读量一直在500左右徘徊,粉丝增长像蜗牛爬,那次我们用Writei AI,需求描述写的是“面向25-35岁职场妈妈,用‘送孩子上学后2小时高效处理工作’为主题,讲3个时间管理技巧,每个技巧配一个真实妈妈的案例,结尾送一个‘晨间2小时时间表’模板”。

AI生成初稿后,我们把案例换成了她读者群里的真实故事,标题改成“娃上学后的2小时,决定职场妈妈的‘生存质量’!3个技巧让你不再手忙脚乱”,文章发布后,阅读量当天就破了5000,评论区炸了锅:“这不就是在说我吗?每天送完娃就像打仗”“时间表已保存,明天试试”“关注一年了,这篇最实用”,后来这篇文章还被几个母婴大号转载,涨粉2000+,朋友激动得请我喝奶茶,说终于体会到“躺赢”的感觉了。

现在她已经把Writei AI当成了“御用写作搭子”,每周固定用它写2篇文章,阅读量稳定在3000以上,再也不用为写稿熬夜掉头发,其实写公众号文章就像做菜,以前我们是自己买菜、切菜、炒菜,累死累活还不一定好吃;现在有了Writei AI这个“智能厨房”,它帮我们备好菜、调好料,我们只需要简单翻炒就能出锅,味道还不赖,赶紧试试,说不定下一个“10W+”就在你手里。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