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熊猫办公使用教程指南 熊猫办公会议智能记录使用步骤教程

熊猫办公会议智能记录使用步骤教程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0

会议记录是职场中绕不开的话题,你是否也曾在会议上一边奋笔疾书,一边担心漏听重要内容?是否会后整理笔记时,对着潦草的字迹一脸茫然?熊猫办公会议智能记录就像会议的“时光胶囊”,能帮你轻松捕捉每一个关键信息,让会议记录从繁琐的负担变成高效的助力,今天我就把自己摸索出的使用步骤分享给你,跟着做,下次开会你也能成为记录小能手。

下载安装熊猫办公客户端

使用任何软件的第一步,都是把它“请”到自己的设备里,我第一次听说熊猫办公会议智能记录时,先去官网逛了逛,首页就有醒目的“下载”按钮,像在热情地招手,选择对应设备的版本,Windows和Mac都支持,手机端也有App,不过会议记录还是电脑端操作更顺手,点击下载后,安装包大小适中,不会像下载大型游戏那样让你等得抓耳挠腮,双击安装包,一路“下一步”,中间没有多余的捆绑软件弹窗,这点比有些工具良心多了,大概3分钟,桌面就出现了熊猫办公的图标,像一只圆滚滚的熊猫在对你笑,看着就亲切。

安装完成后,我习惯性地点开看了看,软件启动速度很快,没有漫长的加载页面,这点对急性子的我来说太友好了,登录界面简洁明了,没有花里胡哨的设计,让人感觉很专业。

注册并登录账号

打开软件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身份认证”,注册方式很灵活,手机号、微信、QQ都能登录,我选了手机号,毕竟验证码登录最直接,输入手机号,点击获取验证码,几秒钟短信就来了,输入后点击“登录”,系统提示“注册成功并自动登录”,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比去银行办卡简单多了。

登录后会让你完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公司、职位,这些信息后续在会议记录里会显示发言人身份,所以建议如实填写,我填完后,系统自动跳转到了主界面,顶部导航栏清晰地列着各个功能模块,“会议智能记录”几个字特别显眼,像在对我挥手:“快来用我呀”。

进入会议智能记录功能

主界面虽然功能不少,但“会议智能记录”的入口很好找,就在左侧菜单栏的第二个位置,图标是一个带麦克风的笔记本,一看就知道是干嘛的,我点击进去后,界面瞬间切换到了记录专属页面,中间是一个大大的“+ 新建会议记录”按钮,白色背景配着浅蓝色边框,清新又醒目。

这个页面上方还有“我的记录”和“共享给我”两个标签,以后记录多了,查找起来也方便,我当时就在想,要是以前用的工具也这么清晰就好了,不用每次找记录都像在垃圾堆里翻东西。

创建新的会议记录任务

点击“新建会议记录”按钮,弹出一个设置窗口,像打开了一个宝藏盒子,里面需要填写会议主题、参会人、会议时间,这些都是会议的“基本信息”,就像给记录办了张身份证,会议主题我填了“Q3项目进度复盘会”,参会人可以手动输入,也能从通讯录导入,我直接把部门同事都加了进去,系统还支持给每个人备注职位,这点很贴心。

会议时间可以选择“立即开始”或“预约时间”,当时我们马上要开会,我就选了“立即开始”,窗口底部还有个“高级设置”,点击展开后能设置记录模式,仅文字记录”“录音+文字”,我选了后者,毕竟录音是文字记录的“备份”,双重保险更安心,设置完点击“创建”,系统提示“会议记录已创建,即将开始”,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准备上场的指挥官,一切就绪。

设置会议记录参数

创建任务后,进入了记录准备界面,这里的参数设置直接影响记录效果,得仔细调整,顶部有一排功能按钮,分别是“发言人识别”“关键词提取”“重点标记”“待办事项生成”,每个按钮旁边都有个小开关,像一排待命的小士兵,你说“开工”它们才动。

我把四个功能都打开了,然后点击“发言人识别”旁边的“设置”,可以提前录入参会人的声音样本,这样系统识别准确率更高,我让同事们每人说一句“测试录音”,系统像个细心的学生,认真“每个人的声音特点。关键词提取功能可以自定义关键词,我把“项目延期”“预算调整”“资源协调”这几个高频词加了进去,想着等下讨论到这些内容时,系统能自动标出来。重点标记默认是橙色底色,我觉得挺醒目的,就没改,待办事项生成会自动识别“需要做”“要完成”这类词,生成待办列表,简直是“懒人福音”。

开始会议记录

参数设置好后,点击界面中央的“开始记录”按钮,按钮变成红色,旁边出现一个动态的录音波形图,像在随着会议的节奏跳舞,我把笔记本电脑放在会议桌中间,确保麦克风能清晰收录每个人的声音,项目经理先开口:“今天我们复盘Q3项目进度,先从A模块说起。”几秒钟后,文字就出现在了记录框里,连“嗯”“啊”这类语气词都过滤掉了,干净利落。

开会过程中,我偶尔低头看手机(别学我,打工人还是要认真开会),再抬头看记录框,发现同事们的发言都实时转了过来,不同发言人的名字用不同颜色显示,项目经理是蓝色,开发组长是绿色,一眼就能分清谁在说话,中途市场部同事临时加入,系统还能自动识别“新发言人”,并提示“是否添加到参会人列表”,反应比我这个“老员工”还机灵。

查看和编辑会议记录

会议开了1小时20分钟,结束时我点击“停止记录”,系统提示“正在整理记录,请稍候”,不到10秒,记录详情页就生成了,页面左侧是时间轴,右侧是完整文字记录,中间穿插着橙色的重点标记蓝色的待办事项,我扫了一眼,刚才设置的关键词“预算调整”果然被标了出来,后面还跟着具体讨论内容,连同事说的“预算可能要增加10%”都一字不差。

待办事项列表在页面底部,自动汇总了“下周提交资源申请”“周三前完成B模块测试”等5项内容,每个待办事项后面还括号标注了负责人,简直比我手写的会议纪要还详细,我试着双击一段文字,弹出编辑框,可以手动修改识别错误的地方,不过从头到尾看下来,错误率不到3%,大部分内容都准确无误。

导出与分享会议记录

记录没问题了,接下来就是分享给同事,页面右上角有个“导出”按钮,点击后出现格式选择,支持PDF、Word、TXT三种格式,我选了PDF,毕竟格式不容易乱,导出速度很快,进度条唰唰地涨,3秒就提示“导出成功”,文件自动保存在了“我的文档”里。

分享更方便,点击“分享”按钮,输入同事的手机号或邮箱,还能设置“仅查看”或“可编辑”权限,我给项目经理设置了“可编辑”,其他人“仅查看”,发送后不到1分钟,同事们的微信就收到了通知,开发组长还在群里发了个“赞”的表情,说:“这个记录比我之前用录音笔+手写快多了,打工人必备啊!”

会议记录使用小技巧

用了几次后,我摸索出一些小窍门,能让记录效果更好,比如开会前10分钟就打开软件,让系统提前“热身”,识别环境噪音,这样正式记录时抗干扰能力更强,还有,参会人如果说话语速太快,系统偶尔会漏字,这时候可以在会后听录音补全,录音文件就在记录详情页的“附件”里,点击就能播放,像个“时光倒流机”,随时回顾会议瞬间。

定期清理“发言人库”很重要,把不常参会的人移除,系统识别速度会更快,我上次把离职同事从库里删掉后,识别准确率明显提高了,就像手机清理内存后变流畅一样。

实际使用案例分享

上周我们开年度总结会,来了20多个人,以前这种大会我记录完手都要断,这次用熊猫办公会议智能记录,全程轻松躺平,会后导出的记录里,不仅有完整的发言内容,还自动生成了“年度成果”“问题反思”“明年计划”三个板块,条理清晰得像专业编辑整理的,老板看完后说:“以后公司所有会议都用这个记录,效率太高了,再也不用等半天纪要了。”现在我们部门已经把它当成“摸鱼神器”——当然是高效工作的“摸鱼”,毕竟省下的时间可以做更重要的事。

还有一次客户会议,对方老板临时加了个议题,我没来得及提前设置关键词,结果系统还是自动识别出了“合作意向”“价格谈判”这些重点,会后客户收到记录时,还以为我们有专人实时整理,直夸我们“专业度拉满”。

用了一个月熊猫办公会议智能记录,我再也没体验过开会时手忙脚乱的感觉,记录从“负担”变成了“享受”,它就像一个贴心的会议助理,帮你记住每一个细节,让你能专注于讨论本身,如果你也常常被会议记录困扰,不妨试试这些步骤,相信我,用过一次你就会爱上这种高效的感觉,毕竟,打工人的时间那么宝贵,可不能浪费在抄笔记上呀。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