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小微快手短视频批量剪辑教程
的小伙伴们,是不是总被剪辑视频搞得头大?一条视频从剪辑到发布要花两小时,想日更三条简直是天方夜谭,腾讯小微就像你身边的剪辑小管家,把繁琐的剪辑工作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它能批量处理视频素材,统一加字幕、调滤镜、配音乐,让你从“剪辑打工人”变身“视频高产户”,今天我就把自己摸索出的全套批量剪辑流程分享出来,跟着做,保证你剪视频的速度比喝奶茶还快。
下载安装腾讯小微
第一次接触腾讯小微时,我先去官网逛了一圈,首页就有醒目的“立即下载”按钮,Windows和Mac版本分得清清楚楚,不用像找宝藏似的翻来翻去,选好对应系统版本,点击下载,安装包大小不到200MB,网速快的话,泡杯咖啡的功夫就下完了。
双击安装包,弹出的安装界面干净得像刚擦过的书桌,没有捆绑软件的勾选项,也没有花里胡哨的广告弹窗,一路“下一步”点到底,最后点击“完成”,桌面就多了个蓝白相间的小图标,我双击打开,软件启动速度比手机解锁还快,三秒钟就进入了主界面——这波操作,给腾讯小微的“第一印象”打满分。
注册登录并熟悉界面
打开软件后,会提示登录账号,支持微信和QQ两种登录方式,我直接用微信扫码,“滴”一声就登进去了,省去记密码的麻烦,登录后系统会送3次免费批量剪辑体验,新手可以先试用再决定要不要开会员——这点很贴心,像商场试穿衣服一样,合适了再买。
主界面分三个区域:左边是素材库,中间是预览窗口,右边是功能面板,素材库像个空书架,等着我们放“视频书”;预览窗口大得像电影院银幕,视频效果看得清清楚楚;功能面板把常用功能都列了出来,批量剪辑、字幕添加、滤镜设置这些核心功能都摆在显眼位置,不用翻菜单找半天,我花五分钟点了点各个按钮,发现每个功能旁边都有小问号图标,点进去就是图文教程,比对着说明书学还方便。
批量导入视频素材
准备好剪辑的快手短视频素材后,我开始导入文件,左上角有个“导入素材”按钮,旁边还画了个小加号,一看就知道是干嘛的,点击后弹出文件选择框,我按住Ctrl键把15条素材全选,拖进素材库——它们像排队的小士兵一样,整整齐齐地站成三排,每个视频下方还标着时长和分辨率,哪个是横屏哪个是竖屏,一眼就能分清。
导入时遇到个小插曲:有两条素材格式是MOV,我担心软件不支持,结果拖进去后系统自动转码,进度条咻咻往上跑,十秒钟就转好了,转码完成后,视频缩略图变得清晰明亮,像洗过的照片一样,后来才知道,腾讯小微支持MP4、AVI、MOV等十几种格式,再也不用提前用格式工厂转码了——这波操作,直接把“格式焦虑”给治好了。
批量添加字幕与贴纸
快手视频没字幕可不行,观众刷视频时大多静音,字幕就是“第二张嘴”,我点击功能面板的“批量字幕”按钮,弹出设置窗口,里面有“自动语音转字幕”和“批量导入字幕文件”两个选项,我选了前者——毕竟手动打字太费手。
把15条视频全选,点击“开始识别”,软件像长了顺风耳似的,开始“听”视频里的声音,进度条跑完后,字幕自动出现在每个视频的时间线上,文字大小、颜色、字体都统一设置好了,我随机点开一条预览,字幕像会轻功的小仙子,精准地落在画面下方,既不挡主体又看得清楚,有两条视频里的方言词识别错了,我双击字幕直接修改,改完按回车,所有视频里的相同错误会自动同步更正——这个“批量修改”功能,比一条条改省了20分钟。
贴纸也是快手视频的灵魂,我在功能面板找到“批量贴纸”,选了“热门爆款”分类,里面有“关注”“点赞”“小黄车”这些快手常用贴纸,选好贴纸后设置“出现时长”为3秒,“位置”为右下角,点击“应用到全部视频”——15条视频瞬间都戴上了“小帽子”,贴纸大小和位置完全一致,像同一个模板刻出来的,强迫症看了直呼舒适。
统一设置滤镜和背景音乐
滤镜能让视频风格统一,观众刷到你的主页时,会觉得“这个博主的视频好有质感”,我点击“批量滤镜”,里面分了“清新日系”“复古港风”“ins风”等风格包,最近快手流行低饱和滤镜,我选了“奶油肌”滤镜,强度调到50%,点击“全选应用”——预览窗口里的视频像被撒了一层柔光,皮肤质感变好,色彩也变得温柔,比用手机APP一条一条调滤镜快多了。
背景音乐是视频的“情绪开关”,我在“批量配乐”里选了“快手热歌榜”,里面有最近火的《小城夏天》《科目三》等BGM,选好音乐后,设置“音量”为20%(避免盖过人声),“循环方式”为“单曲循环”,点击“应用”——音乐像流水一样融入视频,开头和结尾还自动淡入淡出,不会出现“戛然而止”的尴尬,最神奇的是,软件会根据视频时长自动剪辑音乐,15秒的视频配15秒的音乐,30秒的视频配30秒的音乐,完全不用手动掐时间。
批量剪辑与调整时长
快手视频时长大多是15秒或30秒,太长了观众没耐心看完,我在功能面板找到“批量时长调整”,设置目标时长为20秒(留5秒缓冲),选择“智能剪辑”模式——软件会像经验丰富的剪辑师一样,自动保留视频的精彩片段,剪掉冗长的开头和结尾,比如有条视频原长45秒,智能剪辑后保留了中间20秒的高光时刻,节奏紧凑得像电视剧预告片。
如果想保留某个特定片段,也可以手动框选,我双击视频进入编辑界面,拖动时间轴上的黄框,选中要保留的部分,点击“应用到全部”——其他视频也会按照这个时间区间剪辑,剪辑完成后,所有视频时长都控制在19-21秒之间,误差不超过2秒,发快手时再也不用担心“时长不统一影响推荐”了。
预览成片与细节修改
全部设置完成后,我点击“批量预览”,软件自动生成一个预览视频,把15条成片按顺序播放,预览窗口像个小电视,画面流畅不卡顿,声音和画面同步得像双胞胎,看到第三条视频时,发现字幕颜色太浅,在浅色背景下看不清——我暂停预览,回到“批量字幕”修改颜色为黑色,再点击“重新预览”,修改后的效果立刻同步显示,不用重新生成整个预览视频,这点比PR方便多了。
还有两条视频的滤镜强度太高,画面有点模糊,我在素材库右键点击这两条视频,选择“单独调整滤镜”,把强度从50%降到30%,调整后画面变得清晰通透,像擦干净的眼镜片,单独调整不会影响其他视频,既保证了整体风格统一,又能处理特殊情况——这个“批量+单独”的混合操作模式,简直是为快手创作者量身定做的。
一键导出并发布到快手
确认所有视频都没问题后,就到了导出环节,点击右上角的“导出视频”按钮,弹出设置窗口,格式默认是MP4(快手推荐格式),分辨率选1080P(保证画质清晰),帧率30帧(画面不卡顿),我勾选“导出后自动保存到桌面”,然后点击“开始导出”——进度条像小火车一样往前跑,15条视频总大小2GB,导出只用了8分钟,比我以前用其他软件快了一倍还多。
导出完成后,桌面自动生成一个“腾讯小微剪辑”文件夹,里面的视频按“日期+序号”命名,20231026_01.mp4”“20231026_02.mp4”,整齐得像图书馆的书,最惊喜的是,软件还自带“发布到快手”功能,点击“发布”按钮,扫码登录快手账号,选择要发布的视频,填写标题和话题,就能直接上传——不用手动打开快手APP,也不用切换窗口,一条龙服务到底。
谁懂啊,以前剪15条快手视频要从早忙到晚,现在用腾讯小微,从导入素材到发布完成,全程不到1小时,中间还能抽空喝杯奶茶、刷会儿手机,简直是“时间管理大师”的秘密武器,剪辑完我算了笔账,以前一天剪5条视频,现在能剪20条,效率翻了4倍,多出的时间可以用来拍素材、想创意——这波操作,主打一个“躺赢”。
如果你也想在快手高产又高效,不妨试试腾讯小微,它就像一个不会累的剪辑助手,把重复繁琐的工作打包解决,让你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内容创作上,跟着上面的步骤操作,相信你也能从“剪辑小白”变成“批量产出大神”,让自己的快手账号热起来!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