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飞智检AI音乐识别操作教程
讯飞智检是一款搭载AI技术的音乐识别工具,专门帮我们解决“听到好歌却叫不出名字”的尴尬,不管是逛街时商场放的背景音乐,还是视频里一闪而过的BGM,甚至是朋友随口哼的调子,它都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来,今天这篇教程,我会带你一步步解锁讯飞智检的AI音乐识别功能,从下载安装到熟练使用,让你从此告别“听歌识曲难”,轻松成为“音乐识别小能手”。
下载安装讯飞智检
想要使用讯飞智检,第一步得把它“请”到自己的设备里,我是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讯飞智检”找到它的,图标是蓝色背景上有个白色的声波图案,很好认,点击下载后,进度条走得很快,大概1分钟就完成了,安装时系统会提示需要获取麦克风和存储权限,这些都是识别音乐和保存结果必须的,直接点“允许”就行,安装完成后,我在桌面找到了它的图标,第一次点开时,屏幕上弹出了欢迎界面,简单介绍了它的核心功能,像个热情的向导在打招呼。
如果是电脑端用户,可以去讯飞智检官网下载安装包,官网首页就有明显的“立即下载”按钮,根据自己的系统选择Windows或Mac版本,我用的Windows系统,下载后双击安装包,按照提示点击“下一步”,勾选“同意用户协议”,选择安装路径(默认C盘就行,占用空间不大),最后点“安装”,大概3分钟就装好了,电脑版打开后界面更宽敞,功能按钮排列得更清晰,操作起来也很顺手。
注册与登录账号
打开讯飞智检后,要登录账号才能使用全部功能,我看到登录界面有两种方式:手机号验证码登录,或者用微信、QQ第三方账号快捷登录,考虑到方便,我选了微信登录,点击后跳转微信授权页面,确认登录后就自动回到了讯飞智检,整个过程不到10秒,比填一堆信息省事多了。
登录成功后,首页展现在眼前:顶部是搜索栏,中间是几个功能模块,“音乐识别”就在最显眼的位置,下面还有“音频转文字”“语音翻译”等功能,但我们今天重点看音乐识别,右上角有个人头像,点进去可以编辑资料、查看会员信息,普通用户就能使用基础识别功能,每天有50次免费识别次数,对日常使用来说完全够用,如果是音乐爱好者,也可以开通会员解锁更多次数和高级功能。
进入音乐识别功能界面
在首页中间,“音乐识别”模块占了很大一块位置,下面还写着“AI秒级识别,曲库覆盖超千万”,我点击这个模块后,界面立刻切换到识别专属页面,顶部有一行提示“点击麦克风开始识别”,中间是一个大大的麦克风图标,周围有一圈彩色的光晕,底部则有“导入音频文件”的选项,整个界面设计很简洁,功能一目了然,就算是第一次用也不会迷路。
界面左上角有个“?”按钮,点进去是图文教程,详细介绍了各种识别方式的操作步骤,新手可以先看看,右上角有个设置图标,里面能调识别灵敏度、语言偏好这些,等我们熟悉基本操作后再去探索,我们先专注于最常用的实时识别和音频文件识别。
实时音乐识别操作
我想试试实时识别,就点击了中间的麦克风按钮,按钮被点亮后,界面背景变成了渐变的蓝色,中间出现跳动的声波动画,像一个认真倾听的耳朵,正好我手机里在放一首最近很火的流行歌,把手机靠近扬声器,声波动画跳动得更剧烈了,大概3秒钟后,界面突然弹出一个卡片,上面写着歌曲名、歌手和专辑信息,甚至还有歌词片段,我对比了一下手机播放的内容,完全一致!这个速度和准确度,让我忍不住感叹AI的厉害。
后来我又试了试环境音比较嘈杂的情况,比如在街边打开识别,虽然周围有汽车鸣笛和人声,但它还是准确识别出了店铺里放的那首老歌,我之前用过其他识别工具,要么反应慢,要么经常认错,讯飞智检这种“处变不惊”的表现,真的让我很惊喜,有一次朋友在KTV哼了几句冷门老歌,我打开实时识别对着他,虽然跑调跑得有点离谱,但AI还是捕捉到了旋律特征,给出了三个候选结果,第一个就是正确答案,朋友都惊讶地说“这AI耳朵也太灵了吧”。
音频文件识别操作
除了实时识别,讯飞智检还支持导入本地音频文件,我在底部点击“导入音频文件”,系统跳转到文件管理界面,支持MP3、WAV、FLAC等常见格式,我选了一个之前下载的纯音乐片段,时长大概20秒,导入后,界面显示“正在分析音频”,进度条慢慢往前走,大概5秒钟后,识别结果就出来了——不仅准确识别出了曲名,还附带了作曲家和发行年份。
我又试了一个人声哼唱的录音,是我之前用手机录的自己哼的《同桌的你》,虽然音质不太好,还有点杂音,但它还是猜中了那首歌的名字,只是匹配度显示85%,看来音频质量对识别结果还是有影响的,不过比起完全识别不出,已经很让人惊喜了,我特意用一个10秒的片段测试,它也能识别出来,说明对音频时长的要求不高,短片段也能搞定,如果你手机里有不知道名字的录音,用这个功能就能快速“破案”。
识别结果管理与导出
识别过的歌曲会自动保存在“历史记录”里,点击首页右上角的时钟图标就能看到,每条记录都有歌曲名、识别时间和一个“收藏”按钮,我把喜欢的几首歌点了收藏,它们就跑到“我的收藏”列表里了,方便以后查找,如果想分享给朋友,或者保存到备忘录,长按识别结果会弹出“导出”选项,可以选择复制信息,或者直接分享到微信、QQ,我试了复制到备忘录,格式很整齐,连歌词片段都一起复制过去了,省得我手动打字,特别方便。
历史记录里还能按时间筛选,近7天”“近30天”,找老歌很方便,有一次我想找上个月在咖啡店听到的一首英文歌,翻了翻历史记录,很快就找到了,每条记录后面还有“再次识别”按钮,如果当时识别结果不太准,或者你想重新听一遍,点击就能重新分析,比重新导入省事多了。
高级功能设置
熟悉了基本操作后,我去探索了右上角的设置,里面第一个选项是“识别灵敏度”,默认是“标准”,我把它调到“高”之后,识别距离更远了,在房间另一头播放音乐也能识别到,但偶尔会误识别环境音;调到“低”的话,抗干扰能力变强,但需要离音源更近,我平时在安静环境用“高”,嘈杂环境切“标准”,效果都不错。
“识别语言”选项里,除了中文,还支持英文、日文、韩文等,我试了识别一首日文动漫主题曲,照样准确,最让我惊喜的是“后台识别”功能,开启后退到后台也能继续识别,我一边刷视频一边让它在后台工作,视频里出现BGM时,它会自动弹出识别结果,简直是“摸鱼听歌识曲”神器,还有“识别结果自动播放”,打开后识别成功会自动播放30秒歌曲片段,帮你确认是不是想要的那首,细节做得很贴心。
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用了一段时间,我也遇到过几次识别失败的情况,比如有一次识别一首冷门钢琴曲,结果显示“未找到匹配结果”,我想起设置里有“增强识别模式”,开启后重新识别,这次它调用了更全面的曲库,虽然花了10秒钟,但终于识别出来了,这个功能适合识别古典乐、纯音乐这类曲库相对小众的音乐。
还有一次网络不好,识别一直卡在“加载中”,我切换到4G后就好了,看来AI识别需要联网调用云端曲库,如果是音频文件识别失败,可以试试截取中间音质最好的片段,或者把音量调大一些,我还发现,识别时尽量让音源清晰,比如别对着喇叭的杂音区,这些小技巧都是我亲测有效的,现在我用讯飞智检识别音乐,成功率能稳定在95%以上,基本没再遇到过“识不出”的尴尬。
使用体验与小技巧
用了半个月讯飞智检,我最大的感受是“方便到离不开”,以前听到喜欢的歌,要么掏出手机打开好几个软件试,要么记歌词记旋律回头搜,现在掏出讯飞智检,点一下麦克风,几秒钟就搞定,有次和朋友去爬山,山顶广播放了一首特别治愈的纯音乐,我立刻打开识别,当场就找到了歌名,现在这首歌已经成了我的通勤BGM。
这里分享一个隐藏技巧:长按麦克风按钮可以进入“哼唱识别”模式,就算记不住歌词,哼几句旋律也能识别,我试了哼《生日快乐歌》,一秒就识别出来了,还有,识别结果页面往下滑,能看到这首歌的歌词、歌手介绍,甚至相关推荐,相当于一个小型音乐库,喜欢的歌直接点“去听歌”就能跳转到音乐平台播放,一条龙服务。
讯飞智检的AI音乐识别功能就像一个随身的“音乐字典”,不管什么场景、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能帮你快速“翻译”出名字,从下载安装到熟练使用,全程不超过10分钟,操作简单又高效,你也赶紧去试试,让它帮你解锁更多好听的歌吧!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