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论文查重困境:独立撰写却遇AI误判与投机改写的无奈
临近毕业季,好多毕业生都在为毕业论文而忙碌,特别是在论文评审里的查重部分感到头疼。有些毕业生明明是自己独立且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然而到了查重这个环节,却总会被找出各种各样毫无根据的问题,痛苦得无法忍受。
《滕王阁序》AI率100%。图据新华每日电讯公众号

据半月谈报道,毕业生存在查重烦恼,且多种多样,有的查重面极为广泛,专业术语、文献资料、软件程序乃至法律条文都被判定为重复,有的查重判定标准捉摸不定,一些高校采用AI检测、查AI率,不少学生的原创内容被判定为AI所写,毕业生无奈被迫投机取巧,以至于要“不说人话”方可通过查重关。比如,先将汉语转化为英文,接着把英文转化为俄语,随后再把俄语转化为汉语,把那些被认定当成重复之内的内容刻意改得拗口或者调整语序,给那一些不能进行修改的部分添加没有意义的话语……经过这样一番操作之后,查重率就算是降低了。
论文查重原本是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诸如抄袭、剽窃之类的学术不端行为,然而现在论文查重几乎演变成降重游戏,这不仅消解了查重原本具有的积极意义,也是对学术规范毫无益处的,还额外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暂且不说不同学生有着不一样的语言习惯,只要是原创的内容就不应该被判定为重复;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写作要求,人文学科需要引用史料、法条等不可更改的内容,这些怎么就也被判定为重复了呢?杜绝抄袭固然是写作论文必须遵循的严格标准,但是查重也绝不能反过来成为学术论文的限制。若是毕业生在降重方面感到疲惫不堪,唯有“不讲人话”才能够通过查重,那么写作论文的那份热忱无疑会遭受打击。查重机制出现了过火矫正的情况,这与促进学术规范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损害了毕业论文检验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意义,还兴许会对学科教育造成负面的影响。有老师进行了反映,由于查重不合理,就算费尽心思去指导,学生的论文依旧无法获得好评,进而导致指导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挫折。
论文查重备受指责,从表面来看,是AI查重太过机械;从本质方面讲,是查重机制不太合理。论文查重系统得以运行,离不开提供技术支持的平台,离不开制订标准的学校。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查重系统本来就容易出现“误判”“漏判”等情况,要是提供查重服务的数据库平台存在垄断现象,或者靠售卖查重报告来谋取利益,那么自然不会轻易去改变算法,甚至于还会刻意提高查重率。要是学校过度倚重查重结果,持续性提升毕业论文查重标准,甚至于借助这一技术手段以一刀切的方式判定学生论文质量,这对那些并未抄袭的毕业生而言,明显是不公平的。

论文查重并非绝对不能用,重点在于如何去用。学科之间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理应具备不同的判定方式。是否算重复,绝非只是依靠 AI 来决定。另外,毕业生被迫“不说人话”,恰恰是需要 AI 更能够听懂“人话”。学校应当听到毕业生发出的呼声,从而倒逼平台方去优化查重技术,精准地去识别抄袭内容,不给正常写作的学生增添麻烦。实际上,一篇论文的水准,最为关键的是要看学生是否有独立思考,是否下了功夫。查重仅仅是从技术层面给出参考意见,最终依旧应当由专业的老师做出科学的判断。
对于毕业生而言,查重系统“心明眼亮”,使得他们不必为应付降重而发愁 ,论文评审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碰撞 ,这才是真正的学术规范,。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