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6个3d效果图ai软件生成的工具和网站实测好用!
做3D效果图时,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些麻烦:对着复杂的建模软件界面发呆,花上一整天却连个简单的模型都做不好;好不容易上手了,渲染一张图又要等上几小时,电脑风扇转得像要起飞;新手想试试手,却被教程里的“多边形”“UV展开”吓得打退堂鼓,传统3D建模就像戴着沉重的枷锁跳舞,耗时又耗力,好在现在有了AI工具,这些烦恼都能轻松解决,今天就给大家推荐6个实测好用的3d效果图ai软件生成工具和网站,不管你是设计师还是新手,都能靠它们快速出高质量3D效果图,让创意落地比喝杯奶茶还快。
Kaedim
Kaedim就像一位懂美术的3D魔法师,能把你随手画的2D草图或手机拍的照片,变成可以旋转查看的立体3D模型,它的核心功能是2D图像转3D模型,支持JPG、PNG等常见图片格式,上传后AI会自动识别物体轮廓、结构和纹理,几分钟内就能生成带材质的3D模型,省去手动布线、拉点的麻烦,不管是产品设计图、室内手绘稿,还是实景照片,它都能准确捕捉细节,生成的模型还能导出OBJ、FBX等格式,直接导入Blender、3ds Max等软件继续编辑。
工具价格:目前提供免费试用额度,注册后可免费生成3次基础模型;付费版本暂时没有官方公开信息,有需要的用户可以通过官网联系客服咨询定制方案。
工具使用教程指南:第一步,打开Kaedim官网,点击右上角“Sign Up”注册账号并登录;第二步,在工作台点击“Upload Image”,选择准备好的2D图片(建议清晰的正面视角图,避免模糊或复杂背景);第三步,上传后在右侧面板选择模型类型(如“Product”“Character”“Architecture”),调整细节参数(如纹理精度、模型复杂度);第四步,点击“Generate 3D”,等待3-5分钟,生成完成后可在预览窗口360°旋转查看模型;第五步,确认满意后点击“Export”,选择需要的格式(OBJ/FBX/GLB)下载到本地。
Luma AI
Luma AI是一款主打“用视频拍出现实3D”的工具,它像一台能把真实世界“复制粘贴”到电脑里的相机,只要用手机对着物体或场景拍摄一段30秒左右的视频,AI就能自动提取空间信息,生成带光影效果的3D效果图,特别适合需要还原实景的场景,比如室内装修后的3D漫游图、产品实物的立体展示,生成的模型还支持添加动画路径,让静态效果图“动”起来。

工具价格:免费版用户每月可生成3个基础3D模型,视频拍摄时长限制在30秒内,导出分辨率为720P;付费版(Pro)暂时未公开具体价格,据用户反馈可能包含无限生成次数、4K分辨率导出和商业使用权限,可通过App内订阅页面查看最新信息。
工具使用教程指南:第一步,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Luma AI App(支持iOS和Android),注册并登录账号;第二步,打开App点击底部“Capture”按钮,按照提示围绕拍摄对象缓慢旋转手机,保持物体在屏幕中央,拍摄时长建议20-30秒(移动速度均匀,避免手抖);第三步,拍摄完成后点击“Process”,App会自动上传视频并进行3D重建,过程需要5-10分钟(取决于网络速度);第四步,处理完成后在“Models”页面找到生成的3D模型,可双指缩放、旋转查看细节,点击“Edit”可调整光照方向、添加背景;第五步,点击“Export”选择导出格式(支持USDZ、GLB),或直接分享到社交平台、复制链接发送给他人。
Get3D
Get3D是NVIDIA推出的AI 3D生成工具,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用文字‘画’3D”,你不用会画画,只要输入文字描述,一个未来感的透明玻璃茶几,金属支架,表面有水滴纹理”,AI就能直接生成对应的3D模型,它生成的模型自带多边形结构和材质信息,不像有些工具只有简单的轮廓,适合产品概念设计、游戏场景搭建,甚至能批量生成不同风格的同类物体,比如一次生成10个不同样式的椅子3D效果图。
工具价格:目前Get3D处于技术预览阶段,暂时没有官方公开的价格信息,普通用户可通过NVIDIA Developer官网申请试用资格,企业用户可联系NVIDIA销售团队咨询定制化服务方案。
工具使用教程指南:第一步,访问NVIDIA Get3D官方页面,点击“Request Access”提交试用申请(需填写姓名、邮箱、使用场景等信息);第二步,申请通过后会收到邮件通知,包含专属登录链接,点击进入在线工作台;第三步,在文本输入框中输入详细的3D模型描述,尽量包含形状、材质、颜色等关键词(a red sports car with black wheels and a glossy finish”);第四步,选择模型精度(Low/Medium/High),点击“Generate”开始生成,过程需要3-8分钟;第五步,生成完成后可在3D视图中调整模型角度,点击“Download”导出为USD或OBJ格式,用于后续编辑或渲染。
Stable Diffusion 3D插件
如果你已经在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2D图像,那一定不能错过它的3D插件——就像给画笔加上了“立体魔法棒”,能让2D图片瞬间拥有深度,这款插件支持在Stable Diffusion WebUI中直接调用3D生成功能,输入提示词后,AI会自动计算物体的空间层次,生成带深度图的3D效果图,还能调整视角、添加阴影,让画面更有立体感,最贴心的是它保留了Stable Diffusion的风格自定义功能,你可以生成“赛博朋克风”“手绘卡通风”的3D效果图,满足不同场景的审美需求。
工具价格:Stable Diffusion 3D插件本身是免费开源的,可在GitHub上下载安装;但使用前需要先安装Stable Diffusion WebUI和基础模型(如SD 1.5、SDXL),这些模型部分需要在CivitAI等平台获取,部分免费,部分付费模型需自行购买。
工具使用教程指南:第一步,确保已安装Stable Diffusion WebUI,打开WebUI文件夹,进入“extensions”目录,通过“Install from URL”输入插件GitHub地址并安装,重启WebUI;第二步,在WebUI左侧菜单栏找到“3D Generation”选项,切换到3D生成界面;第三步,在“Prompt”框输入3D效果图描述(a cozy bedroom with wooden bed, blue curtains, 3d render, depth”),“Negative Prompt”填写“blurry, flat, 2d”避免生成平面效果;第四步,调整参数:“Depth Strength”(深度强度)建议设为0.7-0.9,“Angle”(视角角度)可选择-30°到30°,“Light Direction”(光源方向)设置为“Top-Right”;第五步,点击“Generate”,等待5-10分钟(取决于电脑配置),生成后在右侧预览区查看,满意后点击“Save”保存图片和深度图。
Meshcapade
Meshcapade是专注于人物3D效果图的AI工具,就像一位专业的“数字裁缝”,能把普通人物照片变成高精度的3D人体模型,它特别擅长捕捉人体的肌肉线条、服装褶皱,生成的模型连发丝、纽扣等细节都清晰可见,适合电商服装展示、游戏角色设计、虚拟人制作,你还可以调整模型的姿势、更换服装材质,比如把休闲装换成西装,不用真人重新拍摄就能出不同风格的3D效果图。

工具价格:Meshcapade主要面向企业用户,提供API接口和定制化解决方案,个人用户暂时没有公开的免费或付费版本信息,如果是个人使用,可关注其官方博客,未来可能推出个人版试用。
工具使用教程指南:(注:以下为企业版通用流程,个人用户可参考)第一步,通过Meshcapade官网联系商务团队,获取API密钥和接入文档;第二步,准备人物照片(建议正面全身照,背景简单,服装贴身),通过API上传照片或调用SDK拍摄实时画面;第三步,AI自动进行人体关键点识别和3D重建,生成T-pose基础模型;第四步,在管理平台调整模型参数,如身高、体型、服装材质(支持上传自定义纹理图片);第五步,选择输出格式(FBX/GLB),下载模型后导入Blender等软件添加动画或渲染效果图。
Pifuhd
Pifuhd是一款开源的AI 3D人体重建工具,虽然界面简单,但“内功”深厚——它能从单张人物照片中重建出毫米级精度的3D人体模型,连手指关节的弯曲角度都能准确还原,作为开源工具,它完全免费,代码托管在GitHub上,适合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用户自己部署使用,生成的3D效果图可用于医学研究、运动分析,或者制作个性化的3D头像。
工具价格:Pifuhd是开源免费工具,无任何使用费用,用户可在GitHub下载源代码自行部署,或使用Google Colab的在线运行环境(无需本地安装)。
工具使用教程指南:第一步,访问Pifuhd的GitHub页面(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pifuhd),按照README文档安装依赖库(Python、PyTorch等),或直接打开Google Colab链接(页面提供快捷入口);第二步,在Colab环境中运行代码,上传人物照片(建议清晰的正面全身照,分辨率不低于512x512);第三步,代码会自动调用预训练模型进行3D重建,过程需要5-10分钟(取决于GPU配置);第四步,重建完成后生成OBJ格式的3D模型文件和纹理图,可通过Colab的文件管理功能下载;第五步,用MeshLab或Blender打开OBJ文件,调整视角、添加光照,渲染成最终的3D效果图。
常见问题解答
3d效果图ai软件哪个好用?
根据需求选择:新手或需要快速出图选Kaedim(2D转3D简单)、Luma AI(实景拍摄方便);文字生成3D选Get3D;Stable Diffusion用户直接用3D插件;人物3D选Meshcapade、Pifuhd(开源免费),实测下来,综合易用性和效果,Kaedim和Luma AI对普通用户更友好。
ai生成3d效果图怎么操作?
通用步骤:1. 准备素材(图片/视频/文字描述);2. 上传到AI工具(如Kaedim上传图片,Get3D输入文字);3. 调整参数(模型类型、精度、风格);4. 等待AI生成(3-10分钟);5. 下载模型或图片,如需进一步编辑导入Blender等软件,具体操作看工具,新手建议从Kaedim的图片转3D开始试手。
免费的3d效果图ai软件有哪些?
完全免费的有Pifuhd(开源,人体3D重建)、Stable Diffusion 3D插件(免费插件,需Stable Diffusion基础);部分免费的有Kaedim(免费试用3次)、Luma AI(免费版每月3次生成),Get3D目前处于预览阶段,申请通过后可免费试用。
Stable Diffusion怎么生成3d效果图?
需要安装3D插件(如Stable 3D、Depth Map Generator):1. 在Stable Diffusion WebUI的extensions安装插件;2. 进入插件界面,输入带“3d render”“depth”关键词的提示词;3. 调整深度强度、视角参数(如FOV值);4. 点击生成,AI会同时输出2D图像和深度图;5. 用深度图在Blender中生成3D模型,或直接保存带立体感的效果图。
Kaedim生成3d效果图需要什么格式的图片?
Kaedim支持JPG、PNG、WEBP格式的图片,建议使用清晰、正面视角、背景简单的图片(避免模糊、逆光或复杂背景),图片分辨率越高(建议1024x1024以上),生成的3D模型细节越丰富;如果是产品图,尽量拍摄单个物体,不要多个物体重叠,方便AI识别轮廓。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