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流动私有化部署指南,从准备到上线的实操全流程
硅基流动作为一款专注于企业级流程自动化的工具,就像给企业装上了智能的“流程引擎”,能让复杂的业务流转像水流一样顺畅,而私有化部署,简单说就是把这个“引擎”搬到自家的服务器里,数据不外流、配置自己说了算,安全感直接拉满,不过很多朋友一提“私有化部署”就头大——环境配置像走迷宫,命令行报错能让人盯着屏幕发呆一下午,好不容易跑完流程,结果服务起不来更是常有的事,别怕,我踩过的坑都给你填平了,这篇指南会陪着你一步步把硅基流动稳稳当当“安家”在自己服务器上,全程就像搭乐高一样,跟着说明书来,最后准能拼出完整的“自动化城堡”。
部署前的准备工作:给“新家”打牢地基
私有化部署就像盖房子,地基打不牢,后面墙歪了可别怪工具不好用,我第一次部署时觉得“准备工作”都是废话,直接跳过硬件检查就开干,结果部署到70%的时候,服务器突然弹出“内存不足”的提示,进度条卡在那里一动不动,当时真想把键盘拍碎——返工重装系统、清理内存,白白多花了3个小时,所以这一步千万别想着“躺平”,该做的检查一项都不能少。
先看硬件这块儿,硅基流动虽然不挑服务器,但“饭量”还是有的,我用的是普通企业级服务器,CPU至少得4核,不然跑起流程来就像老式拖拉机爬坡,慢吞吞的;内存建议16G起步,我试过8G内存部署,后台多开几个流程就开始“卡壳”,后来加到16G,流程跑起来像坐了高铁,嗖嗖的,硬盘更得注意,系统盘至少留100G空间,数据盘建议500G以上,毕竟企业数据日积月累,总不能过俩月就提示“硬盘已满”吧?对了,硬盘类型选SSD,比机械硬盘快太多,部署包解压速度能差好几倍呢。
软件环境也得提前“打扫干净”,操作系统推荐用CentOS 7.6或Ubuntu 20.04,这俩就像部署界的“老熟人”,兼容性最好,我之前手痒试过最新的CentOS 9,结果依赖包各种找不到,最后还是乖乖换回7.6,数据库方面,MySQL 8.0或者PostgreSQL 12都能用,不过得提前建好数据库和用户,记得给数据库配置utf8mb4字符集,不然中文数据存进去可能变成乱码,到时候排查起来能让你怀疑人生,网络上,服务器得能联网(至少部署时需要),防火墙要开放8080、3306这些常用端口,具体端口列表官网文档里有,照着配就行,别学我上次忘了开端口,部署完访问界面一直转圈圈,查了半天才发现是防火墙在“捣乱”。
获取硅基流动部署包:拿到“安装说明书”和“零件盒”
准备工作做完,就该去领“搭乐高”的零件了——也就是硅基流动的部署包,这一步听起来简单,其实藏着不少小细节,弄错了可能拿到“残次品”,拼到一半才发现少个零件,我之前图省事,在第三方网站下了个旧版本部署包,结果部署完很多新功能用不了,联系客服才知道是版本不对,白折腾一场。
正规渠道有两个:一是硅基流动官网的“企业服务”板块,找到“私有化部署”页面,用公司邮箱注册后就能下载最新版部署包,官网的包就像从品牌旗舰店买东西,放心;二是联系硅基流动的客户成功经理,他们会根据你的服务器环境推荐合适的版本,还会附赠一份“专属配置清单”,我上次找经理要了清单,里面连数据库参数都给配好了,省了不少事,下载的时候注意看文件名,一般会包含版本号,guijiliudong_v3.5.2_private.tar.gz”,记一下版本号,后面验证要用。
下载完别着急解压,先做个“体检”——验证安装包的完整性,就像买零食要看保质期,部署包也得确认没损坏,官网会提供MD5校验值,你在服务器上用命令“md5sum 部署包文件名”算一下,对比官网给的数值,一样就说明包没问题,我有次没校验,解压到一半提示“文件损坏”,重新下载又花了40分钟,网速慢的时候简直是煎熬,解压的时候用“tar -zxvf 文件名”命令,别用Windows自带的解压工具,容易出格式问题,服务器上直接解压最稳妥,解压后会得到一个叫“guijiliu_deploy”的文件夹,里面就是所有部署需要的“零件”了。
服务器环境配置:给“引擎”搭好运行的“赛道”
部署包到手,接下来得给硅基流动的“引擎”修条好“赛道”——配置服务器环境,这就像给赛车换专用跑道,路面平了、弯道顺了,车才能跑起来又快又稳,我见过有朋友直接在生产服务器上部署,结果和其他软件“抢地盘”,不是端口冲突就是内存不够,最后整个服务器都变卡,所以最好单独准备一台服务器,或者用虚拟机划分独立资源,别让硅基流动“挤公交”。
先优化操作系统,把没用的服务关掉,用“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关掉防火墙(如果前面已经配好端口,也可以不关,但新手建议先关了,省得麻烦),再用“systemctl stop postfix”停掉邮件服务,这些服务占着内存又用不上,关掉后服务器能“轻装上阵”,然后设置swap分区,内存不够的时候可以当“备胎”用,我服务器16G内存,设置了8G swap,用“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G count=8”命令创建,再格式化挂载,具体步骤网上有教程,跟着做就行,这步能避免内存突然爆满导致服务崩溃。
接下来装依赖,硅基流动像个“挑食”的小孩,少了它爱吃的“菜”就不干活,最关键的是Java环境,得装JDK 11,别用JDK 8或者17,版本不对会报错,用“yum install java-11-openjdk-devel”命令安装,装完输入“java -version”,看到“openjdk version 11.x.x”就说明装对了,然后是Docker和Docker Compose,现在部署都爱用容器,像给软件装个“隔离舱”,不影响其他程序,用官网脚本安装Docker最方便:“curl -fsSL https://get.docker.com | sh”,装完启动Docker服务,再装Docker Compose,用“pip install docker-compose”(需要先装pip),这些工具就像“搬运工”,能把硅基流动的各个组件稳稳搬到服务器上。
数据库也得“调教”一下,如果用MySQL,打开配置文件“/etc/my.cnf”,加上“innodb_buffer_pool_size=4G”(根据内存调整,一般设为内存的50%),“max_connections=1000”,这些参数能让数据库跑得更快,我之前没调参数,部署后创建流程时总提示“数据库连接超时”,调大连接数后就好了,改完配置重启数据库,用“systemctl restart mysqld”,然后登录数据库,把之前准备好的数据库授权给硅基流动的用户,grant all privileges on guijiliu_db.* to 'gjld_user'@'localhost' identified by '你的密码'”,记好数据库地址、端口、用户名和密码,后面配置文件要用。
部署工具配置:给“导航仪”输入正确的“目的地”
环境搭好了,该拿出“导航仪”——部署工具了,硅基流动的部署工具就像带语音提示的导航,参数设对了,它会带你一步步到终点;设错了,可能就开到沟里去了,解压后的“guijiliu_deploy”文件夹里,有个“config”子文件夹,里面的“deploy.properties”就是配置文件,用记事本或者“vi”命令打开,这里面的参数得一个个填对,不能马虎。
先填数据库信息,“db.url”填“jdbc:mysql://数据库地址:端口/数据库名?useSSL=false&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jdbc:mysql://localhost:3306/guijiliu_db?useSSL=false&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时区一定要设成“Asia/Shanghai”,不然日志时间会差8小时,查问题的时候能把人绕晕。“db.username”填之前创建的数据库用户,“db.password”填密码,这仨参数就像开保险箱的钥匙,一个不对都进不去,然后是服务器端口,“server.port”默认8080,如果这个端口被占用,就换个没被用的,比如8090,记得同步开放防火墙端口,我上次换了端口没开防火墙,结果还是访问不了,白改了配置。
还有存储配置,“storage.type”选“local”(本地存储)或者“minio”(对象存储,适合数据量大的情况),新手先选“local”,简单。“storage.path”填数据存储路径,/data/guijiliu/storage”,这个路径得提前创建好,用“mkdir -p /data/guijiliu/storage”命令,权限设为755,“chmod 755 /data/guijiliu/storage”,不然服务没权限写数据,上传文件的时候会报错,最后填管理员账号,“admin.username”设个好记的用户名,“admin.password”设个复杂点的密码,Gjl@2024!”,别用“123456”,安全第一,部署完第一件事就是改密码,我见过有人忘了改默认密码,被同事登进去乱改配置,差点出大事。
配置文件改完保存,然后给部署脚本加执行权限,进入“guijiliu_deploy”文件夹,用“chmod +x deploy.sh”命令,这个脚本就像“启动按钮”,后面执行部署全靠它,我第一次忘了加权限,运行脚本提示“Permission denied”,还以为脚本坏了,后来才发现是没授权,新手常犯的错。
执行私有化部署:让“引擎”正式启动
配置都弄好,终于到了“点火启动”的时候——执行部署流程,这一步就像按汽车启动键,按下之后听着引擎轰鸣,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不过别激动,一步一步来,脚本会帮你搞定大部分工作,但也得盯着点,遇到报错及时处理,我上次部署到一半去接电话,回来发现卡着不动了,还得从头再来。
在服务器上进入“guijiliu_deploy”文件夹,输入“./deploy.sh install”命令,然后回车,脚本就开始工作了,屏幕上会滚动显示日志,先检查环境依赖,比如Java、Docker这些,如果前面漏装了,这里会报错,ERROR: Docker not found”,这时候别慌,装完依赖重新运行脚本就行,接着脚本会拉取Docker镜像,就像从仓库取零件,网速快的话几分钟,慢的话可能要半小时,耐心等,别中途打断,镜像没拉完会导致组件启动失败。
然后脚本会初始化数据库,创建表结构、导入基础数据,这一步会显示“Initializing database...”,大概需要5分钟,数据库性能差的话可能更久,我有次数据库参数没调好,这里卡了20分钟,后来调大“innodb_buffer_pool_size”才快起来,数据库初始化完,开始启动各个服务组件,硅基流动像个“小团队”,有前端服务、后端API、任务调度器等,每个组件启动成功会显示“[OK]”,如果显示“[FAILED]”,就去“logs”文件夹看详细日志,里面会写清楚为什么失败,端口被占用”或者“数据库连接失败”,根据日志提示改配置,改完用“./deploy.sh restart”重启部署就行,不用从头再来。
所有组件启动成功后,脚本会显示“Deployment completed successfully!”,这时候就可以松口气了,部署基本完成,不过别急着庆祝,先等2分钟,让服务“预热”一下,就像汽车启动后要怠速一会儿再开,直接踩油门容易伤车,我有次部署完立刻访问,结果页面加载不全,等了两分钟刷新就好了,服务启动需要时间,给它点耐心。
部署结果验证:给“引擎”做个“试驾”
部署完成不是结束,还得“试驾”一下——验证部署结果,确保“引擎”真的能跑起来,而且跑得顺畅,就像买新车要开两圈试试刹车、油门,部署完也得检查各项功能,不然等用户用的时候发现问题,就麻烦了,我见过有团队部署完没验证,上线后发现数据同步不了,紧急回滚,影响了业务,所以这步千万别省。
先访问管理界面,在浏览器里输入“http://服务器IP:端口”,http://192.168.1.100:8080”,能看到硅基流动的登录页就说明前端服务没问题,输入之前配置的管理员账号密码,登录成功后进入控制台,界面应该加载正常,没有乱码或错位,菜单能正常展开,我上次登录后菜单点不开,查日志发现是前端资源没加载全,重新部署一次就好了。
然后测试核心功能,先创建一个简单的流程,请假申请流程”,拖两个节点“申请人填写”和“部门经理审批”,保存后发布,再用测试账号提交一个请假申请,看看流程能不能正常流转,状态会不会从“待审批”变成“已审批”,我上次测试的时候流程卡在“待审批”,查了下是任务调度器没启动,用“./deploy.sh restart scheduler”重启调度器就好了,再试试数据导入,上传一个Excel表格,看能不能正常解析,数据会不会存到数据库里,这步能验证存储配置是否正确。
最后检查服务状态,在服务器上输入“docker ps”命令,能看到所有硅基流动的Docker容器都在运行,状态是“Up”,没有“Exited”的容器,再看日志文件,“logs”文件夹里的“app.log”没有报错信息,只有正常的“INFO”日志,用户admin登录成功”、“流程实例启动成功”,我习惯把日志拉到最后几行,确认最近没有报错,心里才踏实,如果所有测试都通过,说明部署成功了,这时候可以告诉团队:“硅基流动‘安家’成功,可以开始用啦!”
日常维护与版本更新:让“引擎”持续稳定运行
部署完成不是一劳永逸,就像养宠物,得定期喂食、洗澡,硅基流动也需要日常维护,才能持续稳定运行,我见过有公司部署完就不管了,结果半年后日志占满硬盘,或者遇到安全漏洞,所以维护这步和部署一样重要,别等出问题才想起它。
日志管理是重点,硅基流动的日志会存在“logs”文件夹里,每天生成一个新文件,时间长了会占很多空间,建议设置日志轮转,用“logrotate”工具,配置每天压缩日志,保留30天的日志,超过自动删除,我在服务器上配了轮转,现在日志文件夹永远保持在20G以内,不会像以前那样半年就占满100G硬盘,每天花5分钟看看日志,主要看有没有“ERROR”级别错误,数据库连接超时”、“文件上传失败”,发现错误及时处理,小问题拖成大麻烦就不好解决了。
数据备份也不能忘,就像给家里重要东西买保险,万一服务器坏了,数据丢了可就麻烦了,建议每天凌晨用脚本自动备份数据库,用“mysqldump -u 用户名 -p密码 数据库名 > 备份文件名.sql”命令,备份文件存在另外一台服务器或者云存储上,别和数据库放一台机器,我公司是每天备份,保留最近7天的备份,上个月服务器硬盘突然坏了,靠备份恢复了数据,没造成损失,除了数据库,存储路径“/data/guijiliu/storage”里的文件也要定期备份,里面有用户上传的附件,丢了也很麻烦。
版本更新也很重要,硅基流动会定期发布新版本,修复bug、增加新功能,就像给手机系统升级,越升越好用,更新前先看官网的“更新日志”,了解新版本的变化,有没有不兼容的地方,比如数据库版本要求变高了,提前做好准备,更新步骤和部署类似,下载新版本部署包,解压后用“./deploy.sh upgrade”命令,脚本会自动处理升级,不用删旧数据,我上次更新到v3.6.0,新增了“流程模板市场”,直接套用模板创建流程,比以前快了一倍,所以别害怕更新,新功能真的香。
最后提醒一句,遇到问题别自己闷头查,硅基流动有企业客户服务群,加进去问,里面有技术支持和其他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