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出海派在link上快速获取客户
出海派作为专为LinkedIn开发的获客神器,就像为出海企业量身打造的“客户挖掘机”,能帮你在LinkedIn的海量用户中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告别盲目搜索的低效,让获客效率坐上“火箭”,无论是刚起步的中小企还是想要扩大海外市场的成熟品牌,都能通过它解决LinkedIn获客时“找不到、触达慢、转化难”的痛点,跟着下面的步骤操作,你会发现LinkedIn客户池其实没那么难“拿捏”,高质量客户也能轻松“到碗里来”。
出海派注册登录与LinkedIn账号绑定
想用出海派在LinkedIn获客,第一步得先让这两个“小伙伴”认识一下,打开出海派官网,右上角的“注册”按钮像个热情的向导,点进去就能开始创建账号,注册时建议用企业邮箱,毕竟后续要对接LinkedIn商业账号,企业邮箱比个人邮箱更能获得平台信任,也能避免后续绑定出现“身份认证卡壳”的尴尬,填写信息时,公司名称、行业类型这些细节要和LinkedIn上的企业主页保持一致,就像给两个平台递了“同款名片”,后续对接才会更顺畅。
注册完成后,系统会提示你绑定LinkedIn账号,这一步就像给手机配对蓝牙,简单几步就能搞定,点击“授权绑定”,跟着页面引导登录你的LinkedIn账号,然后确认出海派需要获取的权限——放心,它只会获取必要的公开信息,不会碰你的隐私数据,我上次帮朋友操作时,他还担心账号安全,结果看到出海派有腾讯云加密保护,数据传输全程“戴口罩”,瞬间安全感拉满,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绑定成功后,LinkedIn的客户数据就会同步到出海派后台,相当于给你的获客工作开了“第一扇门”。
精准设定目标客户画像
在LinkedIn上找客户,没有清晰的目标画像就像大海捞针,忙活半天可能都是无效功,出海派的客户画像功能就像给你配了个“客户GPS”,输入关键信息就能锁定方向,打开出海派后台的“客户画像”模块,你会看到一长串可设置的维度:行业、地区、职位、公司规模、员工数量,甚至连客户最近的动态(比如是否发布过行业文章、是否参加过线上展会)都能筛选。
举个例子,我之前帮一家做跨境电商SaaS工具的公司设置画像,他们的目标客户是“欧美地区,50-500人规模的电商企业运营总监”,在出海派里,我先勾选“跨境电商”“软件服务”行业,地区选“美国”“英国”,职位限定“Operations Director”“E-commerce Manager”,公司规模设为“50-500 employees”,最后加了个“最近30天发布过内容”的筛选条件——这些活跃用户对新工具的接受度通常更高,设置完点击“生成画像”,系统10秒内就给出了符合条件的客户列表,90%以上都精准匹配,再也不用在LinkedIn上手动翻页到眼瞎了。
智能搜索功能锁定潜在客户
有了目标画像,接下来就是“抓鱼”环节,出海派的智能搜索功能简直是LinkedIn获客的“开挂神器”,它不像普通搜索那样只能简单匹配关键词,而是能像侦探一样,从LinkedIn的“信息迷宫”里把藏得很深的潜在客户“揪”出来,你可以直接在搜索框输入核心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也可以用高级筛选组合条件,职位=采购经理”+“公司=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企业”+“最近6个月有招聘需求”——有招聘需求的公司通常在扩张,更需要新的供应商合作。
我自己测试时,用“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作为关键词,配合“美国”“运营总监”“公司规模100-1000人”的筛选条件,点击搜索后,系统不仅列出了符合条件的客户,还贴心地附上了他们的LinkedIn动态摘要,3天前分享了‘美国物流成本上涨应对策略’的文章”“上周点赞了‘跨境电商合规新政策’的帖子”,这些信息就像客户递来的“暗号”,后续沟通时能快速找到共同话题,那次搜索10分钟就找到了200多个精准联系人,比我之前手动在LinkedIn上翻3小时的成果还好。
自动化营销工具提升触达效率
找到客户后,总不能一个个手动发消息吧?那也太“肝”了,尤其对想批量获客的企业来说,简直是“时间刺客”,出海派的自动化营销工具就像给你配了个不知疲倦的“数字小助理”,能帮你批量发送个性化消息,还不会被LinkedIn判定为骚扰,你可以提前在“消息模板”里设置内容,看到您最近分享的关于东南亚跨境支付的文章,我们公司刚好有针对当地市场的低成本支付解决方案,费率比传统渠道低20%,想和您简单聊聊是否有合作可能”——这种结合客户动态的个性化消息,打开率比群发模板高3倍不止。
发送时还能设置“智能间隔”,比如每发送10条消息暂停2分钟,模拟人工操作节奏,避免触发LinkedIn的限制机制,我之前帮一家服装厂设置模板,内容里提到了客户公司最近的新品发布会,发送了500条消息,一周内就收到了80多条回复,其中30多个客户表示愿意进一步沟通,转化率比手动发送高了30%,最爽的是,你不用一直盯着电脑,系统会自动记录发送状态,哪些客户已读、哪些回复了,都清清楚楚显示在后台,简直是“躺赢”的节奏。
客户标签分类与精细化管理
客户加进来了,要是乱糟糟堆在一起,后续跟进就像在衣柜里找袜子——永远不知道哪只配对,出海派的客户标签功能就像给客户建了个“电子档案库”,你可以根据沟通阶段、兴趣点、需求类型等给客户打标签,比如把回复过消息的标为“高意向”,打开消息但没回复的标为“待跟进”,明确表示暂时不需要的标为“3个月后再触达”,还能给客户备注“关注产品价格”“对售后服务感兴趣”等细节,下次沟通时就能“对症下药”。
我有个做跨境物流的客户,用了这个功能后,把客户分成了“欧美线高意向”“东南亚线待报价”“敏感货需求”等10多个标签组,有次他要推新的欧美包机专线,直接筛选“欧美线高意向”标签,5分钟就整理出200个目标客户,针对性发送优惠活动,当天就收到了15个询价,他说以前没分类时,跟进一个客户要翻半天聊天记录,现在效率提升了40%,再也不会漏掉重要客户了。
数据看板驱动获客策略优化
做获客不能凭感觉,得用数据说话,不然就成了“闭着眼睛投篮”——偶尔进一个也是运气,出海派的数据看板就像你的“获客仪表盘”,把关键数据都摆在明面上:消息打开率、回复率、添加好友通过率、客户转化周期,甚至连不同时间段(比如早上9点vs下午3点)的发送效果都有对比,这些数据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能帮你“复盘升级”的线索。
比如我之前发现,给“最近7天发布过行业动态”的客户发消息,回复率比“30天以上无动态”的客户高25%,那后续就重点瞄准活跃用户;又比如测试了两个消息模板,A模板提到“行业报告免费领”,打开率40%,B模板只说“产品介绍”,打开率20%,那以后就多在模板里加入干货诱饵,我认识的一个创业者,通过数据分析调整了关键词和发送时间,把“跨境电商ERP”换成“亚马逊店铺管理工具”,发送时间从下午改到早上9点(LinkedIn用户活跃度高峰),一个月内客户获取成本直接降了25%,真正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告别获客“内卷”。
用出海派在LinkedIn获客,就像给你的海外业务装上了“加速器”——从找客户到触达、管理再到优化,每个环节都比手动操作效率翻倍,只要跟着上面的步骤走,不用懂复杂的技术,也能让LinkedIn客户池“滚雪球”般增长,现在就打开出海派试试,说不定下一个大单客户,已经在等你联系了。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