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ixPro Library生成个性化插画的教程
PixPro Library就像一个藏着无数画笔的魔法口袋,不管你是不是美术生,都能在这里调出独一无二的插画,有时候想给朋友圈配张专属插画,或者给PPT找个特别的配图,翻遍图库都找不到满意的?别急,今天我就带你解锁这个宝藏工具,手把手教你生成专属于你的个性化插画,让你的创意像春天的花一样轻松绽放。
PixPro Library注册与登录
第一次接触PixPro Library时,我还以为会像某些复杂软件一样需要填一堆资料,结果完全是“傻瓜式操作”,如果你用的是手机,直接在应用商店搜“PixPro Library”下载就行;电脑端更方便,打开浏览器输入官网地址,首页就有醒目的“注册/登录”按钮,像路边的指示牌一样清晰,我当时选了手机号注册,输入号码、收验证码、设置密码,三步搞定,全程不到1分钟,比点外卖选餐还快,登录成功后,界面干净得像刚拖过的地板,没有弹窗广告打扰,顶部是功能栏,中间是推荐作品,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这第一步,简直是给新手的“暖心福利”。
登录后记得完善一下个人信息,虽然不是必须的,但上传个头像、填个昵称,系统会推荐更符合你审美的插画风格,亲测有效,我当时随手传了张猫咪头像,后来推荐栏里果然多了不少萌系插画,这波“投其所好”我给满分。
找到AI插画生成入口
登录后别在首页逛太久啦,咱们直奔主题,首页顶部的功能栏里,有个带着小画笔图标的按钮,旁边写着“AI插画”,像在向我招手:“快来点我呀”,点击进去后,界面瞬间切换成创作模式,中间是大大的输入框,下方是参数设置区,左边还有风格模板库,一目了然,我第一次点进来时,还担心会不会找不到北,结果眼睛一扫就知道该在哪下手,这种“直觉式设计”真的很加分。
如果是手机端,入口藏在底部导航栏的“创作”里,点进去后第一个选项就是“AI插画生成”,图标是个小火箭,寓意着“让创意起飞”,还挺有仪式感的,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这个入口都像游戏里的“传送门”,一键带你进入创作世界,完全不用在菜单里绕圈圈。
输入你的“插画咒语”
接下来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写描述词,我愿称之为“插画咒语”,你想让画里有什么元素、是什么风格、什么颜色,全靠这几句“咒语”来告诉AI,刚开始我以为随便写写就行,结果第一次输入“一只猫”,生成的插画模糊得像打了马赛克,猫脸都分不清五官,简直是“抽象派大师”的失手作,后来才明白,描述词就像给AI画了张地图,越详细它走得越准。
怎么写才算是“有效咒语”呢?得包含三个要素:主体、风格、细节,穿着蓝色背带裤的橘色猫咪,坐在云朵上吃草莓,背景是粉色星空,卡通Q版风格,治愈系色调,眼睛像宝石一样闪亮”,你看,主体是“橘色猫咪”,风格是“卡通Q版、治愈系”,细节是“蓝色背带裤、云朵、草莓、粉色星空、宝石眼睛”,我按这个公式改了描述词,生成的插画直接“逆袭”——猫咪圆滚滚的,背带裤上还有小纽扣,云朵软乎乎的像棉花糖,连草莓籽都清晰可见,这才是“有效沟通”嘛。
调整参数让插画更“对味”
输完描述词别急着生成,下方的参数设置能让插画“锦上添花”,先说“尺寸”,有正方形、长方形、横版、竖版四种,发朋友圈选正方形,做手机壁纸选竖版,做PPT配图选横版,按需选择就行,我上次给公众号头图生成插画,选了横版16:9,生成后刚好铺满版面,不用裁剪超省心。
然后是“风格模板”,这里简直是选择困难症的福音——古风、赛博朋克、极简、水彩、像素风……足足二十多种风格,每个风格都有示例图,我选过“水彩风”,生成的插画边缘像晕开的颜料,带着朦胧美;选“像素风”时,画面瞬间变成复古游戏既视感,连猫咪的胡须都是小方块组成的,超有趣,还有“相似度”滑块,调得越高,插画越贴近你的描述词,调低一点则会给AI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偶尔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有次把相似度调到70%,描述的是“森林里的小鹿”,结果AI给小鹿加了个发光的鹿角,像童话里的精灵,这波“神来之笔”我直接保存当头像了。
点击生成,等待插画“出炉”
参数调好后,点击输入框下方的“生成插画”按钮,按钮变成加载状态,像在说“正在施展魔法,请稍等”,等待时间不长,快的话3秒,慢的话也就10秒,比泡杯速溶咖啡还快,我第一次等待时,眼睛盯着屏幕不敢眨,生怕错过什么,结果几秒钟后,界面“唰”地跳出4张插画,像从烤箱里端出的小蛋糕,热气腾腾地摆在你面前。
生成的插画会按“匹配度”排序,第一张通常最贴近你的描述词,我记得有次生成“秋天的落叶堆里躺着一只柴犬”,第一张插画里,柴犬的爪子还抱着一片枫叶,眼神懒洋洋的,落叶的颜色从金黄到橙红渐变,连光影都像午后的阳光洒下来——那一刻,我仿佛听到自己心里“哇”的一声,这种“创意被实现”的感觉,比收到快递还开心,如果对生成结果不满意,右上角有“重新生成”按钮,点击就能再来一次,直到满意为止,完全不用怕“翻车”。
给插画“化个淡妆”
生成满意的插画后,别急着保存,工具自带的编辑功能能让它更“上镜”,点击插画下方的“编辑”按钮,就像打开了化妆盒,里面有裁剪、调色、加文字、贴纸等功能,我最常用“调色”功能,有时候生成的插画颜色偏暗,把亮度拉高一点,饱和度调鲜艳一点,画面瞬间从“阴天”变成“晴天”。
“贴纸库”里的素材也很丰富,小爱心、星星、对话框……我给猫咪插画加过一个“思考中”的对话框,瞬间让猫咪有了表情包既视感,发在群里朋友都问“这是哪来的可爱表情包”,还有“裁剪”功能,有时候插画边缘有点多余元素,裁掉一点,主体更突出,上次给闺蜜生日做电子贺卡,用编辑功能给插画加了她的名字,字体选了甜甜的圆体,她收到后说“这比买的贺卡还用心”——其实我也就花了5分钟“化妆”而已,成就感直接拉满。
“咒语”怎么念才灵?描述词技巧
写描述词的小技巧,我也是踩过坑才总结出来的,第一个技巧是“元素叠加”,别只说“女孩”,要说“穿洛丽塔裙子的双马尾女孩,抱着玩偶熊,站在糖果屋里,背景有旋转木马”,元素越多,画面越丰满,我试过“女孩”和“穿洛丽塔裙子的双马尾女孩”,前者像简笔画,后者细节多到能看清裙子上的蕾丝花边。
第二个技巧是“风格+艺术家”,梵高星空风格的猫咪”“宫崎骏动画风格的森林”,AI会模仿对应艺术家的笔触和配色,我用“宫崎骏风格”生成过森林插画,画面里的树像会呼吸一样,云朵软绵绵的,连光影都带着温暖的童话感,仿佛下一秒龙猫就会从树后走出来,第三个技巧是“颜色指定”,直接告诉AI主色调,以蓝色为主色调的海洋插画,有鲸鱼和珊瑚”,生成的插画配色会更统一和谐,不会出现“红配绿”的尴尬,掌握这几个技巧,你的描述词就能从“青铜”升级到“王者”,插画质量也会跟着“飞升”。
从“青铜”到“王者”的案例展示
最后给大家看看我的“成长记录”,从一开始的“翻车现场”到后来的“惊艳朋友圈”,青铜时期的作品是“一只狗”,生成的插画线条模糊,狗的品种都分不清,像幼儿园小朋友的涂鸦;白银时期是“棕色小狗在草地上”,画面清晰了,但小狗姿势僵硬,背景只有单调的绿色;黄金时期是“戴着红色围巾的柯基,在开满蒲公英的草地上奔跑,阳光明媚,卡通风格”,柯基的短腿跑得飞起,围巾飘在空中,蒲公英的绒毛像小伞一样散开,连草地都有深浅不一的绿色层次;王者时期就是现在啦,用“赛博朋克风格的机械猫,站在霓虹灯牌下,眼睛发出蓝光,背景有飞行器和全息投影”,生成的插画科技感爆棚,机械猫的金属质感反光逼真,霓虹灯牌的颜色透过猫耳朵折射出光晕,发在朋友圈直接被问“这是你请插画师画的吗?”——这只是我用PixPro Library花3分钟生成的而已。
现在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别再羡慕别人的专属插画,打开PixPro Library,跟着步骤一步步来,你的创意也能变成看得见的插画,每个人都能当自己的“插画师”,毕竟魔法口袋已经给你了,剩下的,就只差你的“咒语”啦。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