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视界AI数字人制作步骤详解
声动视界AI是一款让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的数字人制作工具,不需要复杂的建模知识,就像拥有了一个数字世界的“化妆师”和“导演”,能帮你把虚拟形象从想法变成现实,不管你是想做直播带货的虚拟主播,还是短视频里的卡通形象,甚至是企业官网的智能客服,跟着这几步走,就能让数字人“活”起来,别担心步骤复杂,我会把每个环节拆解得像拼乐高一样简单,看完这篇,你也能成为数字人创作的“显眼包”,接下来的步骤,我会结合自己实操的经验,把每个按钮怎么点、参数怎么调都说清楚,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让你的数字人不仅“有颜值”,还“有灵魂”。
声动视界AI账号注册与登录
打开声动视界AI官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首页大大的“免费试用”按钮,点进去却发现需要先注册账号,我第一次用的时候,在注册页面卡了一下,原来需要用手机号接收验证码,而不是直接用微信登录,后来发现右上角有个“手机登录”的小字,点进去输入手机号,等了大概30秒收到验证码,填完就注册成功了,登录后系统会让你完善个人信息,这里建议填写真实行业信息,因为不同行业会收到不同的数字人模板推荐,比如我选了“短视频创作”,首页就自动跳出了“口播数字人”“剧情角色”等模板,比空白开始要省心很多。
登录成功后会进入个人中心,左边菜单栏有“我的项目”“数字人库”“素材中心”三个主要板块,刚开始我以为“数字人库”是系统自带的模板库,点进去才发现是自己制作过的数字人存档,就像手机里的“相册”,所有作品都存在这里,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我的项目”会是空的,这时候需要点击右上角的“新建项目”,才算真正开始制作数字人的第一步。
选择数字人应用场景与类型
新建项目后,系统会弹出一个场景选择框,里面有“直播带货”“短视频口播”“智能客服”“虚拟讲师”四种常见场景,我当时想做一个短视频里的卡通角色,犹豫了一下选了“短视频口播”,结果发现场景选错会影响后续参数设置——卡通角色其实更适合“虚拟讲师”里的“动画风格”选项,后来问了客服才知道,场景选择主要影响系统推荐的数字人类型和默认动作,选错了也没关系,后面可以在“风格设置”里修改,不过一开始选对场景能节省20%的调整时间,这点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选好场景后就是挑数字人类型,这里分为“写实风格”“卡通风格”“Q版形象”“3D建模”四种,写实风格适合真人复刻,比如用自己的照片做一个数字分身;卡通风格线条更简洁,像动画片里的角色;Q版就是大头小身的可爱形象;3D建模则更立体,适合需要360度展示的场景,我最终选了卡通风格,因为上传照片后系统会自动转换成卡通线条,省去了自己画的麻烦,这里有个小技巧:如果不确定选哪种,可以点击每种类型下面的“案例预览”,看看其他用户做的效果,比如卡通风格的案例里,有用户用宠物照片生成了会说话的卡通猫,这个创意后来给了我很大启发。
上传基础素材
数字人的“原材料”就是基础素材,主要包括面部照片和声音样本,照片方面,系统要求上传正面免冠照,不能戴帽子、墨镜,头发也不能遮住眉毛和耳朵,我第一次上传了一张侧脸自拍,结果系统提示“面部角度偏差过大”,只好重新拍了一张正对镜头的照片,这次系统很快识别出了面部特征点,屏幕上出现了很多红色的小点,像给脸画了一张“地图”,这些点就是后续调整五官的关键,如果你没有合适的照片,也可以用系统自带的“虚拟形象库”,里面有上百个预设的面部模板,直接选一个修改也很方便。
声音样本是让数字人“开口说话”的核心,系统支持“上传录音”“文本转语音”“实时配音”三种方式,我试过用手机录自己的声音,结果因为环境有杂音,生成的语音听起来断断续续;后来改用“文本转语音”,输入一段文字,选了“甜美女生”的音色,效果反而更自然,这里提醒大家,如果上传录音,尽量在安静的房间用耳机麦克风录制,距离嘴巴20厘米左右,说话速度保持每分钟120字,这样系统识别的语音语调会更准确,声音样本上传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语音库”,后面可以随时切换不同的声音,不用每次都重新上传。
调整数字人形象与动作参数
素材上传完成后,就到了最有趣的“捏脸”环节——形象调整,这里的参数面板像一个数字化妆台,分为“面部特征”“发型服饰”“表情设置”“肢体动作”四个部分,面部特征可以调眼睛大小、鼻子高度、嘴唇厚度,甚至连眉毛的弧度都能精确到度数;发型有上百种可选,还能自定义颜色,我给我的卡通角色选了一个粉色短发,结果发现和衣服颜色不搭,又换成了蓝色,这个过程就像在玩换装游戏,不知不觉就调了半小时。
动作参数是让数字人“动起来”的关键,这里有“静态姿势”“循环动作”“触发动作”三种模式,静态姿势适合图片展示,比如数字人站着不动的封面图;循环动作适合短视频,挥手+微笑”的重复动作;触发动作则需要配合脚本,比如说到“点击下方链接”时自动做出指向动作,我一开始把“挥手频率”设成了每秒1次,结果数字人看起来像在抽搐,后来改成3秒1次,才自然多了,这里有个小经验:肢体动作幅度不要超过30度,尤其是卡通风格,动作太大容易出现“穿模”——就是胳膊穿过身体的bug,调整的时候可以点击“预览动作”,让系统播放10秒看看效果。
设置语音与交互模式
声动视界AI的“声动”二字,核心就体现在语音和交互上,语音设置里,除了前面提到的声音样本,还有“语速”“语调”“停顿设置”三个细节,语速默认是1.0倍,我试过调成1.2倍,数字人说话像开了倍速,听起来很赶;调成0.8倍又太慢,像在念课文,后来发现短视频口播最佳语速是1.0-1.1倍,既能保证信息密度,又不会让观众觉得累,语调可以选“平淡”“热情”“严肃”“活泼”,我给卡通角色选了“活泼”,结果系统自动在句尾加了上扬的语调,就像动画片里的角色说话一样,这点还挺智能的。
交互模式分为“脚本驱动”和“实时交互”两种,脚本驱动就是提前输入文字稿,数字人会按照稿子内容说话和做动作,适合短视频、广告片;实时交互则需要连接麦克风,数字人能根据你的语音实时回应,适合直播、客服场景,我做短视频选了脚本驱动,输入文字稿后,系统会自动把文字分成句子,每个句子对应一个时间轴,你可以在时间轴上添加动作标记,比如在“今天天气真好”这句话后面,插入“抬头看天”的动作,这样数字人说话时就会同步做动作,比单纯的对口型自然10倍。
生成并预览数字人效果
所有参数调好后,就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生成数字人”按钮了,系统会提示“生成需要3-5分钟”,这时候你可以去喝杯水,或者看看系统推荐的“优化建议”——比如我的数字人因为头发颜色太亮,系统建议“降低饱和度15%”,我当时没在意,结果生成后发现头发确实有点刺眼,后面又重新调整了一次,浪费了时间,所以生成前一定要看优化建议,这些都是系统根据大数据总结的避坑指南,比自己瞎试靠谱多了。
生成完成后会进入预览页面,这里可以全屏观看数字人的整体效果,包括语音、动作、表情是否同步,我第一次预览时,发现数字人说话的时候眼睛没动,一直盯着前方,看起来很呆滞,后来才知道“表情设置”里有个“眼球追踪”选项没打开,打开后眼睛会随着说话内容轻微转动,瞬间就有了“灵气”,预览时还可以拖动进度条,单独看某一段的效果,比如我发现第10秒的动作和语音没对上,直接拖动到10秒处,修改动作时间轴,不用重新生成整个视频,这个功能还挺人性化的。
细节编辑与优化技巧
预览没问题后,就到了“精修”环节,这里有三个能让数字人质感提升的技巧,第一个是“光线调整”,系统默认是正面光,我换成了“侧逆光”,让数字人的头发边缘有一圈光晕,看起来更立体;第二个是“背景替换”,可以上传自己的图片当背景,也可以用系统自带的场景,比如办公室、直播间、户外等,我给卡通角色配了一个粉色渐变背景,瞬间有了短视频的氛围;第三个是“特效添加”,比如加个“blingbling”的闪光特效,或者“说话时冒泡泡”的动画,这些小细节虽然不影响功能,但能让数字人更吸睛。
还有一个进阶技巧是“唇形同步优化”,有时候数字人说话会出现“嘴型对不上字音”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在“高级设置”里找到“唇形校准”,系统会播放一段标准语音,让你对着调整每个音节的嘴型,这个过程有点麻烦,但做好了能让数字人看起来像真人一样自然,我当时花了10分钟校准,结果朋友看了视频问我:“这是你自己拍的还是数字人?”那一刻觉得所有调整都值了。
数字人应用案例与实操效果
我用上面的步骤做了两个数字人,一个是卡通风格的短视频口播角色,另一个是用同事照片生成的写实风格直播助手,卡通角色发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比我真人出镜的视频高了30%,评论里很多人问“这个卡通人是怎么做的”,算是意外收获;直播助手则帮同事分担了回复评论的工作,设置好关键词后,观众问“价格多少”,数字人会自动回复,同事说“相当于多了个免费助理”。
还有个用户案例挺有意思,我在声动视界的社区看到一个花店老板,用Q版形象做了个“虚拟花艺师”,每天在短视频里教大家包花,因为数字人不用化妆、不用拍摄,她每天能更新3条视频,粉丝量一个月涨了5万,这让我发现,数字人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降本增效”的创作方式——以前拍一条短视频要化妆、找场地、剪辑,现在用数字人,半小时就能搞定,对我们这种“懒人创作者”太友好了。
声动视界AI数字人制作没有想象中复杂,就像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三步,这里的每一步也都是环环相扣:从注册到选场景,从传素材到调参数,最后生成优化,只要跟着步骤走,再注意一些细节,普通人也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数字人,现在我已经用它做了5个不同风格的数字人,每次打开“我的项目”看到它们,都觉得像养了一群“数字小伙伴”,这种从0到1创造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如果你也想试试,不妨从注册账号开始,说不定下一个“数字人显眼包”就是你呢!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