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Generation写歌的详细教程
Song Generation就像音乐世界里的“万能钥匙”,不管你是连简谱都认不全的音乐小白,还是想快速出歌的创作爱好者,它都能帮你把脑海里的旋律碎片变成完整的歌曲,再也不用纠结“不会乐理怎么办”“灵感卡壳写不下去怎么办”,今天这篇教程,带你从0到1用Song Generation写出属于自己的歌——30分钟就能见证灵感落地,看完你会发现,写歌原来可以像拼乐高一样简单。
注册并熟悉Song Generation界面
第一次打开Song Generation,先别急着“创作”,得先和这个“音乐小伙伴”打个招呼,用邮箱或手机号注册账号,验证短信就像朋友递来的“入场券”,输入后点击登录,几秒钟就能进入它的“音乐乐园”,界面设计得特别友好,左侧是功能区,像个整齐的“食材架”,从新建项目到导出歌曲的按钮都在这儿;中间是预览区,相当于“料理台”,你的歌曲会在这里一点点成型;右侧是参数面板,像“调味罐”,可以调整旋律、歌词、编曲的各种细节,我第一次摸索时,特意把每个按钮都点了一遍,发现连“帮助”按钮都做得像个贴心的“小老师”,点进去有动画教程,5分钟就能把界面摸透,就像拿到新手机先熟悉每个按键的位置,顺手得很。
记得注册后一定要完善个人信息,尤其是“音乐偏好”那一栏,选上你常听的风格(比如我填了“流行”“民谣”“电子”),系统会根据这些给你推荐更贴合口味的模板,我当时没填,生成的第一首歌带着浓浓的重金属风,差点以为自己误闯了摇滚现场——后来补填信息再试,旋律瞬间“懂事”多了,就像告诉厨师你不吃辣,端上来的菜自然合口味。
创建你的第一个音乐项目
熟悉界面后,就该“开工”了,在左侧功能区找到新建项目按钮,点击后会弹出一个“音乐菜单”,问你想做“原创歌曲”还是“改编歌曲”,新手建议从原创开始,毕竟改编需要点乐理基础,咱们先从“白纸作画”练起,给项目起个名字吧,不用太复杂,我当时想写一首关于秋天的歌,就输入了“落叶与单车”,系统立刻给我配了个枫叶色的项目封面,像给新生儿取了名字,瞬间有了“专属感”。
接下来是选择音乐风格,这一步特别关键,界面会跳出一个风格选择框,流行、摇滚、古风、R&B……足足有20多种,每种风格后面还有“子风格”,流行”下面分“抒情流行”“轻快流行”“复古流行”,我选了“抒情流行”,旁边立刻弹出一行小字:“推荐搭配4/4拍,BPM 70-90,适合表达细腻情绪”——这就像有个“音乐顾问”在旁边提醒你:“用这个节奏,故事更容易讲动人”,确认后点击“创建”,几秒钟项目就建好了,界面会自动加载对应风格的基础旋律框架,省去了自己搭和弦的麻烦,就像买蛋糕时选了“基础胚子”,接下来只需要加“奶油”和“水果”。
给AI“喂料”:描述你的歌曲灵魂
如果说创建项目是“搭舞台”,那这一步就是“请主角登场”——给AI输入歌曲描述词,这可不是随便写几个字就行,得把你想象中的歌曲“画”给AI看,描述词包括主题(爱情、友情、成长还是治愈)、情绪(开心、难过、释怀还是热血)、场景(海边、校园、雨天还是深夜),最好再加上参考歌曲(像周杰伦的《晴天》那样带点青春遗憾”“旋律类似邓紫棋的《句号》有爆发力”)。
我第一次写描述词时特别简单:“写一首关于爱情的歌”,结果AI生成的旋律平平无奇,歌词像白开水——“你爱我,我爱你,爱情真甜蜜”,听得我脚趾抠出三室一厅,后来学聪明了,改成:“主题是暗恋的酸甜,情绪像夏天傍晚的风,有点热又有点凉,场景设定在高中教室的窗边,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课本上,参考歌曲是陈粒的《奇妙能力歌》,旋律轻快点,带点吉他伴奏”,这次AI像突然开了窍,生成的前奏一出来,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吉他声像树叶沙沙响,旋律里藏着小心翼翼的欢喜,就像把我脑海里的画面直接唱了出来,所以记住,描述词越具体,AI越能“懂你”,这就像给画家当模特,你站得越稳、表情越到位,画出来的肖像才越传神。
定制歌词:让故事住进旋律里
旋律有了“骨架”,还得给它“填肉”——写歌词,Song Generation的歌词功能特别“人性化”,你不用从头写到尾,只需在歌词编辑器里输入几个关键词或短句,AI会帮你扩展成完整的段落,比如我想写暗恋时的细节,就输入“课桌”“粉笔灰”“偷看的侧脸”“没送出去的纸条”,点击“扩展歌词”,几秒钟后屏幕上跳出:“粉笔灰在阳光里跳圆舞曲/我数着你的睫毛第几次颤动/纸条在口袋揉成小团/像我没说出口的心动”,当时我直接愣住了,这不就是我高中时的真实写照吗?AI简直像装了“读心术”。
你还可以调整歌词结构,主歌、副歌、桥段想怎么安排都行,我习惯“主歌1交代场景+主歌2推进故事+副歌爆发情绪+桥段转折+副歌重复”,就在编辑器里拖动段落顺序,系统会自动帮你匹配旋律节奏,不用担心“歌词太长唱不完”,比如我把副歌放在前面,旋律立刻变得更抓耳,像把最精彩的片段提前放映,让人一听就想继续听下去,押韵方式也能选,ABAB、AAAA、ABCABC……我选了ABAB,AI写出来的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心动”对“脸红”,“晚风”对“星空”,就像给句子穿上了“高跟鞋”,走路都带节奏。
一键生成:见证灵感落地
歌词和描述词都准备好后,就到了最激动的“开盲盒”时刻——点击生成歌曲按钮,系统会显示“AI正在作曲中”,进度条一点点往前走,这时候你可以去倒杯水,或者盯着屏幕看AI“工作”——中间预览区会跳出一些零散的音符,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组队,慢慢排成旋律的队形,大概1分半钟后,进度条走完,界面突然响起音乐,我的“落叶与单车”就这样“出生”了。
第一次听自己生成的歌,我差点跳起来——前奏是钢琴+木吉他,温柔得像秋天的阳光;主歌部分的旋律跟着歌词走,“落叶飘在单车上”那句,调子微微下沉,像树叶真的在往下落;副歌“风带走了夏天,却带不走想念”一出来,弦乐突然加入,情绪直接拉满,我当时录了个片段发给朋友,她问:“找专业制作人做的?”我笑着说:“不,是我和AI‘联手’生的娃。”生成歌曲后,系统还会自动给歌曲打分,从“旋律流畅度”“歌词匹配度”“风格贴合度”三个维度评价,我那首得了85分,评语是“情绪表达到位,副歌有记忆点”——虽然不是满分,但对新手来说,已经像考试拿了优,开心得想原地转圈。
打磨细节:让歌曲更“对味”
生成的歌曲可能不是“完美品”,这时候就需要“精修”了,在预览区下方有个编辑按钮,点击后进入“打磨模式”,这里能调整的东西可不少:旋律升降调(如果觉得太高唱不上去,降个调就行,我把原调从D大调降到C大调,瞬间能跟着唱了)、乐器替换(把钢琴换成古筝,古风感立刻出来;把吉他换成电子合成器,秒变赛博朋克)、速度调整(BPM数值越高歌越快,我把“落叶与单车”的BPM从75调到70,更有“慢慢回忆”的感觉)。
我当时觉得副歌的编曲有点“空”,就在编曲面板里加了层小提琴,结果旋律一下子“立体”起来,像给蛋糕抹上奶油后又撒了层糖霜,还有歌词,AI写的“单车停在老地方”,我觉得不够有画面感,改成“单车锁在香樟树下”,朋友听了说:“这句一出来,我脑子里立刻有了画面——香樟树、旧单车,这不就是我们高中校门口吗?”所以别迷信AI,你的“手动修改”才是让歌曲“活起来”的关键,就像给机器人安上人类的心脏,才有了温度。
描述词的“魔法公式”:让AI更懂你
写描述词是个技术活,我摸索出一个“魔法公式”,用它生成的歌曲,朋友都说“有内味儿”,公式就是:主题+情绪+场景+参考风格+细节偏好,比如我想写一首关于毕业的歌,就输入:“主题是青春离别,情绪像橘子汽水,有点甜又有点涩,场景设定在大学操场的毕业典礼,风卷着学士帽飞,参考风格是王源的《骄傲》,带点少年感的清澈,细节偏好前奏用钢琴独奏,副歌加和声”。
你别小看这个公式,它就像给AI画了张“寻宝地图”,每个关键词都是坐标,带着AI找到你心里的“宝藏旋律”,我试过不用公式,随便写“毕业歌”,AI给我整了首“我们毕业了,大家要加油”的儿歌风,差点以为自己在参加幼儿园毕业典礼;用了公式再试,旋律里有钢琴的温柔,有和声的温暖,副歌“青春是场不回头的旅行”甚至让我想起了自己毕业那天——原来描述词越具体,AI越能“钻进”你的回忆里,我还发现,加一些感官细节效果更好,雨打窗户的声音”“棉花糖的甜味”“旧磁带的沙沙声”,这些词能让AI生成的旋律带着“画面感”,就像听歌时眼前在放电影。
新手也能出爆款:我的创作案例分享
用这个教程写的第三首歌,我发到了短视频平台,没想到小火了一把,那首歌叫《街角咖啡馆》,描述词是:“主题是都市治愈,情绪像冬日午后的阳光,暖乎乎的,场景设定在下班路上的街角咖啡馆,玻璃窗上有雾气,参考风格是孙燕姿的《遇见》,嗓音质感干净,细节偏好前奏用木吉他,主歌加口琴”,生成后我自己唱了一版,配了段咖啡馆的日常视频发出去,一周内播放量破了5万。
评论区特别热闹,有人说“前奏一响就爱住了,单曲循环安排”,还有人问“歌词是你写的吗?太戳人了”——里面有句“拿铁的奶泡融了,像日子慢慢软下来”,其实是AI根据“暖乎乎的”“雾气”这些词扩展的,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条评论:“今天加班到崩溃,听到这首歌突然想哭,好像有人在说‘没关系,慢慢来’”,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写歌不一定要多专业,能让人共鸣就够了,现在我用Song Generation写歌,已经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像写日记一样,把生活里的小情绪变成旋律,没想到这些“私人日记”还能被别人喜欢,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有人说“AI写歌是偷懒”,但我觉得,它更像个“灵感加速器”——你负责提供灵魂,它负责搭建骨架,最后一起把故事唱给世界听,现在我身边的朋友都跟着我学用Song Generation,有人写了给女朋友的告白歌,有人写了给宠物的纪念曲,甚至有个妈妈写了首《宝宝的笑声》当摇篮曲——原来音乐从来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普通人也能用AI当“翅膀”,在旋律的世界里飞。
所以别再羡慕别人会写歌了,打开Song Generation,跟着这篇教程一步步试,30分钟后,你也能拥有自己的“代表作”,毕竟现在这个时代,连写歌都能“轻量化”,还有什么是你学不会的?赶紧行动起来,让你的故事,住进旋律里吧。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