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问卷怎么生成消费者行为调研问卷,实操指南
腾讯问卷就像藏在手机里的调研小管家,不用下载复杂软件,打开网页就能上手,免费功能足够支撑从问卷设计到数据收集的全流程,做消费者行为调研时,不少人会犯难:怎么让问卷既全面又不啰嗦?题目设置会不会引导受访者?数据收集后怎么整理?其实用腾讯问卷生成这类问卷,就像拼乐高一样,跟着模块一步步搭,新手也能做出专业效果,今天我就把自己从“问卷小白”到独立完成调研的经验拆解开,带你从登录到发布,搞定一份能挖出消费者真实行为的调研问卷。
登录腾讯问卷:从入口到个人中心
第一次用腾讯问卷时,我在浏览器搜“腾讯问卷”,点进官网就看到右上角的“登录”按钮,蓝白配色很显眼。用微信扫码登录是最方便的方式,不用记密码,扫一下就能进入个人中心,对我这种“密码失忆症患者”太友好,登录后左侧菜单栏里,“我的问卷”下面就是“创建问卷”入口,没有多余的广告弹窗,界面干净得像刚收拾过的书桌,有次帮同学做调研,她用QQ登录也成功了,腾讯系账号通用这点很贴心,不用额外注册新号。
创建问卷项目:选对模板省一半力
点“创建问卷”后,会跳出“空白问卷”“模板库”“导入问卷”三个选项,我刚开始踩过坑,觉得“空白问卷更自由”,结果对着空白页面盯了十分钟——该先问消费者的购买频率还是偏好?后来才发现“模板库”是宝藏,搜索“消费者行为”,会跳出“奶茶消费者购买习惯”“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等现成模板,点进去连开场白都写好了:“感谢您参与调研,预计耗时3分钟”,上次帮奶茶店老板做调研,直接套用“饮品消费者行为模板”,题目从“您通常在哪里购买奶茶”到“选择奶茶时优先考虑哪些因素”都有,原本两小时的活儿,半小时就改完了,模板不是死的,题目可以删改,像我把“是否喜欢珍珠”改成了“是否喜欢小料”,更符合老板的需求,改完后系统还会自动保存,不用担心内容丢失。

搭建问卷结构:给调研问卷搭好“骨架”
消费者行为调研问卷的结构就像人的骨架,得有头有尾,环节衔接自然,我现在做问卷前会先列个大纲:开场白→基本信息→核心行为→态度评价,开场白要说明白调研目的和时长,这份问卷为了解大家的零食购买行为,共12题,3分钟内完成,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清晰的说明能让受访者更愿意配合,基本信息题别太多,年龄、性别、月消费额就够了,上次加了“职业”,结果有受访者直接退出,后来才知道太私密的问题会引起反感,核心行为题是重点,您平均每周购买几次零食”“常购买的渠道是超市还是线上”,这些问题要具体,像“偶尔购买”这种模糊选项不如“1-2次/周”“3-5次/周”来得实在,态度评价题可以放最后,对某品牌零食的满意度打分”,按这个结构搭下来,问卷逻辑会像顺畅的小溪,受访者填起来不费劲。
选择题目类型:让问题“表情”更丰富
不同的题目类型就像问卷的“表情”,各有各的用处,单选题像坚定的点头,适合“二选一”的问题,您是否购买过有机零食”;多选题像张开的手掌,能接住多个答案,您常购买的零食种类有哪些(可多选)”,矩阵题则像整齐的表格,适合比较多个选项的程度,请对以下零食口味的喜好度打分(1-5分)”,一行题目一行选项,受访者填起来一目了然,我之前把“购买渠道”设成填空题,收到一堆“网上”“店里”这种模糊答案,后来改成单选题,选项列上“淘宝/京东”“社区团购”“线下超市”,数据统计时直接生成饼图,清晰得像贴在墙上的路线图,还有“量表题”也很好用,您对零食价格的敏感程度”,从“完全不敏感”到“非常敏感”分5级,能看出消费者的态度倾向。

设置逻辑跳转:给问卷装个“导航员”
逻辑跳转就像问卷的导航员,能让不同受访者走不同的“路”,比如问“您是否购买过进口零食”,选“是”的人就跳转到“购买进口零食的频率”,选“否”的人直接跳过这部分,避免无效问题,我第一次用逻辑跳转时有点懵,后来发现操作很简单:点题目右侧的“逻辑”按钮,选择“跳转至”,再选目标题目就行,上次做母婴用品调研,设置“是否有孩子”的逻辑,有孩子的受访者才会看到“孩子年龄”“购买母婴用品的渠道”等题,问卷完成率一下子从60%提到了85%,没人愿意答和自己无关的问题嘛,不过别设置太多跳转,像绕迷宫一样会让受访者烦躁,我试过加5个跳转,结果有位受访者留言“题目怎么跳来跳去,晕了”,后来精简到2个跳转,体验好多了。
预览与测试:给问卷“体检”再发布
问卷设计完别急着发,预览测试就像给它做体检,点“预览”按钮,系统会生成一个模拟填答页面,你可以自己填一遍,也可以发给朋友帮忙测试,我上次漏了个选项,“购买频率”里只写了“每周1次”“每周3次”,结果朋友填的时候说“我每周2次怎么办”,赶紧加上“每周2次”这个选项,还要注意题目有没有错别字,比如把“口味”写成“口胃”,虽然不影响理解,但显得不专业。预览时重点看跳转逻辑是否顺畅,比如选A选项会不会跳错题目,上次我设置“选A跳题3”,结果实际跳成了题4,多亏测试时发现了,时长也要测,超过5分钟的问卷会让人没耐心,我现在控制在3分钟内,用手机秒表计时,自己填一遍花多久,受访者大概也差不多。
发布问卷:让问卷“飞”向目标人群
发布问卷就像把写好的信投进邮筒,腾讯问卷的发布渠道很多样,生成的问卷链接可以直接复制,发到微信群、朋友圈,配点小福利效果更好,填问卷抽3人送奶茶基金”,上次用这招,两小时就收了200份答卷,果然“羊毛党”的力量不容小觑,如果需要定向发给特定人群,比如大学生,可以用“QQ群”或“朋友圈分组”发布,还有“二维码海报”功能,能生成带问卷二维码的图片,发在小红书、抖音上,年轻人更喜欢扫码填答,发布后在“数据收集”页面能实时看到进度,填答人数、完成率、平均时长都有显示,像看直播一样知道问卷“跑”得怎么样,数据够了就可以手动停止收集。
问卷设计小技巧:让数据“说真话”
想让消费者说真话,问卷设计有几个小窍门,别用引导性问题,您是否觉得我们的产品性价比很高?”不如改成“您认为我们产品的性价比如何?”,选项要互斥,别出现“100-200元”和“200-300元”重叠的情况,上次我这么设置,有受访者填“200元”,系统不知道归到哪组,后来改成“100-199元”“200-299元”就好了,敏感问题放后面,比如收入,先让受访者填几个轻松的问题,建立信任后再问,接受度更高,我还学会了“反向提问”,比如问“您是否不喜欢太甜的零食”,和“您是否喜欢甜的零食”交叉验证,看看受访者回答是否一致,数据真实性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案例展示:我的第一份消费者行为问卷效果
上个月帮小区水果店做“水果购买行为调研”,用腾讯问卷生成的问卷共15题,发布3天收集了189份有效答卷,基本信息里,25-35岁受访者占62%,女性占比71%;核心行为题显示,83%的人每周购买2-3次水果,75%通过社区团购购买,最关注“新鲜度”和“价格”;态度题中,对“送货上门”服务的满意度打分平均4.2分(满分5分),老板根据数据调整了策略:增加社区团购的供货量,推出“每日新鲜水果套餐”,两周后营业额提升了20%。问卷数据就像一面镜子,让老板看清了顾客真正的需求,比拍脑袋决策靠谱多了,现在我做问卷越来越顺手,连辅导员都找我帮系里做“学生消费行为调研”,成就感满满。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