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义万相使用教程指南 通义万相根据文字绘画图片教程

通义万相根据文字绘画图片教程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0

通义万相作为阿里巴巴达摩院推出的AI绘画工具,就像一位懂你心思的画手,能把脑海里的文字描述变成看得见的画面,很多人觉得AI绘画门槛高,要么描述词写不明白,要么参数调不对,但其实通义万相把复杂的技术藏在了简单的操作背后,今天这篇教程,就带你一步步解锁用文字“画”出图片的技能,无论是想画二次元角色、治愈系插画,还是写实风景,跟着做,你也能让文字在画布上“开花结果”。

通义万相访问与登录

要开始用通义万相画画,第一步得找到它的“家”,你可以在浏览器里搜索“通义万相”,直接进入官网;或者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它的APP,两种方式都能轻松访问,就像去画室前要先找到门牌号,这一步很简单,但别走错路哦。

进入官网后,点击右上角的“登录”按钮,如果你有淘宝、支付宝账号,直接用它们“一键登录”就行,省去注册的麻烦,登录成功后,你会看到一个干净的界面:中间是“开始创作”的大按钮,旁边还有历史作品和推荐案例,像走进了一间刚布置好的绘画工作室,工具都给你摆得整整齐齐,就等你动手了,我第一次登录时,看到界面这么清爽,还担心是不是少了什么复杂功能,后来才发现,这正是它“化繁为简”的贴心设计。

新建绘画任务

登录后别犹豫,直接点击界面中央的“创作”按钮——这就像在画板上铺上一张新的画纸,接下来选择“文字生成图片”选项,毕竟我们今天的主角是“文字变画”,选好后,系统会让你填一个“任务名称”,我的夏日海边插画”“赛博朋克城市夜景”,起个名字方便后续找到它,就像给你的画作贴个标签,以后想翻看时一目了然。

填完名称点击“确定”,界面就会跳转到参数设置页,这时候你会看到输入描述词的文本框、风格选择栏、尺寸调整按钮,所有和绘画相关的“开关”都在这里了,我第一次新建任务时,把名称写成了“随便画画”,结果后来想找这幅画,翻了半天历史记录才找到,所以建议大家认真起名字,细节决定体验嘛。

文字描述词的撰写

文字描述词是AI画画的“剧本”,你写得越详细,AI画手就越知道该怎么“演”,比如你想画一只猫,只写“一只猫”,AI可能给你一只普通的橘猫;但如果写“一只戴着蓝色蝴蝶结的布偶猫,趴在铺满阳光的窗台,爪子抱着一个毛线球,背景有一盆绿植”,画面感是不是立刻就出来了?这里的主体(布偶猫)、动作(趴在窗台)、场景(阳光窗台、绿植)、细节(蓝色蝴蝶结、毛线球),都是让画面变生动的关键。

我刚开始写描述词时,总怕写太多AI“看不懂”,结果生成的图片总是“差口气”,后来试着把“可爱的女孩”改成“扎双马尾的日系少女,穿着白色连衣裙,手里拿着草莓味冰淇淋,站在樱花纷飞的街道,脸颊有红晕”,生成的图片里,女孩的冰淇淋还在滴水,樱花花瓣落在头发上,连连衣裙的褶皱都清晰可见——原来AI不仅能“读”文字,还能“品”细节,描述词不用华丽,但要具体,就像和朋友描述你梦见的场景,把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写进去。

参数设置与风格选择

描述词写好了,接下来要给AI“搭舞台”——调整参数,通义万相的参数面板很友好,没有太多专业术语,主要分三类:尺寸、模型和生成张数。尺寸可以选正方形(适合发社交平台)、竖版(像手机壁纸)或横版(适合做电脑桌面);模型是“画风开关”,选“二次元”会画出动漫感,选“写实”就像照片,选“水彩”会有颜料晕染的效果;生成张数默认是4张,一次能看多个版本,哪个合心意就留哪个。

我曾想画一幅“秋日森林”,选了“油画”模型和“横版”尺寸,描述词写“金黄的枫叶林,小路铺满落叶,远处有一间小木屋,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光斑”,生成的图片里,枫叶的笔触像油画刀刮过画布,小木屋的烟囱还冒着白烟,连光斑的形状都和我想象中一样,后来试着换“素描”模型,同样的描述词,画面立刻变成了黑白线条,铅笔的纹理清晰可见,原来参数就像给画换了“滤镜”,不同搭配有不同惊喜。

生成与查看图片

参数调好后,点击“生成图片”按钮,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屏幕中央会出现一个进度条,像沙漏在倒计时,大概10秒左右,4张图片就会整齐地排列在你眼前,第一次生成时,我的心像揣了只小兔子,既期待又紧张——毕竟是自己写的“剧本”,AI会怎么“演绎”呢?

记得有次我写“星空下的独角兽”,描述词是“银白色的独角兽,鬃毛像流动的星河,站在紫色的花海中,角上有发光的水晶,背景是璀璨的星空”,生成的图片里,独角兽的鬃毛真的有星星在闪烁,花海的紫色从浅到深渐变,连星空的星云都像棉花糖一样柔软,那一刻,我突然觉得AI不是冷冰冰的程序,更像个能读懂你浪漫的朋友,把你心里的光都画了出来。

图片编辑与二次优化

生成的图片如果有小瑕疵怎么办?通义万相自带“编辑”功能,就像给画稿做“修容”,比如图片整体偏暗,你可以点击“调整”,拖动亮度、对比度的滑块,让画面亮起来;如果觉得某个细节不对,独角兽的角不够亮”,用“局部重绘”功能圈出角,再写一句“角的水晶更闪耀,有彩虹光泽”,AI就会针对性优化。

我之前画过一幅“冬日咖啡”,描述词是“白色马克杯装着热咖啡,杯口有热气,旁边放着一块曲奇,背景是飘雪的窗户”,生成后发现曲奇的边缘有点模糊,就用“局部重绘”圈住曲奇,写“曲奇表面有巧克力碎,边缘酥脆感”,再次生成,曲奇的纹理立刻清晰了,连巧克力碎的反光都能看到,这种“哪里不对改哪里”的操作,让图片从“还行”变成“哇塞”,成就感直接拉满。

文字描述的进阶技巧

想让描述词更“精准导航”?试试这个公式:主体+动作+场景+风格+镜头感,穿着汉服的少女(主体)在湖边弹古筝(动作),湖面有荷花和倒影(场景),古风插画风格,柔光滤镜(风格),镜头特写少女的手部和琴弦(镜头感)”,这样写出来,AI就像拿着剧本拍戏,每个镜头都不会跑偏。

还有个小技巧:加“情绪”,开心的柴犬”不如“柴犬吐着舌头奔跑,耳朵飞起,尾巴摇成小旗子,背景是绿色草地”——后者能让AI感受到“快乐”的氛围,我用这个方法写过“考试后的学生”:“穿着校服的男生,背着书包跳起来,手里拿着满分试卷,天空有彩虹,周围有飘落的樱花”,生成的图片里,男生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连试卷上的“100分”都画得特别醒目,这不就是“泰裤辣”的青春嘛!

生成案例展示

最后分享几个不同风格的案例,看看文字能“画”出多少可能,第一个是二次元角色:描述词“粉色短发的魔法少女,穿着蓝色洛丽塔裙,手里拿着星星魔法棒,身后有透明翅膀,背景是漂浮的城堡和云朵”,生成的角色眼睛像宝石,翅膀有薄纱质感,连魔法棒的星星都在旋转,妥妥的动漫主角既视感。

第二个是写实风景:描述词“雨后的山林,小溪水流过鹅卵石,岸边有绿色苔藓,远处的山峰被雾气笼罩,阳光从云缝中洒下光束”,生成的图片像摄影作品,溪水的波纹清晰可见,苔藓的绿色带着湿润感,连光束里的尘埃都看得清,绝绝子!第三个是商业插画:描述词“卡通风格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显示代码,旁边有一杯咖啡和绿植,背景是浅蓝色,适合做程序员桌面壁纸”,生成的图片配色清新,线条简洁,直接就能当壁纸用。

看完这些案例,是不是觉得用文字画画没那么难?通义万相就像一把“文字画笔”,只要你敢想,就能让脑海里的画面跃然纸上,别再羡慕别人的AI绘画作品了,打开通义万相,写下你的第一个描述词,让文字和AI一起,在画布上“跳一支舞”吧——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值得被画出来的风景。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