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义万相使用教程指南 通义万相文字生成插画使用技巧

通义万相文字生成插画使用技巧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0

通义万相作为阿里达摩院推出的AI绘画工具,就像一位藏在屏幕后的画笔魔法师,能把你脑海里的奇思妙想变成看得见的插画,无论你是想给公众号文章配一张独一无二的封面,还是为手账画几幅可爱插图,甚至给孩子的故事书创作角色形象,只要学会用文字“指挥”这位魔法师,零基础也能生成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今天就来拆解这套“魔法咒语”的使用技巧,让你的文字描述不再“词不达意”,生成的插画既能精准踩中你的审美点,又能惊艳朋友圈。

通义万相登录与界面熟悉

第一次打开通义万相时,我差点被它简洁的界面“迷惑”——没有复杂的工具栏,没有密密麻麻的按钮,就像一张干净的画纸在等你下笔,登录方式很简单,用淘宝或支付宝账号扫码就能直达创作页,省去了注册的麻烦,主界面分三块:最上方是文字描述输入框,中间是风格与参数选择区,下方是生成结果展示区,我试着点了点风格选择区的“卡通”标签,旁边立刻弹出“Q版”“二次元”“国潮”等细分风格,就像走进一家甜品店,每种风格都是不同口味的冰淇淋,总能找到你喜欢的那一款。

刚开始我只顾着看风格,忽略了输入框下方的“高级设置”按钮,点击展开后才发现藏着“生成数量”“图片尺寸”“相似度调整”这些“隐藏技能”,相似度调整”滑块,往左拉AI会更自由发挥,往右拉则严格按照你的描述来画,我第一次生成时没调这个,结果画面和我想的差了十万八千里,后来把滑块拉到80%,AI就像突然“听懂”了我的话,生成效果直接提升一个level。

文字描述词的精准表达

如果说通义万相是个技艺高超的画家,那文字描述词就是你递给他的“剧本”——剧本写得越详细,画家演得越精彩,我曾经试过只输入“一只兔子”,结果AI生成了一只灰扑扑的兔子,蹲在空白的背景里,表情呆滞得像刚睡醒,后来我把描述改成“雪白垂耳兔,抱着胡萝卜啃得满脸都是,背景是铺满蒲公英的草地,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治愈系插画风格”,生成的兔子眼睛圆溜溜的,胡须根根分明,连胡萝卜上的水珠都清晰可见,这差距简直像从黑白电视切换到4K影院。

这里的关键是“元素拆解法”:把你想画的画面拆成“主体+动作+环境+风格+细节”五个部分,主体是“谁”,动作是“在做什么”,环境是“在哪里”,风格是“像什么类型的画”,细节是“有什么特别之处”,比如想画“秋天的场景”,别只说“秋天”,要说“金黄的银杏叶铺满地面,穿棕色风衣的女孩踩着落叶往前走,手里拿着热咖啡,背景有红色砖墙和飘落的枫叶,油画质感,暖色调”,这样AI才有足够的“素材”去创作,而不是对着模糊的指令“猜谜”。

风格与参数的搭配秘诀

选对风格和参数,就像给画作“穿对衣服”——卡通风格配Q版参数,古风场景搭水墨笔触,才能让画面和谐又出彩,我之前想画一张“仙侠人物”插画,选了“写实风格”,结果生成的人物表情僵硬,衣服褶皱像塑料布,完全没有仙气,后来换成“国潮古风”风格,再把“相似度”调到90%,“生成尺寸”选“竖版海报”,画面瞬间有了那味儿:人物衣袂飘飘,头发丝带着水墨晕染的效果,背景的云雾像流动的轻纱,连手里的剑穗都在“随风摆动”,这效果直接原地封神。

不同参数的作用也得记牢,生成数量”选3张,能让你有更多选择;“图片尺寸”根据用途选,发朋友圈用“正方形”,做手机壁纸用“竖版”,做电脑桌面就选“横版”,我有次给公众号做封面,选了“横版16:9”,结果画面两侧空荡荡的,后来改成“正方形1:1”,主体人物居中,留白恰到好处,读者都说“封面看着就舒服”。

生成结果的编辑与优化

有时候AI生成的插画像块璞玉,需要你轻轻“打磨”一下才能发光,通义万相的编辑功能藏在生成结果右下角的“编辑”按钮里,点进去能调整颜色、裁剪画面、甚至局部重画,我之前生成一张“海边日落”插画,整体很棒,但太阳的颜色太刺眼,像个红色的灯泡,用“调色”功能把太阳的饱和度调低,再加点“柔光滤镜”,瞬间变成温柔的橘粉色,连海浪的波光都跟着柔和起来,朋友看到还问我是不是请了专业画师后期处理。

局部重画功能更是“救场神器”,有次生成的“猫咪”插画,其他地方都好,就是尾巴画得像根僵硬的绳子,用“局部涂抹”选中尾巴区域,重新输入“蓬松的尾巴,微微卷曲”,AI秒速重画,新尾巴毛茸茸的,还带着自然的弧度,猫咪一下子就“活”了过来,别指望AI一次生成完美作品,适当的编辑就像给蛋糕裱花,能让最终效果更上一层楼。

提示词进阶技巧

当你熟悉了基础操作,就可以解锁提示词的“隐藏关卡”了,第一个技巧是“否定词用法”,在描述词后面加上“-不需要的元素”,一只小狗 -戴帽子 -穿衣服”,AI就不会给小狗乱加配饰,我之前想画一只写实的柴犬,结果AI总给它戴个蝴蝶结,加上“-蝴蝶结”后,终于得到了一只纯纯的“素颜柴犬”。

第二个技巧是“艺术家风格迁移”,在描述词里加上“某某艺术家风格”,AI会模仿该艺术家的笔触和配色,星空 -梵高风格”,画面会出现旋转的星云和明亮的黄色旋涡;“小女孩 -奈良美智风格”,人物会有圆圆的脸蛋和倔强的小眼神,我试过“森林 -宫崎骏风格”,生成的树木带着童话感,连树叶的纹理都像用彩铅细细画出来的,差点以为是从动画里截的图。

第三个技巧是“细节强化词”,8K分辨率”“超高清”“细节丰富”“光影效果”,这些词能让画面质感飙升,我把“一杯咖啡”的描述改成“热拿铁,拉花是爱心形状,杯壁有蒸汽,8K超高清,柔光照射”,咖啡的奶泡细腻得像云朵,拉花的爱心边缘光滑,连杯底的阴影都清晰可见,朋友说“看着就想喝一口”。

实战案例与效果对比

光说不练假把式,来看两组真实案例对比,你就知道技巧有多重要,案例一:普通提示词“冬天”,生成的画面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没有人物,没有细节,像张褪色的旧照片,优化后提示词“冬日午后,小女孩戴红色围巾堆雪人,雪人戴着胡萝卜鼻子和黑色纽扣眼睛,背景有冒着炊烟的小木屋,雪花慢悠悠飘落,插画风格”,生成的画面里,小女孩的围巾在风中飘动,雪人脸上带着微笑,木屋的烟囱里飘出粉色的炊烟,连雪花都像小精灵一样在空中跳舞,温暖得让人想钻进屏幕里。

普通提示词“龙”,生成的龙线条模糊,鳞片像贴上去的贴纸,背景一片漆黑,优化后提示词“中国传统青龙,盘旋在云雾缭绕的山顶,龙角峥嵘,鳞片闪着青光,嘴里吐出金色的火焰,背景有彩虹和仙鹤飞过,国潮风格,8K分辨率”,新画面里的龙威风凛凛,鳞片一片压着一片,泛着金属光泽,火焰的金色和龙身的青色形成鲜明对比,连云雾都带着水墨的层次感,这才是真正的“神龙见首不见尾”。

其实通义万相就像个“潜力无限的搭档”,你越懂它的“脾气”,它越能帮你实现创意,从一开始的“词穷”到后来的“妙笔生花”,我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现在连做设计的同事都跑来问我“是不是偷偷报了绘画班”,手残党表示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会画画了,通义万相就是我的神队友,掌握这些技巧,你也能让文字变成画笔,在AI的世界里尽情挥洒创意,最好的插画永远不是AI画出来的,而是你用文字“讲”给AI的那个独一无二的故事。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