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义万相使用教程指南 教你用通义万相生成商品缩略图的实用方法

教你用通义万相生成商品缩略图的实用方法

发布时间: 浏览量:2 0

通义万相作为阿里巴巴达摩院推出的AI图像生成工具,就像一位随身携带的“数字设计师”,能通过文字描述快速生成各类图像,对电商从业者来说,商品缩略图是吸引用户点击的“第一扇窗”——一张清晰、亮眼、能突出卖点的缩略图,往往能让商品在琳琅满目的列表中脱颖而出,但传统的拍摄+修图模式,不仅要搭场景、请模特,还得花几小时甚至几天调整细节,成本高不说,效果还未必如意,通义万相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痛点:只要简单几步,输入文字就能生成符合需求的商品缩略图,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我就把自己摸索出的全套流程分享给你,跟着做,你也能让商品缩略图“颜值爆表”,点击率up up!

通义万相平台登录与入口找到

打开浏览器输入通义万相官网地址,页面加载完成后,右上角会有“登录”按钮,点击后会弹出登录窗口,这里推荐用淘宝或支付宝账号直接登录,毕竟都是阿里系产品,授权过程就像“走亲戚串门”,熟门熟路,几秒钟就能搞定,我第一次登录时不小心输错了支付宝密码,页面会贴心地提示“密码错误,请重试”,重新输入后顺利进入主页。

登录后的界面很清爽,左侧是功能菜单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着“图像生成”“素材库”“我的作品”等选项,咱们要找的“商品缩略图生成”功能,藏在“图像生成”模块里——点击这个选项,中间区域就会切换到生成界面,顶部是输入框,下面是参数设置区,右侧则是历史生成记录,如果你是第一次用,可能会看到系统推荐的“商品素材模板”,比如服饰、数码、食品等分类,点击对应分类能快速跳转到预设参数,对新手特别友好。

明确商品缩略图的核心需求

在让AI“动笔”之前,得先想清楚这张缩略图是给谁看、要达到什么目的,就像写作文前要列提纲,明确需求才能让AI不“跑偏”,我之前帮朋友做一款儿童书包的缩略图,一开始没多想就输入“儿童书包图片”,结果生成的图要么背景太花,要么书包款式太成熟,完全不符合“可爱、安全”的定位,后来我们一起梳理需求:目标用户是3-6岁儿童的家长,核心卖点是“轻量化设计”“反光条安全”“卡通动物造型”,使用场景是“幼儿园日常背”,风格要“明亮、童趣”,把这些想清楚后,后续生成效率提高了至少3倍。

明确需求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一是商品品类与定位,比如是高端美妆还是平价日用品,这决定了缩略图的整体调性;二是核心卖点,是“续航长”“价格低”还是“材质环保”,必须在图中重点突出;三是平台特性,淘宝、拼多多、抖音电商的缩略图风格偏好不同——比如抖音更爱鲜艳色彩和动态感,淘宝则偏向简洁清晰,把这些记在小本本上,生成时就不会“抓瞎”。

撰写精准的提示词:给AI的“商品说明书”

提示词是AI生成图像的“指挥棒”,写得好不好,直接决定图片“翻车”还是“封神”,我把提示词比作“给AI的导航图,你说得越清楚,它走得越准”,比如要生成一款“无线蓝牙耳机”的缩略图,差的提示词可能是“蓝牙耳机图片”,AI可能给你一张模糊的、看不出品牌和卖点的图;而好的提示词应该是“白色无线蓝牙耳机,半入耳式设计,充电盒显示电量,背景为浅灰色渐变,突出降噪麦克风和续航12小时文字标识,简约科技风,高清细节”。

这里有个小技巧:提示词要包含“主体+细节+风格+环境”四要素,主体就是商品本身,红色连衣裙”;细节包括颜色、材质、特征,雪纺材质,荷叶边袖口,收腰设计”;风格可以是“ins风”“国潮风”“极简风”;环境则是背景和光线,窗边自然光,白色桌布背景”,我按这个公式写提示词后,生成的图片与预期的匹配度从原来的50%提升到了90%,省去了大量筛选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提示词不用太长,但要“字字珠玑”,避免用模糊的形容词,好看的”“时尚的”,AI其实不懂什么是“好看”,不如换成具体描述,莫兰迪色系”“金属质感边框”,有一次我帮卖坚果的商家写提示词,一开始写“好吃的坚果”,生成的图里坚果堆得乱七八糟;后来改成“罐装巴旦木,罐子上有‘每日坚果’字样,背景为木质桌面,散落几颗坚果,暖色调光线”,出来的图立刻有了“食欲感”,商家直接用在了拼多多店铺,三天内点击量涨了200多。

设置关键参数:让缩略图更贴合场景

如果说提示词是“剧本”,那参数设置就是“舞台布置”——尺寸、风格、数量这些“小开关”,直接影响缩略图的最终呈现效果,我刚开始用的时候,忽略了参数设置,结果生成的图要么太大传不上平台,要么风格和商品完全不搭,白白浪费了次数。

先说尺寸,这是最关键的参数没有之一,不同电商平台对商品缩略图的尺寸要求不同:淘宝主图常用800x800像素,拼多多推荐750x750像素,抖音商品卡图则多为1:1或16:9,通义万相的参数区有“常用尺寸”选项,直接点击对应平台就能自动设置,省去了手动计算的麻烦,我上次帮朋友做抖音小店的零食缩略图,一开始选了800x800的淘宝尺寸,上传后发现两侧被裁剪了,后来换成1:1的抖音推荐尺寸,图片完整度立刻好了很多,用户反馈“看起来舒服多了”。

然后是风格选择,通义万相提供了“写实”“卡通”“水彩”“3D建模”等十几种风格,选风格时要和商品匹配:卖数码产品选“写实”或“科技感”,能突出产品质感;卖童装选“卡通”或“手绘”,更显童趣;卖茶叶、汉服这类传统商品,选“中国风”或“水墨”则更有韵味,我曾给一款古风书签生成缩略图,试了“写实风”效果平平,换成“水墨风”后,书签上的山水图案仿佛活了过来,搭配浅棕色背景,书卷气十足,上架后第二天就卖了30多单。

生成数量,建议一次生成3-5张,别贪心选太多,不然筛选起来费时;也别只选1张,万一效果不好还得重新生成,我通常选5张,这样既有选择空间,又不会让自己陷入“选择困难症”,有次赶时间只生成了1张,结果背景有点歪,只能重新排队生成,反而耽误了进度,后来就学乖了,宁愿多等几十秒,也要留足备选。

一键生成与初步筛选:告别“选择困难症”

设置好提示词和参数,就可以点击“生成图片”按钮了,通义万相的生成速度挺快,一般10-30秒就能出结果,这段时间你可以伸个懒腰,或者喝口水——毕竟AI在“加班”,咱们也歇会儿,等图片加载出来,屏幕上会整齐排列着你要的缩略图,每张图下面还有“重新生成”“下载”“收藏”三个小按钮,操作起来一目了然。

初步筛选时,我有三个“淘汰标准”:首先看主体是否清晰,如果商品边缘模糊、有重影,直接pass,这种图放大后会更模糊,用户一看就没兴趣;其次看卖点是否突出,比如你想突出“大容量”的行李箱,结果图里只拍到半个箱子,那肯定不行;最后看背景是否干净,杂乱的背景会分散注意力,好的缩略图应该让用户一眼就看到商品本身,上次帮卖保温杯的客户生成图,5张里有2张背景有多余的光斑,1张杯盖没盖好,最后留下2张主体居中、杯身“保温24小时”字样清晰的,客户直接用在了主图,反馈说“比之前找摄影拍的还好用”。

筛选时不用追求“完美”,毕竟AI生成不可能100%符合预期,只要满足“清晰、突出、干净”三个条件,就可以进入下一步,如果5张里一张都不满意,别慌,不是AI不行,可能是提示词或参数没设置好,这时候可以回到上一步,微调提示词里的细节,比如把“浅灰色背景”改成“纯白色背景”,或者把风格从“卡通”换成“写实”,重新生成大概率会有惊喜,我有次生成一款运动鞋缩略图,第一次效果一般,修改提示词加入“鞋底纹路特写”后,新生成的图立刻把“防滑”这个卖点凸显出来了,简直像开了“上帝视角”。

细节调整与二次优化:让亮点更突出

生成的图片基本满意后,别急着下载,花几分钟做些细节调整,能让缩略图“锦上添花”,通义万相自带简单的编辑功能,点击图片下方的“编辑”按钮就能打开编辑器,里面有裁剪、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基础调节工具,足够应对大部分优化需求。

我常用的是裁剪功能,有时候AI生成的图主体位置有点偏,比如商品太靠左或太靠右,用裁剪把它调整到中间,视觉上会更舒服,比如上次生成一款手表的缩略图,AI把手表放在了左上角,我用裁剪工具把它移到正中间,周围留一点空白,瞬间有了“聚焦感”,亮度和对比度也很关键——如果图片整体偏暗,适当提高亮度(我一般加5%-10%),能让商品看起来更“有精神”;如果颜色不够鲜艳,调一下饱和度(别超过20%,不然会失真),商品会更亮眼。

如果通义万相的编辑功能满足不了需求,也可以把图片下载到本地,用手机上的修图APP(比如醒图、美图秀秀)简单调整,我有个小习惯,会在缩略图上加上“卖点标签”,买一送一”“新品上市”,这些标签不用复杂,用红色或黄色的简单文字就行,能大大提高点击欲望,上次给一款面膜加了“补水保湿”的白色小标签,放在商品旁边,客户说点击率比之前没标签时提升了20%,效果立竿见影,看到生成的第一张图,我直接“哇塞”出声,这清晰度、这卖点突出度,简直YYDS!

下载与应用:从屏幕到货架的最后一步

调整好的图片,就可以点击“下载”按钮保存到本地了,通义万相支持PNG和JPG两种格式,我通常选PNG,因为它的透明度更好,方便后续叠加标签或背景;如果对文件大小有要求,JPG格式会更小,上传平台更快,下载完成后,记得在电脑或手机的“下载文件夹”里找一找,别手忙脚乱找不到文件——我第一次就犯过这个错,下载后以为丢了,后来才发现藏在文件夹深处,差点急出冷汗。

下载后的缩略图,就能直接用到各大电商平台了,上传时要注意平台的格式要求,比如淘宝主图要求正方形,抖音商品卡图可以是长方形,按要求上传就行,这里有个小技巧:上传前可以先在平台的“预览”功能里看看效果,不同设备(手机、电脑、平板)显示的效果可能不一样,确保在手机上看也清晰亮眼——毕竟现在大部分用户都是用手机购物。

我还习惯把用过的提示词和参数记录在表格里,无线蓝牙耳机+科技风+800x800”对应哪张图、点击率如何,这样下次遇到类似商品,直接套用模板,效率会更高,就像厨师记菜谱一样,好的“配方”值得反复使用,还能根据实际效果不断优化,慢慢就有了自己的“缩略图生成秘籍”。

进阶技巧:让你的缩略图在同类中“C位出道”

掌握了基础操作,咱们再来点“进阶干货”,让你的缩略图从“合格”变成“优秀”,在同类商品中一眼就能被看到,这些技巧是我做了几十款商品后总结出来的,亲测有效,记得拿小本本记下来哦!

第一个技巧是加入“对比元素”,比如你卖“大容量笔记本”,可以在图里放一支笔作为参照,笔的大小和笔记本一对比,“大容量”就直观多了;卖“超薄手机”,可以把手机放在一本书旁边,显示它比书还薄,上次帮客户做一款“迷你榨汁机”的缩略图,我在提示词里加了“旁边放一个橙子,突出小巧便携”,生成的图里,榨汁机和橙子差不多高,用户一看就知道“原来这么小,出差也能带走”,销量比之前纯拍榨汁机时好了不少。

第二个技巧是用“动态感”代替“静态摆拍”,静态的商品图容易显得呆板,加点动态元素,飘逸的裙摆”“飞溅的果汁”“转动的风扇叶片”,能让图片更有生命力,我给一款“速干毛巾”生成图时,提示词写了“毛巾被风吹起一角,显示柔软材质”,结果生成的图比平铺的毛巾图看起来更有质感,客户说“像能摸到毛巾的柔软一样”,参数设置就像给蛋糕裱花,奶油多少、花型大小,都影响最终颜值,动态感就是那点睛的“糖霜”,让图片瞬间生动起来。

第三个技巧是预留“促销信息位”,很多商品会搞促销活动,买一送一”“限时折扣”,如果缩略图预留出右上角或左下角的空白区域,后续加促销标签时就不会遮挡商品,我通常在提示词里写“右上角留白,用于添加促销标签”,AI会自动避开这个区域,生成的图干净又实用,省去了后期裁剪的麻烦,有次双11前,客户需要给所有商品加“5折”标签,因为之前预留了位置,半小时就搞定了所有图,没预留的同事则忙到半夜,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别再犯

虽然通义万相很好用,但如果操作不当,还是会踩坑,我把自己踩过的“坑”总结出来,帮你少走弯路,毕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

第一个常见错误是提示词“贪多求全”,有些朋友觉得提示词写得越多越好,把所有想到的都堆进去,结果AI反而不知道重点是什么,红色连衣裙,雪纺材质,荷叶边,收腰,显瘦,适合夏天,约会穿,ins风,白色背景,高清,细节丰富”,这么长的提示词,AI可能顾此失彼,最后生成的图不伦不类,正确的做法是挑3-4个核心要素,其他次要的可以省略,红色雪纺连衣裙,荷叶边袖口,收腰显瘦,ins风白色背景”,重点突出,效果反而更好。

第二个错误是尺寸设置“想当然”,有个客户卖长款羽绒服,非要用800x800的正方形尺寸,结果生成的图只能拍到羽绒服的上半身,看起来像“短款”,客户还怪AI生成错了,其实是尺寸没选对,长款服饰适合用竖版尺寸,比如800x1200,这样才能完整展示商品;而小饰品、数码配件则适合正方形,能聚焦细节,选尺寸前,先想想商品的“高矮胖瘦”,别凭感觉来。

第三个错误是忽视“平台调性”,不同平台的用户审美不一样,比如拼多多的用户喜欢鲜艳的颜色、大字体的促销信息,而小红书用户则偏爱清新、简约的风格,如果在小红书上用拼多多的风格图,肯定“水土不服”,我之前帮客户在小红书推广一款香薰,一开始用了“大红背景+买一送一”的图,数据很差;后来改成“浅灰色背景+香薰放在木质托盘上,旁边有干花”,风格和小红书用户匹配,点赞量一下子涨了10倍,AI生成图片的过程像极了厨师做菜,你把食材(提示词)和菜谱(参数)给它,它在厨房里一阵忙活(计算渲染),端出来的菜(图片)是否合口味,还得看你是否摸清了食客(平台用户)的喜好。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