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Voicenotes AI写歌的详细教程
Voicenotes AI就像音乐创作的智能小助手,不管你是没学过乐理的“音乐小白”,还是灵感卡壳的“创作困难户”,它都能帮你把脑子里的旋律碎片、一闪而过的歌词灵感,变成一首完整的歌,今天这篇教程,会带你从下载APP到写出自己的第一首歌,全程踩过的坑我替你试过了,好用的技巧也打包给你,跟着做,30分钟就能解锁“原创音乐人”新身份。
下载安装Voicenotes AI
写歌第一步,先把这个“音乐魔法盒”请进手机,打开手机应用商店,不管是苹果的App Store还是安卓的应用市场,直接搜“Voicenotes AI”,那个带着彩色音符图标的蓝色APP就是它,点击下载后,安装过程比泡一杯速溶咖啡还快,基本不用等,不过要注意,首次打开时会弹出权限申请,麦克风和存储权限一定要给——麦克风是帮你捕捉哼唱的旋律,存储是存你生成的歌曲,少一个权限,AI都可能“罢工”,我第一次用的时候就忘了开麦克风,对着手机哼了半天“啦啦啦”,结果界面纹丝不动,还以为APP坏了,后来才发现是权限没给够,大家别犯和我一样的“睁眼瞎”错误。
注册账号并熟悉界面
安装好就该“认领”你的AI助手了,注册账号时,选手机验证码登录最方便,输入手机号、等60秒验证码,轻轻一点就搞定,比注册社交软件还快,登录后别急着创作,花2分钟熟悉界面——底部导航栏就三个按钮:“创作”“灵感库”“我的作品”,像手机桌面的常用APP一样好记。重点盯紧中间的“创作”按钮,它就像音乐工作室的大门,写歌的所有操作都从这里进,我刚开始还在“灵感库”里逛了半天,其实那是存别人的优秀作品,新手直接点“创作”就行,别在门口绕圈子啦,熟悉界面后你会发现,整个操作逻辑就像逛超市,想买什么直接去对应货架,根本不用看说明书。
选择创作模式
点进“创作”按钮,就到了“选菜谱”环节——Voicenotes AI提供两种创作模式,像奶茶店的“招牌款”和“定制款”,任你挑,第一种是“哼唱转曲”,适合脑子里有旋律但没歌词的人,比如洗澡时突然哼出一段调子,赶紧对着手机哼出来,AI会把它变成带和弦的完整旋律;第二种是“文本写词”,适合有故事、有主题但没旋律的人,比如想写一首关于“毕业季”的歌,把主题输进去,AI会帮你谱曲,我第一次选了“哼唱转曲”,对着手机哼了段早上被闹钟吵醒时的“起床气旋律”,本以为会很离谱,结果AI居然给它配了钢琴伴奏,瞬间从“噪音”变成了“emo小情歌”的雏形,那一刻我怀疑它是不是偷偷装了“音乐翻译器”,能听懂我脑子里的“乱码”。
输入歌曲核心信息
选好模式后,该给AI“喂料”了——输入歌曲的核心信息,这可是决定歌曲“好不好听”的关键,需要填三个内容:歌曲主题、音乐风格、情绪标签,主题就像作文的题目,越具体越好,别写“爱情”这种大词,写“下雨天在公交站等他送伞”,细节一出来,歌词才有画面感;音乐风格有流行、摇滚、民谣等选项,选你平时爱听的风格,AI写出来的旋律会更对你胃口;情绪标签可以选1-2个,治愈+遗憾”“欢快+热血”,让歌曲情绪更鲜明,我试过写“秋天”,AI给的歌词干巴巴的,后来改成“秋天的风卷着落叶,吹乱了我给你写的信”,再生成时,歌词里直接出现了“钢笔在纸上洇开墨团,像我没说出口的再见”,瞬间戳中我,原来主题越具体,AI越能帮你“说人话”,这招亲测有效。
生成歌曲初稿
信息填完,点击“开始创作”,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AI会进入“厨房”忙活1-3分钟,这段时间你可以去倒杯水,或者对着天花板发呆,不用盯着进度条干着急,就像等外卖时刷短视频,不知不觉“叮”一声就好了,生成的初稿包含三样东西:主歌+副歌的完整歌词、带简谱的旋律、基础编曲(默认是钢琴或吉他伴奏),我第一次等生成的时候,手心都有点出汗,怕出来的歌“辣耳朵”,结果副歌一响,我直接“泰裤辣”——那段旋律比我哼的原版还抓耳,歌词里“你走的那天,风都在替我叹气”这句,直接让我想起去年夏天的遗憾,原来AI不仅会写歌,还会“读心术”,生成初稿后别急着改,先完整听一遍,找找哪里让你“起鸡皮疙瘩”,哪里让你“想快进”,心里有数了再动手。
编辑歌词与旋律
初稿就像刚出炉的面包,可能有点烫嘴,需要“吹一吹”再吃——编辑歌词和旋律,歌词编辑很简单,长按想改的句子,会弹出“替换”“删除”“移动”按钮,比如觉得“星星很亮”太普通,换成“星星亮得像你当年的眼睛”,瞬间有了回忆杀;旋律调整也不难,在简谱界面拖动音符,就能升高或降低音调,节奏太慢就点“加速”,太快就点“减速”。副歌是歌曲的“记忆点”,一定要重点打磨,我通常会把副歌最后一句重复两遍,我想你了”改成“我想你了——我想你了”,带点回声效果,听完三天都忘不了,上次我把副歌“今晚月色真美”改成“今晚月色真美,可惜没你陪我看”,朋友听完说“这歌词刀我”,看来“加细节+留遗憾”的组合,真的很容易戳中人心。
调整编曲细节
歌词旋律改好,就该给歌曲“穿衣服”了——编曲,Voicenotes AI的编曲功能像个小型乐器店,吉他、电子琴、架子鼓、古筝、小提琴……你能想到的乐器基本都有,还能调整每种乐器的音量,比如想突出人声就把伴奏调小,想做“摇滚风”就把架子鼓音量拉满,我之前写一首关于“青春”的歌,默认用了钢琴伴奏,听着像“睡前摇篮曲”,后来换成“吉他+口琴”,瞬间有了“坐在操场弹唱”的感觉,连我爸都问“这歌是不是哪个民谣歌手发的新歌”,编曲时不用追求“乐器越多越好”,就像穿搭,简单的T恤牛仔裤反而比满身logo更耐看,选2-3种乐器搭配,吉他+贝斯+鼓”,经典流行配置,怎么搭都不出错。
导出与分享作品
一切调整好,就到了“打包发货”环节——导出歌曲,点击右上角“导出”按钮,选择格式,MP3适合分享到社交平台,WAV适合保存高清音质。记得选“高清音质”导出,虽然文件比普通音质大一点,但传到朋友圈后,朋友会以为你在专业录音棚录的歌,而不是手机瞎搞的,导出后可以直接分享到微信、抖音、QQ音乐,还能保存到本地相册,方便随时听,我上次把歌分享到家族群,我妈居然转发给了她的广场舞队友,现在她们跳广场舞都用我的歌当BGM,每次视频通话,我都能听见自己的歌在背景里“魔性循环”,这种“被认可”的感觉,比收到工资还开心。
高级技巧:让AI更懂你的“音乐脑电波”
想让AI写的歌更“对你胃口”,这些小技巧得记好,就像打游戏时的“隐藏关卡”,学会了直接升级,第一个技巧:哼唱时用“啦~啦~啦”代替无意义音节,AI识别更准,别哼“嗯……啊……”,它会以为你在打哈欠;第二个技巧:风格选“混合”,流行+国风”,歌曲会更有层次感,我试过写“古风+电子”,AI给的旋律既有古筝的韵味,又有电子鼓点的动感,评论区直接有人问“这歌是不是请了周董的编曲团队”,简直“绝绝子”;第三个技巧:情绪标签选2个矛盾的词,治愈+遗憾”“欢快+孤独”,歌词会更有故事张力,就像奶茶里加珍珠和椰果,两种味道碰撞出惊喜,这些技巧用好了,AI写的歌会像“为你量身定做”的衣服,合身又好看。
真实案例:用Voicenotes AI写出播放量10w+的歌
说了这么多理论,不如看个真实案例,上个月我用Voicenotes AI写了首关于“毕业季”的歌,主题是“和室友在宿舍吃泡面看星星的夜晚”,风格选“民谣+流行”,情绪标签“怀念+期待”,生成初稿后,我把副歌“我们笑着说再见”改成“我们笑着说再见,却在转身时红了眼”,编曲换成“木吉他+口琴”,导出后发到抖音,带了话题#AI写的毕业歌,没想到一周后播放量破了10w,评论区有人说“这歌词写的就是我的大学”,还有人问“能求个完整版吗”,最有意思的是,有个网友评论“你这是给AI当‘音乐经纪人’啊,带它出道吧”,我直接回复“它负责写歌,我负责当气氛组”,现在这首歌成了我朋友圈的“镇圈之宝”,每次有人问我“会写歌啊”,我都笑着说“不是我会,是AI会‘读心’”。
其实用Voicenotes AI写歌,就像和一个懂音乐的朋友聊天,你把想法告诉它,它帮你把模糊的灵感变成具体的歌,不管你有没有音乐基础,只要跟着这篇教程一步步做,30分钟就能拥有自己的原创歌曲,现在打开手机,下载Voicenotes AI,把你藏在心里的旋律和故事,变成一首能循环播放的歌吧——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被写成歌。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