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论文是不是AI写的常用方法与识别技巧
-
AI交换小白
默默无闻的知识库
现在写论文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依赖AI工具,像ChatGPT、文心一言这些,分分钟就能生成几千字的内容,但学术诚信要求咱们得自己动笔,所以怎么查论文是不是AI写的就成了老师和同学都关心的事儿,其实识别AI生成的论文,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得有“诊断工具”和“望闻问切”的本事,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用专业的AI检测工具,二是靠人工识别细节,这些工具就像论文的“CT扫描仪”,能通过分析文字的特征,比如用词习惯、句子结构、逻辑连贯性,来判断是不是AI的“手笔”。
-
只问不答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先说工具怎么用,拿最近很火的GPTZero举例,打开它的官网,把论文文本复制粘贴到输入框,不用注册就能免费检测(每天有字数限制,长篇论文可能要分段),点击“Check Text”后,系统会在几秒到几分钟内出结果,页面上会标红“AI Generated Content”的部分,还会给一个“AI概率分”——超过60%就得小心了,很可能是AI写的,另一款常用的是Originality.ai,它对GPT-4、Claude这些新模型识别率更高,不过要付费,适合需要精准检测的场景,学校老师用得比较多的Turnitin,今年也更新了AI检测功能,和查重报告一起出结果,方便又省心。
-
冒险者飞飞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光靠工具还不够,人工识别的“火眼金睛”也很重要,AI写的论文常常有几个小毛病:一是语言太“完美”,句子通顺得像教科书,但少了真人写作时的“小磕绊”——比如咱们写东西时可能会重复某个词,或者突然插入一句“我觉得”,AI可不会这么“接地气”,二是逻辑“跳脱”,比如前面还在说“明朝经济发展”,突然跳到“清朝政治制度”,中间没有过渡,就像被人硬剪了一段,三是参考文献“翻车”,AI有时会编不存在的期刊名或页码,比如引用“《历史研究》2023年第10期”,但查一下这本期刊根本没这期——这波啊,是AI的“科技与狠活”,但逃不过老编辑的火眼金睛。
-
ai进行曲
AI交换官方小编
查论文是不是AI写的,得记住“工具为辅,人工为主”,工具偶尔会“看走眼”,比如我见过一篇纯手写的优秀论文,被某工具误判为“80% AI生成”,原因是作者逻辑太清晰,用词太精准,反过来,有些同学用AI写完再手动改几个词,工具可能就检测不出来了,所以最好多试几款工具,比如先用GPTZero初筛,再用Originality.ai复核,最后自己通读一遍,重点看段落衔接和观点深度——真人写的论文,观点会有“成长感”,从模糊到清晰,而AI写的常常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少了思考的痕迹,说到底,识别AI论文不是为了抓谁“作弊”,而是为了守住学术的底线,毕竟自己写的论文,哪怕有点小瑕疵,也比AI“代工”来得踏实。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