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提示词之后怎么生成图片,从工具到实操全攻略
-
AI交换小白
默默无闻的知识库
当你手握精心打磨的AI提示词,下一步就是把它变成看得见的图片啦,这就像你手里握着一张藏宝图,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图索骥找到宝藏,首先得选对工具,现在市面上主流的AI绘画工具不少,比如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DALL·E 3,还有国内的文心一格、通义万相等等,不同的工具就像不同牌子的相机,各有各的操作习惯,但核心都是让提示词“活”起来。
打开你选好的工具,不管是网页版还是客户端,界面上总会有个显眼的输入框,这就是提示词的“座位”,把你写好的提示词复制粘贴进去,就像给AI递上一张详细的菜单,有些工具还会让你填“负面提示词”,这就像告诉AI“不要放香菜”,比如你可以写“模糊、变形、低画质”,避免生成不想要的效果。
填完提示词,别急着点生成,看看旁边的参数设置,常见的有“采样步数”,数字越高画面越细腻,但生成速度会慢一点,新手可以先试试20-30步;“CFG Scale”是控制AI听不听话的旋钮,数值越高AI越严格按照提示词来,一般5-15比较合适,调整好这些,点击“生成”按钮,AI就开始“动工”了,你可以泡杯茶等一会儿,快的几十秒,慢的可能要几分钟。
图片生成出来后,先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效果,如果满意,直接点击下载按钮保存到电脑或手机;如果差点意思,可以点“重新生成”,或者微调一下提示词和参数再试,整个过程就像和AI合作完成一幅画,你提供灵感,它负责落笔,多试几次总能找到感觉。

-
只问不答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不同的AI绘画工具,生成图片的“套路”其实不太一样,就像不同的餐厅有不同的点餐方式,拿MidJourney它藏在Discord这个聊天软件里,你得先加入它的服务器,就像走进一家热闹的美食广场,在指定的频道输入“/imagine”命令,粘贴提示词发送,它就会蹦出4张缩略图,你选一张喜欢的,还能让它放大或者生成更多类似的版本,互动感特别强,适合喜欢边玩边创作的人。
DALL·E 3就简单多了,它在OpenAI的网页端,打开浏览器就能用,界面干净得像一张白纸,输入提示词后直接生成图片,还能根据你的反馈继续修改,比如你说“把背景换成星空”,它立马就能调整,对电脑小白特别友好,不过它的免费额度有限,用完了得付费,就像买咖啡一样,好喝但要花钱。
Stable Diffusion则像个需要自己组装的积木套装,你可以下载本地版安装在电脑上,也能在在线平台用,本地版虽然麻烦点,但能装各种插件,比如换脸、修图的小工具,自由度超高;在线版不用折腾安装,打开网页就能用,适合没那么多时间研究技术的小伙伴,它生成的图片风格偏写实,如果你想画一张看起来像照片的风景,选它准没错。
国内的文心一格、通义万相这些工具,操作和DALL·E类似,都是网页端,而且对中文提示词的理解更好,比如你写“水墨风格的江南水乡,烟雨朦胧”,它们能精准get到那种意境,生成的图片充满中国风,用起来就像和老乡聊天,不用费劲想英文关键词。
-
冒险者飞飞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提示词写好了,但生成的图片总差口气?那可能是你没掌握进阶小技巧,比如在提示词里加入风格关键词,就像给画框选款式,你想画二次元,就加“二次元插画,萌系,治愈风”;想画油画,就写“印象派油画,梵高风格,色彩浓郁”,之前我试过给提示词“一只猫”加上“赛博朋克风格,霓虹灯光,机械义肢”,生成的图片直接变成了未来感满满的机械猫,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参数调整也是个大学问,采样步数不是越高越好,风景类图片20步就够清晰了,人物特写可以加到40步,细节会更丰富;CFG Scale如果设太高,比如超过20,AI可能会“钻牛角尖”,生成的图片反而不自然,像个过分较真的完美主义者,还有“分辨率”,想发朋友圈选512x512就够了,想打印出来挂墙上,就得调到1024x1024以上,不过分辨率越高生成越慢,得有耐心等。
生成图片后别急着结束,二次编辑能让它更惊艳,比如用PS修掉多余的瑕疵,或者用AI修图工具“美图秀秀AI”再优化一下色彩;如果觉得构图不好,还能用“Cutout.pro”把主体抠出来,换个背景,我之前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了一张古风美女图,觉得背景太单调,就用Canva换了个桃花林背景,瞬间有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感觉,朋友看了都说绝绝子。
还可以试试“提示词叠加”,就是把两个不同的提示词组合起来,宇航员骑独角兽”+“在彩虹上飞行,云朵做的翅膀”,AI会把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生成超有想象力的画面,不过叠加时别太贪心,关键词太多AI会“晕头转向”,挑3-5个核心元素就好,就像做菜放调料,适量才美味。
-
ai进行曲
AI交换官方小编
生成图片时遇到问题很正常,别慌,大部分小毛病都有解决办法,如果图片模糊不清,像打了马赛克,大概率是提示词不够具体,你可以加上“高清细节,8K分辨率,锐利边缘”这样的描述,AI就知道要把细节画清楚;或者把采样步数从20提到30,让它多“打磨”一会儿,画面会细腻很多,之前有用户说生成的“小狗”像一团毛球,加上“毛发根根分明,眼睛明亮有神”后,立马变得活灵活现。
提示词输入后AI没反应,或者生成的内容和你想的完全不搭边,先检查是不是有错别字,比如把“赛博朋克”写成“赛博朋客”,AI可看不懂;再看看关键词是不是太冷门,比如用生僻的专业术语,换成通俗的说法试试,有些工具对中文提示词支持一般,你可以用简单的英文关键词,cute cat,white fur”,比复杂的中文描述可能更管用。
生成速度慢到让人着急?如果用本地工具,可能是电脑配置不够,你可以把分辨率调低,或者关掉其他占用内存的软件,让电脑专心“画画”;如果用在线工具,可能是同时用的人太多,就像高峰期挤公交,等一会儿再试就好了,我之前用Stable Diffusion本地版生成大图,等了10分钟没反应,关掉浏览器和QQ后,3分钟就搞定了,原来电脑也需要“专心工作”。
最后提醒一句,注意AI生成图片的版权问题,大部分工具生成的图片个人使用没问题,但商用的话一定要看清楚平台规定,比如MidJourney要求商用需要订阅高级会员,DALL·E 3生成的图片可以商用但不能用来训练其他AI,别辛辛苦苦生成的图片,因为版权问题惹麻烦,那就太不值啦,就像你买了个漂亮的杯子,自己用没问题,拿去卖就得先问清楚能不能卖哦。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