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full AI图像生成使用指南
Writefull AI图像是一款能让文字“变身”图像的智能工具,不管你会不会画画,只要输入文字描述,它就能帮你生成想要的图片,如果你总觉得“脑子有画面,手里没画笔”,或者想快速给文案配张图,跟着这份指南一步步操作,小白也能轻松上手,生成让朋友直呼“绝绝子”的专属图像。
Writefull账号注册与登录
想用Writefull生成图像,第一步得有个账号,你可以在手机应用商店搜“Writefull”下载APP,也能直接在浏览器输入官网地址,打开后,注册入口就在首页最显眼的位置,用手机号或邮箱都能注册——手机号注册的话,输入号码等验证码,设置个密码就完事;邮箱注册更简单,填邮箱、设密码,去邮箱点验证链接就行,我当时用手机号注册,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登录后首页干干净净,没有乱七八糟的弹窗,看着就舒服。
登录成功后,系统会送你几张免费生成次数,足够新手练手,记得把账号绑定一下,免得换设备登录丢了历史作品——在“我的”页面点“账号安全”,绑定微信或QQ,下次登录直接扫码,比输密码方便多了。
找到图像生成入口
登录后的首页像个工具箱,顶部有“文字处理”“图像生成”“语音转换”几个选项卡,咱们要点的就是那个带着小画笔图标的“图像生成”,要是首页没显示,往下滑一点,准能看到“热门功能”区里躺着“AI图像生成”的卡片,点进去就对了。
进入生成界面后,你会看到一个大大的输入框,上面写着“描述你想要的图像”,下面是参数调整区,最底下是蓝色的“生成图像”按钮,整个界面设计得像块干净的画板,让人忍不住想马上“动笔”试试,我第一次找入口时,还担心会不会藏得深,结果一眼就看到了,设计师这点真的很懂新手。
描述词怎么写才出效果
描述词是生成图像的“灵魂”,写得好不好直接决定图像能不能“长在你的审美上”,刚开始我随便写“一只猫”,生成的猫灰扑扑的,眼神呆滞,像刚睡醒没洗脸,后来学聪明了,加了细节:“一只戴着红色贝雷帽、脖子系着白色领结的橘猫,坐在铺着格子布的木桌上,桌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窗外是飘着雪花的冬天”——你猜怎么着?生成的猫眼睛亮晶晶的,贝雷帽上还有毛绒绒的边,咖啡杯的热气都带着模糊的质感,简直像从绘本里跳出来的。
这里有个小窍门:描述词要“从整体到细节”,先定主体(比如猫、女孩、风景),再加外貌(颜色、穿着、特征),然后是场景(在哪里、什么天气、光线怎么样),最后补风格(卡通、写实、油画),我试过写“赛博朋克风格的未来城市,高楼外墙是LED屏幕,空中有飞行汽车,下着小雨”,生成的图像里连雨滴在灯光下的反光都有,细节控表示一本满足。
参数调整小技巧
参数调整就像给图像“量身定制”,选对了能让图像更贴合你的使用场景,先说尺寸,如果想发朋友圈,1:1的正方形最合适,图像能占满整个屏幕;要是发小红书笔记,3:4的竖版更好,能展示更多细节,我上次给穿搭文案配图,选了3:4尺寸,模特的鞋子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点赞比平时多了一倍。
然后是风格模型,Writefull里有“卡通动漫”“写实摄影”“油画艺术”“极简主义”几种,给孩子画故事绘本就选“卡通动漫”,线条圆润色彩鲜亮;做产品宣传图选“写实摄影”,质感像相机拍出来的;想发文艺朋友圈就用“油画艺术”,笔触像梵高的星空一样有流动感,我试过用“极简主义”生成“一个白色杯子放在灰色背景上”,结果图像干净得像美术馆展品,高级感直接拉满。
点击生成看魔法
描述词写好,参数调好,就该点那个蓝色的“生成图像”按钮了,点击后按钮会变成转圈的loading状态,下面跳出一行小字“AI正在努力创作中”——这10秒钟像等奶茶做好一样让人期待,我第一次生成时,眼睛盯着屏幕不敢眨,生怕错过什么,突然“叮”的一声轻响,屏幕上弹出四张图像(我选了生成数量4张),每张都带着不同的细节:有的猫贝雷帽歪在一边,有的咖啡杯多了块小饼干,还有一张窗外的雪花变成了星星形状。
生成成功后,图像下面有“下载”“重新生成”“编辑”三个按钮,我当时激动得先把四张图都保存了,发了个朋友圈问大家“哪张猫最可爱”,评论区吵翻了,有人说歪帽子的调皮,有人说星星雪的浪漫——原来AI比我还懂“千人千面”,如果你第一次生成效果不太好,别灰心,多试两次,AI会慢慢“摸清”你的喜好。
生成后还能这样改
生成的图像要是有小瑕疵,不用重新写描述词,直接用编辑功能“修修补补”就行,比如我上次生成“海边日落的女孩”,女孩头发被风吹得有点乱,点“编辑”里的“局部重绘”,框选头发区域,输入“柔顺的棕色长发,有几缕飘在脸颊旁”,AI秒懂,重绘后的头发又软又自然,像刚做了护理。
还有个隐藏功能:更换背景,之前生成的“办公室工作的狗狗”,背景是白色墙壁太单调,用“背景替换”输入“窗外是城市夜景,桌上有绿植和台灯”,一下子从“证件照”变成了“生活照”,氛围感直接拉满,我还试过用“滤镜”功能,给卡通图加“复古胶片”滤镜,瞬间有了90年代动画的感觉,发在小红书被问爆“用什么软件做的”,心里偷偷乐了好久。
新手必学的描述词公式
要是不知道怎么写描述词,记住这个万能公式:主体+细节+风格+场景,主体就是你想画的东西,兔子”“宇航员”;细节是外貌、穿着、动作,穿着背带裤、抱着胡萝卜”;风格是图像类型,水彩画”“像素风”;场景是时间、地点、环境,清晨的森林里,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
我用这个公式写了个描述词:“主体(小女孩)+细节(扎双马尾、穿黄色连衣裙、手里拿着气球)+风格(二次元插画)+场景(游乐园旋转木马前,天空有彩虹)”,生成的图像里,女孩眼睛像星星,气球绳子还有飘动的弧度,旋转木马的灯光闪闪烁烁,朋友看了都说“这是你画的?也太YYDS了吧”——其实我连简笔画都画不好,全靠公式“抄作业”。
案例展示:从文字到图像的蜕变
最后给大家看几个我用Writefull生成的案例,感受下文字到图像的“魔法”,第一个案例:描述词“赛博朋克风格的未来城市,高楼外墙是巨型LED屏幕,空中有悬浮汽车和飞行器,地面有霓虹灯牌,下着小雨”,生成的图像里,高楼像发光的巨人站在夜色里,悬浮汽车拖着彩色光尾,雨滴在灯光下像撒了一把碎钻,连空气里的“科技感”都快溢出来了。
第二个案例:描述词“复古风下午茶场景,木质圆桌,白色蕾丝桌布,上面有三层点心架(马卡龙、司康、三明治),旁边放着英式红茶杯,窗外是爬满蔷薇的阳台,阳光温暖”,生成的图像连司康上的奶油纹路都清晰可见,蕾丝桌布的褶皱像真的一样,我把它设成手机壁纸,每次打开都想喝下午茶,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只要描述词写得到位,AI就能帮你把“脑海里的画面”变成“手机里的图像”,再也不用羡慕会画画的朋友了。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