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XHSPlus小红书创作助手使用教程指南 用XHSPlus生成论文的详细步骤指南

用XHSPlus生成论文的详细步骤指南

发布时间: 浏览量:4 0

XHSPlus是一款专为学生和科研人员设计的AI论文生成工具,就像你身边的“论文小助手”,能帮你解决选题没思路、结构理不清、熬夜赶稿效率低的难题,不管你是本科毕业论文、课程论文还是期刊小论文,只要跟着下面的步骤操作,就能让AI帮你搭好论文的“骨架”,填充“血肉”,最后轻松生成一篇符合要求的初稿,不用再对着空白文档发呆,也不用羡慕别人三天写完论文,今天这篇指南就带你解锁“AI生成论文”的正确姿势,让论文写作从“渡劫”变成“打卡下班”。

注册XHSPlus账号并登录

打开XHSPlus官网,首页界面干净得像刚擦过的玻璃,没有花里胡哨的广告,右上角的“注册”按钮是白色底配蓝色字,一眼就能找到,我第一次用的时候,直接点了注册,弹出的窗口里要填邮箱、密码和验证码——邮箱建议用学校的edu邮箱,后面导出论文时可能有学术资源特权,密码设置得花点心思,大小写字母加数字,就像给论文加了把安全锁,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选题被别人看到。

填完信息点“注册”,系统会发一封验证邮件到你邮箱,打开邮件点里面的链接,账号就激活了,回到登录页面,输入邮箱和密码,点击“登录”后,首页瞬间跳出来——左边是功能菜单,中间是“论文生成”“文献检索”“格式排版”三个核心功能区,右边还有我的历史记录和最近生成的文档,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比排队买奶茶还快,登录成功的那一刻,感觉像是拿到了论文写作的“入场券”。

在首页选择论文类型

登录后,中间最大的“论文生成”按钮闪着淡淡的蓝光,像在说“点我点我”,点击进去,页面变成了“论文类型选择”界面,顶部是搜索框,下面分了三大块: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文科类里有文献综述、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理科类有实验报告、数据分析论文;工科类有设计方案、技术研究——分类细得像超市货架,连“艺术类毕业设计说明”都有,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对应的类型。

我上次帮学弟生成心理学论文时,选的是“案例分析”,点击后,系统弹出来一个小窗口,问我具体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选完后还列出了几个经典案例模板,青少年网络成瘾案例分析框架”,选好模板后,页面底部出现一行小字:“已为您匹配该类型论文的标准结构,包括引言、案例介绍、分析讨论、,这一步就像在餐馆点菜时选套餐,直接帮你把菜搭配好,不用自己想每部分该写啥,操作完感觉思路一下子清晰了。

输入论文主题和具体要求

选好类型后,进入“主题与要求”页面,中间是一个大大的输入框,提示文字是“请输入论文主题(建议包含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我试着输入“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对学习专注度的影响研究”,输完后系统自动标红了“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行为”“学习专注度”三个关键词,下面还弹出一行提示:“主题明确,包含研究对象和因变量,可生成更精准的内容”,如果你输入的主题太笼统,短视频研究”,系统会提醒你“建议补充研究对象或研究角度,中学生短视频使用时长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主题下面是“具体要求”区域,分了三个小框:字数要求、关键词、结构偏好,字数我填了“8000字”,关键词加了“短视频沉迷、注意力分散、实证研究”,结构偏好勾选了“需要目录”“摘要300字左右”“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填完后点击“下一步”,系统生成了一份“需求分析报告”,里面列了主题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合理,还建议我补充“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我加上后,报告变成了绿色的“需求通过,可进入参数设置”,这一步就像给AI发了份详细的“任务说明书”,确保它知道你到底想要啥样的论文。

设置论文生成参数

需求通过后,来到“参数设置”页面,这里像个“论文调味台”,能调整生成内容的“口味”,第一个参数是“重复率要求”,滑块从10%到30%,默认20%,我选了15%,毕竟学校要求重复率不能超过20%,保守一点总没错,旁边有个小问号,点开会提示:“重复率越低,生成内容原创性越高,但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就像点奶茶时选“少糖”,虽然制作时间长点,但更符合健康需求。

第二个参数是“参考文献格式”,下拉框里有APA、MLA、国标GB/T 7714,我选了“国标GB/T 7714-2015”,这是学校要求的格式,第三个是“语言风格”,选项有“学术严谨型”“简洁明了型”“生动分析型”,心理学论文适合“学术严谨型”,选完后系统提示“已为您匹配该风格的常用词汇和句式”,最后是“是否需要数据图表”,我选了“需要”,并备注“包含1个问卷调查结果表”,设置完所有参数,页面底部出现“参数预览”,像购物车结算前的清单,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感觉离论文初稿又近了一步。

点击生成按钮等待初稿

参数确认后,页面跳转到“生成确认”页,顶部是论文信息概览,中间是一个红色的“生成论文”按钮,大得像手机屏幕上的“确认支付”键,点击前我深吸一口气,毕竟这是关键一步——点击后,按钮变成了进度条,显示“生成中(15%)”,下面还有一行字:“预计需要5-8分钟,请耐心等待”,等待的时候,页面左侧弹出一个“小提示”:“您可以先去‘文献库’看看相关资料,生成完成后会有提示音哦”。

我没去看文献,就盯着进度条发呆,看着它从15%爬到50%,再到80%,像看着面包在烤箱里慢慢膨胀,大概6分钟的时候,电脑“叮”的一声,进度条变成了“生成完成”,下面出现“立即查看”按钮,点击后,论文初稿弹了出来——整整28页,从摘要到参考文献一应俱全,连我要求的问卷调查表都做好了,表格里还有模拟数据,我大致翻了翻,引言部分讲了短视频的普及现状,案例介绍用了某中学的调研数据,分析讨论部分还引用了3篇核心期刊文献,这速度,比我自己查资料写框架快了至少3小时,简直是“论文开挂神器”。

在线编辑优化论文内容

生成初稿不代表结束,还得自己“加工”一下,点击页面顶部的“在线编辑”按钮,论文进入编辑模式,界面像简化版的Word,左侧是大纲,中间是编辑区,右侧是“AI辅助工具”栏,我先看摘要,发现有句话“短视频使用时长与学习专注度呈负相关”表述太生硬,想改得更学术一点,选中这句话,右侧“AI辅助工具”里点“优化表达”,系统弹出三个修改建议,我选了“短视频日均使用时长与青少年学习专注度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瞬间专业多了。

再看“分析讨论”部分,有一段逻辑有点跳,从“短视频内容特点”直接跳到“注意力分散机制”,中间少了过渡,我选中这两段,点击“AI辅助工具”里的“优化逻辑”,系统自动在中间加了一句:“短视频的碎片化、高刺激特点,恰好契合了青少年注意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而影响其学习专注度的维持机制”——加完后读起来顺畅多了,编辑时还发现有个错别字,系统自动标红,鼠标放上去就显示正确写法,整个编辑过程就像给刚出炉的蛋糕抹奶油,让论文从“能看”变成“好看”,大概花了1小时,比自己从头写轻松太多。

检查格式和参考文献

改完,格式也不能马虎,点击“编辑”栏的“格式检查”按钮,系统开始自动检查——标题层级、段落间距、引文标注,甚至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几秒钟后,右侧出现“格式问题报告”:“发现3处问题:1. 二级标题未加粗;2. 参考文献[5]格式错误;3. 图表编号未按‘图1-1’格式”,点击问题旁边的“一键修复”,系统自动把二级标题加粗,参考文献[5]的期刊名加上了斜体,图表编号改成了“图1 短视频使用时长分布”“表1 学习专注度评分表”。

参考文献是重点检查对象,我点击“参考文献”按钮,系统列出了所有引用文献,每篇文献后面都有“验证格式”按钮,我随机点了[3],系统显示“该文献来自CNKI,格式正确(GB/T 7714-2015)”;点[5]时,系统提示“作者姓名拼写错误,已修正”,检查完所有文献,确认格式无误,连导师最在意的“年份在作者后括号里”都没错,这一步就像给论文“穿正装”,确保它在格式上挑不出毛病,避免被导师说“不专业”。

导出论文并保存备份

所有修改和检查完成后,就可以导出了,点击页面右上角的“导出”按钮,弹出“选择格式”窗口,有Word、PDF、LaTeX三种选项,我选了Word和PDF各一份——Word方便后续再修改,PDF适合提交初稿,选择后,系统问“是否需要压缩文件”,我选了“是”,毕竟文件太大传邮箱不方便,点击“确认导出”,文件开始下载,进度条跑完后,电脑提示“导出成功,已保存至‘下载’文件夹”。

我打开Word版本,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确认没有乱码,图表都显示正常,PDF版本也没问题,排版和编辑时一模一样,最后一步是备份——我把文件传到了云盘,又复制到U盘里,毕竟论文这种重要文件,多备份总没错,做完这一切,我看了看时间,从注册到导出,总共花了不到2小时,而以前写一篇8000字的论文,光查资料就要2天,现在有了XHSPlus,简直是“告别熬夜赶稿,轻松躺赢毕业季”。

用XHSPlus生成论文就像组装家具,工具把零件都给你备好,你只需要按步骤拼起来,再拧拧螺丝(编辑优化),最后就能得到一个像样的成品,AI生成只是辅助,论文的核心观点和深度还得自己把控,但至少能帮你解决“无从下笔”的难题,让写论文从“痛苦折磨”变成“轻松任务”,如果你也在为论文发愁,不妨试试这个方法,说不定下一个“论文达人”就是你。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