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团队协作功能详解,让多人排版像组队打游戏一样轻松
秀米作为不少新媒体人电脑里的“常驻嘉宾”,用它做排版就像给文字和图片搭积木,总能搭出好看的模样,但团队一起做排版时,麻烦事就来了:A改一版丢进群,B下载改完再发出来,C接着改第三版,最后谁也说不清哪个是最终版;好不容易凑齐素材,设计师存在电脑里,文案存在U盘里,找张封面图得翻遍聊天记录;新人上手不小心删了整段排版,想恢复却只能干着急……这些协作里的“小疙瘩”,就像打游戏时队友各玩各的,永远凑不成完美配合,好在秀米的团队协作功能,就像给团队配了个“协作指挥官”,把这些乱麻一样的问题捋得清清楚楚,今天我就带大家好好扒一扒这些功能,看完你会发现,多人排版原来可以这么丝滑。
创建专属团队空间:给协作安个“温暖的家”
以前和团队做排版,文件都是“散装”的——你的保存在桌面文件夹,我的存在云端硬盘,下次想用对方的模板,还得特意要链接,就像大家合租却各有各的储藏室,想用个锅铲都得敲门借,秀米的团队协作功能第一步,就是让大家拥有一个“共享客厅”——团队空间,打开秀米网页版,点击右上角的“团队”按钮,你会看到“创建团队”的选项,填个团队名字,选个亮眼的头像,比如我们团队叫“新媒体冲锋队”,头像用了个举着笔的卡通小人,看着就有干劲,点击“创建”后,一个专属的团队空间就诞生了,里面有模板库、文件库、成员列表,所有和排版相关的东西都能往里放,再也不用在个人账号和团队工作间反复横跳,我第一次用这个功能时,把团队常用的10个模板搬进去,同事们第二天打开秀米,直接在团队空间调用,都说“像突然住进了带电梯的房子,不用爬楼梯找东西了”。
一键邀请团队成员:拉上队友轻松“组队闯关”
团队空间建好后,总不能自己一个人玩“单机模式”,秀米的邀请成员功能,简直比发微信还方便,在团队空间右上角点“邀请成员”,会跳出两种方式:复制链接或者生成二维码,我试过把二维码发到团队群,设计师小王扫了一眼就进群了,全程不超过10秒,比以前发邮件等对方点链接、输验证码快多了,你还能给邀请链接设个有效期,比如24小时,避免链接“过期不候”的尴尬,上次招实习生,我生成了个48小时的链接,她入职当天扫码就加入了,完全没耽误上手,邀请时还能顺手备注成员身份,文案小李”“设计师老王”,后面管理权限时一眼就能认出来,现在我们团队12个人,都是这么“扫码入队”的,没人抱怨过“进不去团队”,比以前一个个加好友、发邀请邮件省心太多——毕竟谁也不想在“组队”环节就卡关。
灵活设置成员权限:给不同角色发“专属技能卡”
组队后最怕什么?怕“猪队友”误操作,比如让实习生改个小标题,结果不小心删了整个版面;或者让合作方看看初稿,对方却顺手改了你的核心观点,秀米的权限设置功能,就像给每个成员发了“技能卡”,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分得明明白白,在“成员管理”里,每个成员后面都有“权限”按钮,点进去能选“管理员”“编辑者”“查看者”三种角色,管理员能改团队设置、删文件;编辑者能改排版、传素材,但不能删团队;查看者只能看,不能改——像给新人发了“参观券”,能学习但不会搞破坏,上次我们和外部机构合作推一篇联合推文,给对方设了“查看者”权限,他们能实时看到排版进度,有意见在评论区提,却不会不小心动了我们的版式,合作完对方负责人说:“你们这权限设置太贴心了,以前合作总担心改乱文件,这次全程放心。”我自己作为管理员,还能随时调整权限,比如实习生熟悉流程后,把“查看者”升级成“编辑者”,就像游戏里角色升级解锁新技能,一步步放手也不慌。
共享文件库:让素材不再“流浪街头”
做排版最费时间的环节之一,就是找素材,设计师传的封面图在微信文件里,摄影师拍的活动照在百度云盘,文案写的金句存在Word里——找个东西像在城市里“流浪”,从这个角落翻到那个角落,秀米团队协作里的“共享文件库”,就是给这些“流浪素材”安了个“集体宿舍”,你可以在团队空间里建不同的文件夹,封面图”“表情包”“活动照片”“金句库”,团队成员传素材时直接扔进对应的文件夹,还能给文件打标签,2023年会”“618活动”,上次做“双11预热推文”,我在文件库搜“双11”标签,设计师上周传的3张主图、文案存的5条slogan全跳出来了,不用再私聊问“图呢”“文案发我下”,光是找素材就省了40分钟,更妙的是,文件库支持实时更新,设计师刚改完的图保存上传,我们这边刷新一下就能看到最新版,告别以前“我发的是最终版”“不对,我收到的是旧版”的扯皮——素材终于不用“四海为家”,而是在“集体宿舍”里整整齐齐待着。
实时编辑与评论:边改边聊像开“线上茶话会”
以前和同事改同一篇推文,得这样:我改完发邮件给她,她改完标红修订版再发回来,我再对着修订版一条条看,遇到不懂的还得单独微信问,整个过程像在玩“你画我猜”,效率低还容易漏信息,秀米的实时编辑功能,直接把“线上茶话会”搬进了排版界面,打开一篇团队文档,只要有其他成员也在编辑,右上角会显示“XX正在编辑”,就像看到同事坐在你旁边改东西一样,更方便的是右侧的“评论区”,选中文本或图片,点“添加评论”,输入意见,对方立马能看到,还能回复讨论,上次和文案小张改一篇产品推文,她觉得某个标题太普通,直接在标题旁评论“这里能不能加个数字,3大优势’”,我看到后当场改成“3大优势让你秒懂产品亮点”,她秒回“这个好!”——整个沟通改稿过程,比以前发3版邮件快了2小时,现在我们团队改推文,基本都是“边改边聊”,评论区像聊天记录一样留着,后续复盘还能翻出来看当时为什么这么改,比口头沟通靠谱多了。
版本管理与回溯:给排版装个“时光倒流机”
排版时最崩溃的瞬间,莫过于“手滑删了一整段,还没保存”,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咬着牙重写,心里默念“我不生气我不生气”,秀米的版本管理功能,就像给排版装了台“时光倒流机”,不管是误删还是改乱了,都能一键回到过去,在文档顶部点“历史版本”,会列出所有修改记录,包括谁在什么时候改了什么,每个版本旁边还有“预览”和“恢复到此版本”按钮,上次我给一篇推文换封面图,结果不小心把正文的段落顺序搞乱了,急得满头汗,点开“历史版本”,看到10分钟前的版本还是好的,点“恢复”,页面唰地一下回到原样,那一刻感觉像捡到了救命稻草,更贴心的是,每个版本都标了修改人,要是发现排版被改得乱七八糟,直接看版本记录就知道是谁动了手脚——我们团队还没遇到过“捣蛋鬼”,但有这个功能在,心里踏实多了,现在改重要推文,我每隔半小时就会手动存个版本,像给排版“存档”,再也不怕“翻车”翻不回来了。
协作数据统计:用数据看清团队“战斗力”
团队协作久了,你可能会好奇:谁改的稿子最多?哪篇推文改的版本最多?这些问题光靠感觉可不行,得用数据说话,秀米的“协作数据”功能,就像给团队装了个“效率仪表盘”,点开团队空间的“数据统计”,就能看到成员贡献榜、文档修改次数、文件上传量等数据,比如上个月的“周年庆推文”,数据显示设计师小王上传了23张素材图,文案小李修改了18次文档,而我主要负责最终审核——每个人的分工和付出一目了然,我们团队每周开例会时,都会看一眼数据统计,谁最近比较忙,谁可能需要帮忙,数据会悄悄“告诉”我们,有次数据显示实习生小林上传文件很少,问了才知道她找不到文件库入口,教了她之后,第二周她的上传量就上来了,现在我们再也不用靠“感觉”评价谁干活多谁干活少,数据摆在那儿,公平又直观,团队氛围都和谐了不少——毕竟谁也不想在“战斗力”榜上垫底呀。
团队模板库:让排版风格“整齐划一”
要是团队里每个人排版风格都不一样,今天用红色标题,明天用蓝色边框,推出去的文章像“大杂烩”,读者看着也迷糊,秀米的“团队模板库”,就是给团队定了个“统一审美标准”,管理员可以把常用的排版模板设为“团队模板”,存到团队空间的“模板库”里,所有成员都能直接调用,比如我们团队的活动推文,固定用“标题加粗+橙色边框+底部二维码”的模板,设计师做好后存进团队模板库,新人来了不用学复杂的排版技巧,直接套用模板,改改文字图片就行,上次招了个兼职文案,她第一次做推文,用团队模板半小时就搞定了,比我预期的快了一倍,模板库还支持“模板更新”,要是品牌换了主色调,管理员改一下模板,所有成员调用时都是最新版,不用一个个通知“记得换颜色”,现在我们团队的推文风格统一得像“亲兄弟”,读者留言说“你们家文章看着就舒服,不像有的号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这背后团队模板库可没少出力。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