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 AI怎么使用,从入门到熟练的实用指南
Zoom作为当下职场和学习中高频使用的会议工具,早已不是单纯的视频通话软件,它内置的AI功能就像一位隐形的会议小助手,能帮你记录重点、整理纪要、甚至解答会议中的疑问,但很多人打开Zoom时,往往只用到了基础的视频通话,对藏在深处的AI宝藏功能一无所知,别担心,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一步步解锁Zoom AI的全部技能,让你的会议效率原地起飞,从此告别手忙脚乱记笔记、会后狂补纪要的日子。
登录Zoom并进入AI功能设置界面
想要使用Zoom AI,第一步得先找到它的“家门”,我第一次摸索时,也是在Zoom客户端里转了好几个圈才找到入口,你先打开电脑上的Zoom客户端,输入账号密码登录——这里要注意,如果你用的是公司账号,最好提前确认一下管理员有没有开放AI功能权限,免得后面白忙活,登录成功后,主界面右上角有个像小齿轮一样的设置图标,点击它就能进入设置页面。
进入设置后,左侧菜单栏会列出一长串选项,往下滑,你会看到一个带着“AI”字样的选项,旁边可能还有个小机器人图标,这就是AI功能的入口了,点击进去后,你会发现这里就像AI功能的“控制面板”,实时转录、会议摘要、智能问答这些功能都整整齐齐排在这儿,当时我看到这一幕,心里顿时踏实了:“原来都在这儿藏着呢,找对地方了!”
开启AI功能权限并完成基础配置
找到AI功能页面后,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功能按钮是灰色的,点不动——别慌,这不是功能坏了,而是权限没开启,就像玩游戏要先解锁关卡,Zoom AI的功能也需要你手动“点亮”,在AI功能页面顶部,有个“启用AI助手”的总开关,我当时是直接把它从“关闭”拨到“开启”,瞬间感觉像给AI小助手按下了启动键。
开启总开关后,下面的细分功能比如“实时转录”“会议摘要生成”“智能问答”就会亮起来,你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勾选这些选项,比如我经常需要整理会议纪要,就把“会议摘要生成”和“待办事项提取”都打上了勾,这里要提醒一句,如果你用的是公司账号,有些高级功能可能需要管理员权限才能开启,我当时就是因为“AI分析报告”功能点不了,跑去问了IT同事,才知道需要提交权限申请,等了半天审批通过后才解锁,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别着急,找管理员“求助”就行,配置完成后,页面会弹出“设置已保存”的提示,那一刻感觉像是给AI小助手交代好了任务,就等它开工了。
在会议中启用AI实时转录功能
配置好权限,就该在实际会议中“遛遛”这个AI小助手了,当你进入一个Zoom会议后,顶部工具栏会多出一个“AI助手”的按钮,长得像个戴着耳机的小机器人——这就是实时转录的“启动器”,我第一次用的时候,特意选了个部门周会来试验,点击“AI助手”后,弹出的菜单里第一个就是“开启实时转录”,点击它的瞬间,屏幕右侧突然“长”出一块文字区域,发言人的话几乎是同步出现在上面,连同事说的“嗯……这个问题”这种语气词都被准确记录下来,当时我旁边的同事凑过来看,眼睛都瞪大了:“这也太快了吧!”
实时转录不仅能记文字,还能区分发言人,每个发言人的名字会出现在文字前面,就像聊天记录一样清晰,有一次开会时,领导突然问“刚才小张说的方案细节是什么”,我还没反应过来,直接指着右侧的转录记录说:“在这儿呢,小张刚说‘建议下周先试点3个部门’。”领导点点头,旁边的小张也松了口气——要知道以前这种情况,大家都是面面相觑,谁也记不清具体内容,这个功能简直是“摸鱼”记笔记的福音,再也不用边听边狂写,手忙脚乱像打仗,只需偶尔抬头听听重点,剩下的交给AI就好。
生成会议摘要与关键信息提取
会议开到一半,如果你想快速回顾前面的内容,或者担心后面忘记重点,不用翻长长的转录记录,直接让AI生成摘要就行,在“AI助手”菜单里,找到“生成会议摘要”选项,点击后稍等几秒(大概喝口水的功夫),一份简洁的摘要就会弹出来,我记得有次项目会开了快2小时,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快结束时我点了生成摘要,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三个部分:本次会议议题、达成的决议、待办事项清单,其中待办事项还标了负责人和截止时间,小李:整理需求文档(周五前)”“小王:对接技术部评估工时(周三前)”,简直比我手动记的还清楚。
最让我惊喜的是摘要的“抓重点”能力,有一次开会时,大家围绕“预算分配”吵了半天,各种观点满天飞,我还担心AI会被绕晕,结果生成的摘要里直接写着“决议:市场部预算增加20%,用于Q4推广活动,其他部门维持原预算”,一句话就把吵了半小时的结果说透了,这效率,谁看了不说一句“绝绝子”,再也不用会后“加班”整理纪要了,直接把AI摘要转发给团队群,大家都说“这才是真正的开会自由”。
利用AI智能问答快速回顾会议内容
有时候会议结束后,你可能突然想起某个细节想问,又不想翻完整场的转录记录——这时候AI智能问答就派上用场了,在会议摘要页面的底部,有个“提问框”,就像聊天窗口一样,你可以直接输入问题,第三点决议是什么”“小张提到的供应商名称是什么”,AI会立刻从会议内容中找到答案,用口语化的方式回复你,我试过问“会议中提到的竞品分析报告什么时候交”,AI马上回复:“在待办事项中,由小赵负责,截止时间为下周一。”就像在和一个全程旁听的同事对话,方便又高效。
这个功能在跨部门协作时特别好用,有次我临时被拉进一个销售部的会议,中途加入完全跟不上节奏,就偷偷在AI问答框里输入“目前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I回复:“讨论Q3销售目标未达成的原因,初步结论是华东区域物流延迟影响发货。”瞬间帮我理清了头绪,后面发言也没露怯,这种“即时补课”的能力,让我这种经常“空降”会议的人安全感满满。
会后查看AI生成的会议分析报告
如果你是会议组织者,或者需要向领导汇报会议效果,那AI生成的会议分析报告绝对是你的“加分项”,会议结束后,在Zoom客户端的“我的会议”页面,找到对应的会议记录,点击“查看AI报告”,就能看到一份图文并茂的分析——里面不仅有会议时长、参与人数、发言次数这些基础数据,还有“参与度热力图”(显示哪些时段大家发言最积极)、“关键词云”(高频出现的词汇,一眼看出会议重点),甚至还有“待办事项跟踪”(标记哪些任务已完成,哪些还在进行中)。
上周我组织了一场产品需求会,会后把AI报告发给老板,老板特意在群里夸:“这个报告做得不错,数据清晰,重点突出。”其实我啥也没干,就是点了一下“生成报告”,最有意思的是“关键词云”,那次会议“用户体验”“迭代速度”“成本控制”三个词特别大,老板一看就知道我们讨论的核心方向,比我口头汇报半天还管用,现在每次开会,我都盼着会后看这份报告,像拆盲盒一样期待它总结出的“会议画像”。
自定义AI功能偏好设置
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Zoom AI也支持“私人订制”,在设置的“AI功能”页面,往下滑能看到“偏好设置”选项,这里可以调整转录语言(支持中英日韩等多种语言,我设置成“中文优先”后,转录准确率明显提高)、摘要详略程度(可选“简洁版”“标准版”“详细版”,给领导汇报我选详细版,团队内部同步选简洁版)、智能问答灵敏度(调高点能识别更口语化的问题,调低则更严谨)。
我还发现一个隐藏功能:可以设置“排除词汇”,比如我们部门开会经常说一些内部黑话,像“小火箭计划”“蓝盒子项目”,AI一开始会直接转录,对外汇报时容易让人 confusion,我就在“排除词汇”里把这些词添加进去,设置成“替换为正式名称”,之后生成的摘要和报告里,“小火箭计划”就会自动变成“Q4新用户增长计划”,专业多了,这种“私人订制”的感觉,让AI小助手更像“自己人”,用起来顺手又贴心。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用得多了,偶尔也会遇到AI“闹脾气”的时候,比如有次会议中,我点击“开启实时转录”,按钮是灰色的,怎么点都没反应——后来才发现是公司管理员更新了权限设置,临时关闭了普通员工的AI功能,解决方法很简单,联系IT同事重新申请权限就行,大概10分钟就搞定了,还有一次转录突然卡住,文字半天不更新,我检查了一下网络,发现Wi-Fi信号只有一格,切换到手机热点后,转录立刻恢复了流畅,看来AI也很“吃”网速。
有人可能会问“AI转录的内容安全吗”——这点可以放心,Zoom的AI数据处理符合隐私保护标准,转录内容只保存在你的个人账户里,除非你主动分享,否则别人看不到,我之前也担心过这个问题,特意去查了Zoom的隐私政策,确认后才敢放心用,遇到问题别慌,大部分情况都是小毛病,稍微排查一下就能解决,就像给AI小助手“拍拍灰”,它马上又能元气满满地工作。
现在每次用Zoom开会,我都会下意识地点开AI功能,看着它默默记录、整理、分析,感觉就像多了个靠谱的搭档,以前开会像打仗,会后像加班,现在有了Zoom AI,会议变得轻松又高效,如果你还没试过,赶紧跟着上面的步骤操作一遍,相信我,用过一次你就会爱上这种“躺赢”的开会体验——毕竟,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哦不,是AI),我们才能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不是吗?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