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造作AI做自媒体的全流程指南,从内容生成到账号变现
造作AI是一款专为内容创作者打造的AI辅助工具,它像一个藏在电脑里的创意工厂,能帮你搞定自媒体创作中的文案、图片、视频脚本,甚至连账号定位和变现思路都能出谋划策,如果你总觉得做自媒体“没灵感、写得慢、涨粉难”,那跟着这篇指南走,用造作AI把创作变成一件轻松事——30天从0到1搭建起能稳定涨粉、甚至变现的账号,真不是夸张。
注册登录:3分钟搞定“进门卡”
第一次点开造作AI官网时,我还以为会看到满屏复杂的按钮,结果界面干净得像刚擦过的书桌——蓝色主调,中间一个大大的“开始创作”按钮,像在朝我招手,注册流程比点外卖还简单:手机号往输入框里一填,验证码“嗖”地飞到手机上,再设个密码,三步搞定,登录后系统会弹个小窗口,问你“想做什么类型的内容呀?”,随便选个“职场干货”试试水,它立马跳转到创作主页,连新手引导都省了,直接让你上手开干,我当时心里嘀咕“这效率,比以前注册那些要填10个表的平台舒服多了”,后来才发现,这只是造作AI“懒人友好”的开始。
登录后的主页像个多功能工作台,左边是“文案生成”“图文创作”“视频脚本”这些工具按钮,右边是历史作品区,中间留着大片空白等你填需求,我随手点了下“新手福利”,居然领到3次免费生成机会,这不就是给小白的“试吃装”吗?赶紧记下来:注册别犹豫,手机号+验证码,3分钟就能从“门外汉”变成“创作预备役”,连我这种对科技产品有点笨的人都没卡壳。
账号定位:让AI帮你找到“流量密码”
注册好账号,接下来就得给你的自媒体号找个“身份证”——也就是账号定位,以前我自己瞎琢磨,今天写美食明天发旅行,粉丝看了一头雾水,关注数像蜗牛爬,用造作AI时,我点进“账号诊断”功能,它像个耐心的咨询师,先问我“你擅长什么?”“喜欢什么领域?”“想吸引什么样的人?”,我填了“职场新人”“省钱技巧”“20-30岁打工人”,然后点“生成定位建议”。
不到10秒,屏幕上跳出一行字:“建议定位‘职场新人省钱指南’,主打‘月薪5千如何过得像月薪1万’,内容方向:通勤穿搭平替、办公室好物平价版、周末低成本探店”,当时我眼睛都亮了——这不就是我平时自己琢磨的痛点吗?AI连细分领域都帮我挖出来了!照着这个定位发了一周内容,后台粉丝画像里“25-28岁职场人”占比从30%涨到70%,评论区全是“求链接”“太懂我了”,原来找对定位真的像给自媒体装了个指南针,粉丝涨得比以前快了两倍还多。
生成爆款文案:从“卡文”到“日更3篇”的秘密
定位搞定,就到了最头疼的“写文案”环节,以前写一篇“10元搞定办公室午餐”的推文,我得先翻外卖软件比价,再查营养成分,写两小时还卡壳在开头,用造作AI的“文案生成”功能时,我在输入框里敲:“主题:办公室午餐平替;风格:轻松幽默;重点:10元内、好吃管饱、不用开火”,选“小红书文案”格式,然后点“生成”。
30秒后,屏幕上跳出一段文字:“打工人的午餐刺客退退退!今天教你们用10元吃出‘小资感’——便利店的饭团微波炉转10秒,加个1.5元的茶叶蛋,再配盒3元的凉拌菜,总共10.5元,比点外卖省20块,吃完还不犯困(亲测比沙拉顶饱),对了,偷偷说:周二便利店三明治买一送一,囤两个当周三早餐,又是省出奶茶钱的一天~” 这段文字像块刚出炉的面包,热乎又实用,我只改了几个口语化的词,比如把“小资感”换成“幸福感”,配上自己拍的午餐图,发出去当天就有50多个赞,比之前吭哧写两小时的阅读量高了40%,现在我用AI写文案,就像有个随身秘书,把需求一说,初稿立马出来,再稍微“揉一揉”(改改细节),日更3篇都不费劲,以前写文案像挤牙膏,现在简直是“躺赢式创作”。
AI生成视觉素材:不用PS也能做出吸睛封面
文案写好了,封面图要是“丑巴巴”,读者划两下就划走了,我以前用手机随便拍张图就发,点击量总上不去,直到发现造作AI的“图文生成”功能,记得上次写“50元改造出租屋书桌”,文案里提到“ins风台灯、木质收纳盒、绿植小盆栽”,我直接把这些关键词复制到“图文生成”的输入框,选“小红书封面”风格,再调了调配色“奶油白+原木色”,点“生成图片”。
一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三张图:第一张是干净的书桌,台灯暖光洒在打开的笔记本上,旁边放着小盆栽,收纳盒里整齐码着文具,右上角还飘着“50元改造”的卡通字——这不就是我想要的感觉吗?以前用PS调个滤镜都要半小时,现在AI直接把“脑海里的画面”变成现实,我选了张最喜欢的,用系统自带的裁剪工具裁成9:16的比例,连字体都不用换(AI生成时已经配了清新的手写体),发出去后发现,这篇的封面点击率比之前高了30%,有粉丝评论“光看封面就想点进来抄作业”,现在做封面图,我再也不用求朋友帮忙P图,造作AI就像个兼职设计师,你说要什么风格,它立马给你画出来,连我这种“手残党”都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封面。
视频脚本一键生成:从文字到镜头的“翻译官”
现在做自媒体,光有图文不够,短视频才是流量大头,但写视频脚本太折磨人了——要想镜头怎么拍、台词怎么说、背景音乐用什么,我以前写个30秒的脚本得耗一下午,直到发现造作AI的“视频脚本”功能,才知道原来视频创作也能“抄近路”。
上次想拍“3分钟教你叠出不占地方的羽绒服”,我把文案大纲输进造作AI:“开头展示堆成山的羽绒服,中间分三步教叠法,结尾展示叠好后节省的空间”,选“抖音短视频”格式,点“生成脚本”,几秒钟后,脚本里连“镜头1:俯拍衣柜里乱糟糟的羽绒服,配‘冬天衣服堆成山,衣柜塞不下’的画外音”“镜头2:特写双手将羽绒服对折,字幕‘第一步:袖子往里折’”“镜头3:成品展示,羽绒服变成方块,配‘看!一件能省出半格衣柜’的惊讶语气”都写好了,甚至连背景音乐都建议用“轻快的吉他曲”,照着这个脚本拍,我只花了20分钟就拍完剪辑好,视频发出去完播率比之前自己瞎拍的高了25%,评论区全是“学会了!回家就试”,造作AI就像个懂镜头的翻译官,把你的文字想法变成一个个具体的镜头,连新手都能拍出“专业感”。
内容发布后:AI教你“追热点”和“调方向”
发出去不是结束,得知道“读者喜欢什么”才能越做越好,以前我看后台数据,就看个“点赞评论数”,根本不知道为啥有的内容火有的凉,直到用了造作AI的“数据分析”功能,它像个藏在后台的数据分析师,每篇内容发出去24小时后,会生成一份“体检报告”:比如那篇“便利店午餐”为什么火?因为“价格敏感”“实用技巧”这两个标签的互动率特别高;那篇“出租屋改造”为什么点赞少?因为“50元预算”没写清楚,读者觉得“不真实”。有次AI提醒我:“职场摸鱼技巧’相关话题搜索量上涨30%,你的账号粉丝对‘效率工具’感兴趣,建议结合创作”,我立马用AI写了篇“3个摸鱼时偷偷提升效率的工具,老板以为你在刷手机”,发出去果然爆了,涨粉200多,现在我每周都会看AI的数据分析,它说“读者喜欢短句子+emoji”,我就把文案里的长句拆短;它说“周二发内容流量最好”,我就固定周二下午更新,账号就像一棵小树,AI帮我看着“哪些枝叶长得好”“哪里需要浇水”,慢慢就长得越来越茂盛,再也不是“盲人摸象”式运营了。
变现思路:让AI帮你打通“赚钱通道”
做自媒体做到最后,谁不想“用兴趣赚点零花钱”?以前我觉得变现离自己很远,直到造作AI的“变现工具”功能给了我灵感,记得有次粉丝问“你推荐的收纳盒在哪买?”,我才想到可以试试“好物带货”,打开造作AI的“带货文案生成”,输入产品名“抽屉分隔收纳盒”,选“小红书种草风格”,再填参数“9.9元3个、可叠加、适合袜子内衣”,生成的文案直接戳中痛点:“再也不用在抽屉里翻半天找袜子!这个9.9元3个的分隔盒,把袜子、内衣、发圈分开装,拉开抽屉整整齐齐(强迫症表示极度舒适),偷偷说:我用它装首饰也超合适,再也不怕项链缠在一起~ 链接放评论区啦,手慢无!”
把这段文案配在之前的“出租屋改造”视频里,挂了商品链接,一周居然卖出去30多个,赚了50多块佣金,后来我又用“广告合作话术生成”,给想找我推广的文具品牌写合作文案:“你的笔记本颜值高又平价,刚好我粉丝都是学生党和职场新人,咱们可以试试‘买笔记本送便签纸’的活动,我写篇‘提升效率的笔记本用法’,把福利放进去,肯定能双赢~” 品牌方看了直接同意合作,给了200元推广费,现在我用造作AI搞变现,就像有个商业顾问在旁边出主意,从带货文案到合作话术,都帮你想得明明白白,上个月光靠自媒体就多赚了2000多,虽然不多,但看着自己的兴趣能“变现”,成就感满满。
从注册账号到变现,造作AI就像个全能搭档,陪你把自媒体的“小树苗”养大成“摇钱树”,如果你也想做自媒体又怕麻烦,不妨打开造作AI试试——不用会写文案,不用会P图,不用懂数据分析,把需求告诉AI,它帮你把“难路虎”变成“垫脚石”,毕竟做自媒体最开心的,不就是用喜欢的事赚钱,还能帮到别人吗?现在就打开造作AI,你的自媒体故事,从这里开始也不晚。
欢迎 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