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QWIP Consult AI使用教程指南 QWIP Consult AI免费法律AI使用方法教程

QWIP Consult AI免费法律AI使用方法教程

发布时间: 浏览量:572 0

在法律知识壁垒如同高墙的当下,普通人遇到合同纠纷、权益受损时,要么在法条堆里晕头转向像迷路的羔羊,要么因咨询费用望而却步,QWIP Consult AI的出现,就像给这堵墙开了一扇玻璃门——免费、高效,还24小时不打烊,无论是租房合同审查、劳动纠纷咨询,还是法律文书代写,都能让你从“法律小白”变身“维权小能手”,咱们就手把手拆解这个工具的使用密码,让你轻松解锁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案。

注册与登录:30秒拥有专属法律助手

想用QWIP Consult AI,第一步得先“牵回家”,打开浏览器输入官网地址,首页中央的“免费注册”按钮比超市促销牌还显眼,像在说“快来领福利”,我当时选了手机号注册,输入号码后,验证码“嗖”一下就飞到了短信箱,设置密码时系统还会蹦出小提示:“字母+数字更安全哦”,比某些APP的注册流程友好得像邻居阿姨,登录时如果选“记住我”,下次打开网页它就像认识你似的,直接跳转到工作台,省去重复输入的麻烦——这波操作,连我那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妈妈都能一次搞定。

注册完成后会弹出一个简单的引导页,问你“常用法律场景”,合同相关”“劳动维权”“婚姻家庭”,选完后系统会给你推荐对应功能,像餐厅服务员根据口味推荐菜品,贴心又高效,我当时选了“合同相关”,首页立马显示了“合同审查”“模板下载”等入口,省去了自己摸索的时间。

熟悉界面:像逛便利店一样找功能

登录后的界面干净得像刚擦过的书桌,没有花里胡哨的广告,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左边是“功能导航栏”,从上到下依次排着“法律咨询”“合同助手”“文书模板”“案例库”“我的记录”,五个选项像五间不同的房间,想干嘛直接推门进去,中间是“需求输入区”,白色的输入框占了大半屏幕,上面飘着一行灰色提示字:“请详细描述你的法律问题,租房合同房东不退押金怎么办’”,像个耐心的老师在提示你怎么提问。

右边是“快捷工具条”,有“历史记录”“收藏夹”“帮助中心”三个小图标,点“历史记录”能看到之前的咨询,像翻聊天记录一样方便;“收藏夹”可以存重要的法律意见,下次查看不用再重新搜索;“帮助中心”里有视频教程,连“怎么上传合同文件”这种细节都有演示,比说明书好懂一百倍,我第一次用的时候,盯着界面研究了2分钟,就摸清了每个按钮的“脾气”——这设计,简直是为“怕复杂星人”量身定做的。

输入需求:给AI“画”出你的法律困惑

想用AI解决问题,得先让它“听懂”你的话,输入框就是AI的“耳朵”,但这耳朵有个小脾气:越详细的描述,它听得越明白,我朋友之前问“被公司辞退还能拿到钱吗”,AI回复得比较笼统;后来改成“在上海工作2年,签了劳动合同,公司昨天突然说裁员,没给补偿金,也没提前通知”,AI立马像打了鸡血,不仅搬出《劳动合同法》第47条,还算出了2个月工资的补偿金,连去劳动仲裁的步骤都列得清清楚楚。

这里有个小技巧:描述时带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就像写日记一样,2023年10月在杭州租了房,合同签了1年,押一付三,现在住了5个月房东要收回房子,不退押金”,比单纯说“房东不退押金”效果好太多,我试过用这种方式提问,AI给出的回复连标点符号都透着专业,仿佛背后站着个资深律师——这就像给厨师递菜谱,材料越全,菜越合口味。

生成结果:AI化身“法律学霸”秒出答案

输入完需求,点击输入框下方的蓝色“生成法律意见”按钮,就像按下了“启动键”,这时屏幕会出现一个转圈的加载动画,别着急,喝口水的功夫(大概10秒),结果就“唰”地跳出来了,我上次帮同事问“网购到假货怎么索赔”,AI先列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解释“假一赔三”的规定,然后分步骤写了“联系商家—保留证据—平台投诉—消协举报”,连聊天记录怎么截图、订单号在哪里找都写进去了,比我在度娘上搜的碎片化信息靠谱多了。

结果页面分三块:“法律依据”“维权步骤”“风险提示”。“法律依据”部分会把相关法条加粗标红,像老师划重点;“维权步骤”用序号标出来,清晰得像购物清单;“风险提示”会提醒你“注意保留聊天记录”“投诉时效是60天”,连坑都帮你提前踩了一遍,有次我看到“风险提示”里写“别轻易删商家好友,聊天记录是关键证据”,突然想起之前帮表妹维权时她差点删了记录,幸好AI提醒及时——这波操作,简直是“法律版的防坑指南”。

解读结果:把“法律黑话”翻译成大白话

有时候AI给出的结果会带些专业术语,不安抗辩权”“善意取得”,别慌,它自带“翻译功能”,在每个术语后面点一下,就会弹出小窗口解释,不安抗辩权”会翻译成“对方可能不履行义务时,你可以暂时不付钱”,比法学课本好懂一万倍,我妈上次看“留置权”一头雾水,点了一下解释,立马恍然大悟:“哦,就是我修鞋没给钱,鞋匠可以先扣着鞋不让我拿走啊!”

如果觉得结果不够贴合你的情况,还能“二次追问”,比如AI说“可以要求赔偿3倍损失”,你在输入框接着问“我买的东西才50块,3倍才150,值得维权吗”,AI会回复“即使金额小,维权也是保护自身权益,且商家可能因怕投诉影响信誉而主动协商”,连心理战都帮你分析了,这种互动感,就像和律师面对面聊天,只不过这个“律师”永远不会不耐烦。

实用技巧:让AI“卷”不过你

现在的AI工具都“卷”得厉害,但掌握几个小技巧,就能让QWIP Consult AI为你“躺赢”,第一个技巧是“用数字说话”,比如问“加班工资怎么算”,写成“月薪8000,每月加班40小时,周末加班2天”,AI能直接算出具体金额,比说“工资不高,经常加班”精准10倍,第二个技巧是“上传文件更高效”,如果有合同想审查,点“合同助手”里的“上传文件”,把PDF或Word拖进去,AI会像扫描仪一样把关键条款标红,这个违约金比例超过30%,可能无效”“这里没写付款时间,容易扯皮”,比自己逐字看合同节省1小时。

还有个隐藏技巧:“收藏优质回复”,遇到有用的法律意见,点右上角的“收藏”,下次类似问题直接在“我的收藏”里找,不用重复提问,我之前收藏了“租房合同必备条款”,后来帮朋友看房时直接调出来对照,房东想加“提前退租不退押金”的霸王条款,我指着AI的回复说“这违反《民法典》第577条”,房东立马改了合同——这波“知识变现”,成就感拉满。

真实案例:从“一脸懵”到“维权成功”

我同事小张的经历特别典型,他在一家公司干了2年,没签劳动合同,突然被辞退还没补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让他用QWIP Consult AI,输入“工作2年没签合同被辞退,没补偿”,AI秒回:“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没签合同可主张11个月双倍工资;第47条,违法辞退需赔2倍经济补偿,你能拿2个月工资×2=4个月工资”,还附了劳动仲裁申请书模板,连怎么填公司名称、地址都标好了,小张按步骤提交仲裁,3个月后拿到了4万多补偿金,他说“要不是这个AI,我可能就自认倒霉了,现在终于明白‘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还有个朋友小李,网购到假口红,商家耍赖说“特价商品不退不换”,她用AI输入情况后,得到“特价商品也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可要求退一赔三,不足500按500赔”的回复,还拿到了12315投诉链接,她把AI的法律意见截图发给商家,商家第二天就乖乖退款还赔了500——这简直是“用魔法打败魔法”,AI就是那个最厉害的“魔法棒”。

从注册到解决问题,QWIP Consult AI就像一场“法律自助游”,不用导游(律师)也能玩转,法律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山,有了这个免费AI助手,每个普通人都能握住维权的“钥匙”,下次再遇到法律问题,别慌,打开QWIP Consult AI,让它帮你把“麻烦事”变成“轻松搞定的事”——毕竟,保护自己的权益,从“会用工具”开始。

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