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友用AI将同窗诗词谱成歌曲,十月创造音乐奇迹的幕后故事
有一位名为马俊华的作者,其性别为男,来自北大87年的哲学系,是大连人,如今居住在北京。那篇文章原本的标题是《十月的音乐奇迹》 。
今年九月中旬里头,申淑文着手尝试着把一些同学所作的诗词借助AI生成歌曲,而后制作成为视频,发布于视频号之上。有一回,她把已然制作完成的《不哭》《勿痴》以及其他同学所做的《涌》发送给我观看,我看过之后,认为做得相当出色,不管是曲子方面还是演唱方面,都超越了众多专业的词曲作者以及演唱者,特别是《勿痴》的演唱,极具磁性。
申淑文提出建议,就是要是我有兴趣,那就挑选一首诗,她会进行歌曲生成,我马上应允,然而来不及重新创作,于是找了一首旧作《今生应执着》,开始让她着手练习,不到20分钟,她就发送过来两首曲子,我听了之后,感觉都挺不错,可她表示还不够好,让再等等,能够生成更好的。这是9月26日下午两点左右所发生的事儿,当时,她正在为自己生成的曲子《未名,湖》制作视频 。
没过多长时间,她又创作出《可爱的猫猫》《回家的路》这两个视频,同样发给我来观看,我认为这两个视频全都特别好。在9月30日的下午时分,我撰写了一首名为《全是逗你玩》的歌词,而后将其发给她。她一直到晚上5点方才察觉到,然而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就把曲子创作出来发送过来,并且还表示要制作成视频 。10月1日早晨7点多的时候,她把做好的视频发给我,我一看那个视频,画面就如同现场真人在进行演唱,于是我就转发给了亲友,他们看过之后都说不错,不过却觉得,这样的歌词竟然出自于我的手,有点感到很突然没有预期想到,原因在于歌词写得有一些流里流气、玩世不恭,这和我平常给人的印象差别很大 。实际上,我写此类歌词,是想要捕捉社会的情绪,从而获得听众的共鸣,然而看到其最终情况,并没有达成这个目的 。
10月1日那天,我于家中接待亲人,一整天都颇为消停。那时也觉着,写《全是逗你玩》不过是当作玩耍一番,并未想过要持续去做 。
10月2日的中午时分,我处于躺着的状态在沙发之上,创作了一首名为《苍蝇之歌》的作品,而后发送给了申淑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表现出颇喜欢的态度,声称具有创意,从而给生成了歌曲情况。只是所生成曲调多少有些呈现出激昂的态势状况,这与我原先词作秉持的调侃性质风格并非十分契合一致。我和她彼此之间进行了意见的交换,最终觉得激昂的这种风格也是能够站立得住脚的,于是就做出决定予以采用,不过将名字更改成为了《愤怒的苍蝇》。完成这些之后,我便急忙忙地出门,去参与“诗酒行”的聚会活动。夜里,回到家的时候,将近12点了,收到申淑文发来的,已经做好的视频,观看之后,我认为总体情况还不错,只是其中存在错别字,比如把“国籍”错误地写成了“枸杞”等等,后半部分的动画,也显得较为单调,因而,隐隐约约地,产生了一些失望之情。然而,这一版本的歌曲,就这样被发布出去了。
在第二天的时候,申淑文或许也察觉到不太妥当,于是就去制作了另外一个版本,这个版本不但改正了其中的错字,而且还为最后一部分配上了和内容更加贴合的动画,然后整个视频瞬间就变得生动且有趣起来。她将这一版命名为《愤怒的苍蝇2.0版》,随后便把它发布了出去。因为这一版的质量很不错,所以我就积极地进行了转发,我身边的朋友也都非常喜欢。没过多久,在我的建议之下,申淑文把第一版给删去了。正是受到这一版的激励,我产生了继续去写歌词的兴致。
10月3日一天消停。
10月4日上午时分,我乘坐高铁返回故土金州,于前往车站那会儿途中;落下《秋天的大雁》,于高铁之上又写下儿歌歌词《我们是一把小黄豆》,二者皆发送给申淑文。待我来到金州不多时,她创作出曲子,并制作成视频。进而就连我往昔给予她的《今生应执着》,也在中秋节当日创作出曲子,制成视频,成为我于中秋节问候他人的个性化小礼物。
我俩身处大连,却分住于两个不同市区,彼此联系主要借助手机,每日交流极为频繁,致使我探亲时内心难安,直至10月7日白昼,我俩已然制作完成五个视频,且皆颇为满意,当晚,她宣称要创作一首蓝调,以此作为十一合作的收尾之作。我手头没有合适的歌词,于是打算把《冰溜子》做成视频,她生成了 18 首曲子,挑出了 4 首给我,我听了之后,认为没一首能让我真心满意,便产生了凑合的想法,然而她坚决不妥协,又临时生成一首发给我,可还是不理想,像这样沟通到夜里 11 点多,两人都感觉疲倦,并且也看不到解决的办法,最后只好放弃了。
后来,我心里很是不甘愿,马上从电脑中翻找出六七首有着押韵特点的往昔诗作,发送给她,好让她从中挑选使用。在10月8日清晨五点半上下的时候,我从自己的床上起身,给她发送了一条短信息,提议她采用我前一晚发送的那首《在你离去的时候》,没料到,她居然瞬间回复道:“英雄所见略同。”没过多久,她就制作出了令人中意愉悦的歌曲,呈现出蓝调的风格样式,并且将其制作成视频发布了出来 。
这般情形,直至10月9日当日一大早离去金州之际,我们总共合作制作了6首视频,速度表现得令人惊叹其快之又快,质量方面亦是相当出色。除此之外,我还创作出几首留待待用的歌词,其中包《小芝麻,大西瓜》《活着要有型》以及旧作之称的《冰溜x》等。如此种种,真可谓收获方面满满当当有诸多所得。
回到北京之后,我径直前往单位去上班,下午的时候创作了《杨花》,申淑文将其制作成三首她觉得满意的曲子,进而做成了三个版本的视频,其中一个版本为乡村版,另一个版本是八音版,还有一个版本是古装版,原先开始的时候我喜爱的是乡村版,而后喜欢上了八音版,然而申淑文却青睐古装版 。
从那以后,我写歌词时就开始变得紧张兮兮,好多爱好都暂且被搁置在一旁,大脑老是惦记着写歌词。早上刚一觉醒来,人还在被窝当中呢,就先去写一首歌词,接着才爬起来去如厕,然后洗漱,之后上班,再去吃早点。处于这种状态之下,我所写下的歌词已然有十多首了,其他的也是找机会就赶忙进行,上班的时候、午休期间、开会之时、晚上回到家等等,只要有灵感闪现,就赶紧抓住,把它写成歌词。10 月 27 日至 31 日,我前往北师大参加业务学习,课上和课下都没忘掉写歌词,也写出了不少首。
申淑文身为劳模,手部动作敏捷,创意层出不穷,我俩一经达成合作,便默契协作,然而节奏与压力逐步递增,近乎每日都需创作出一首歌词,方能确保她一日生成一首满意的曲子,进而制作成一个视频。起初,我存有一丝心虚,担忧难以跟上申淑文的节奏。如此一来,即便我每日都坚持撰写歌词,倘若一日未能写出,便会产生焦虑感与挫败感;若写出的歌词无法生成动听的歌曲,亦会产生焦虑感与挫败感,始终觉得未曾掌握歌词写作的特性。
我有着长期写诗的经验,然而诗歌跟歌词存在诸多不同。现代诗歌在语言方面愈发独立,和歌曲的韵味渐行渐远。歌词对语言有要求,需浅白、放松、重复且押韵。歌词要贴合曲子,伴随歌曲演唱,其词句的意义与味道会自然散发,无需过多琢磨与深思。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于歌词的理解,未必准确且全面。
按照一个月的时间跨度来看,在这期间,我一方面做到了保障供应,满足了申淑文提出的需求,并且跟上了她的节奏,另一方面还实现了富富有余的状态,储存了数量不少的货物。当然,就在这个时间段内,我还运用了几首过去创作的诗歌,借此缓解了临时进行写作时所产生的强度。
创作歌词没法进行量产,得具备题材、感觉以及灵感才行,不然,所写出的内容就会显得生硬且乏味,所以,当写不出来的时候,我自身也无计可施了,只能干等着。在这一方面,我觉着,就算是专门依靠写歌词来谋生的职业歌词作者,也没办法保证每日创作一首。此外,在歌词创作这事上,能够写出来的,不一定就是好诗词,而不去写便是决然不可能会有好诗词出现的,优秀的诗词对于任何作者而言都是极为吝啬的,这既是诗神缪斯的吝啬,亦是人的写作局限。
一个人一生所能写出的诗词,平均大概就两千首左右。例如,李白一生估计写出两三千首诗,可收录在《李白全集》里的诗歌只有1010.首,其余的都已经遗失。杜甫一生则写了1400.首左右,最新编辑的《杜甫诗全集》收录了1455.首。当代著名歌词作家乔羽一生也就写了1,000.多首,其寿命那么长是也就95岁,分摊下来,一年算下来也写不了多少。可在这些作品总量里,究竟能有多少好尸词呢?
且不说李白与杜甫于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那不可言说的地位,闪耀至极。然而就其全集的文学质量说来,能够讲是,绝大多数作品颇为平常,仅仅是为少数上乘之作的问世所做的摸索与铺垫罢了。说到其优秀作品,一部《李白诗选》以及《杜甫诗选》,便能够全然涵盖进去,大概也就二三百首上下。再退一步讲,处于一个并非从事文学研究的人而言,能够背诵李白和杜甫的诗作达到50首的话,其文学素养已然相当不错了。《唐诗三百首》当中收录的李白诗作少于30首,杜甫诗作少于40首,又究竟有多少人完整读过呢?
从当中能够看得出,有一个人,他写诗词写了一辈子,然而能够叫得响亮的作品是非常少的。就拿如今流行的歌坛来说,一个人一辈子要是能够创作出一首被唱红的歌曲,那就算没有虚度此生,要是能够创作出三五首被唱红的歌,那就已然称得上是名家了,要是能够创作出十首被唱红的歌,那就是一个时代歌坛的处于顶尖水平的人物了,就像乔羽、罗大佑这些人。能够讲得是,诗坛或者歌坛看上去热热闹闹的,但是淘汰的比率是很高的,真正能够站稳脚跟的人是极少的。

在此处,我不嫌弃麻烦,去记上一份流水账,将那一个月以来所创作的全部歌词以及诗歌一一进行罗列:
9月26日写《全是逗你玩》;
10月2日写《愤怒的苍蝇》;
10月4日写《秋天的大雁》《我们是一把小黄豆》;
10月5日写《活着要有型》;
10月7日写《月亮的邀约》(诗歌);
10月8日写《小芝麻,大西瓜》;
10月9日写《杨花》;
10月11日写《蒲公英》《华山论剑》;
10月12日写《花生米公主》;
10月13日写《来生再相见》《我和我的北大》;
10月14日写《槐花,故乡的花》;
10月15日写《蚂蚁壮士》(又名《生如蝼蚁》);
10月16日,写《白骨精的痴情》,写《白骨精的告白》,写《老鼠和猫》,写《追呀追》,写《我是一只小瓢虫》。
10月17日写《约会》(诗歌);
10月18日写《这一生还真说不清》《捡星星》;
10月19日写《诗经•今风•子衿》《欧米伽,时间婊》;
10月21日写《小露珠,亮晶晶》《蜗牛星》;
10月22日写《歌手小青蛙》;
10月23日写《放风筝》;
10月24日写《甲骨文情书》;
10月25日写《吹泡泡》;
10月26日写《重逢》(诗歌)《北方有佳人》;
10月28日写《大禹治水》《好奇最爱猫》;

10月29日写《龙凤呈祥》《大面包》《小蚊子》:
10月31日写《怀念彭斯》《永远的梦》《求职大王诸葛亮》。
接下来我梳理汇总一下,一直到10月31日这个时间点,我总共创作完成了恰好41首诗词作品,平均下来大概一天就会创作超过一首诗词,也就是说基本上每一天都会有创作之举,仅仅只有10月1日、3日、6日、10日、20日、27日、30日这七天的时间没有进行写诗创作,在这41首诗词里面,歌词有38首,诗歌算起来是3首。除此之外呢,我还拿出了几首之前创作的旧诗,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过的有《今生应执着》(创作于2010年)、《冰溜子》(创作于2020年)、《在你离去的时候》(创作于1999年)、《每次从他身边走过》(创作于1998年)这4首。
至今制作而成视频的歌词数量为21首,其中存在两首,每首各自生成了三版曲子,总共是25个视频。另外,我手上拥有备用歌词20多首,其中已经生成曲子的数量为10多首。
我好久没有这样写诗词了,确实有点疯狂。
以这些歌词的创作而言,以及曲子的打造来讲,要兼顾题材的多元性,内容的不同样态,类型广泛多样,风格也各有千秋呢。题材方面涵盖爱情、历史、文化、现实等等,歌曲类型存在儿歌、流行、嘻哈、摇滚、蓝调之类,风格包含抒情、叙事、说唱、民谣那样 ,总起来说,范围还算比较宽泛的。
申淑文有着精妙的手艺创作出如花朵般美妙的作品,她所制作的视频,画面呈现出精美之态,具备流畅之感,拥有细腻之质,展现灵动之姿,不但针对歌曲做出了生动且形象的解释以及演绎,另外还将视觉与听觉两者融合到一起,从而显得更为立体,更具备原创的特性,。
对于这些视频,我跟申淑文多数时候是比较满意的,特别是儿童歌曲,每一首都称得上是一流水平。其他歌曲,像《白骨精的痴情》《甲骨文情书》《愤怒的苍蝇》《花生米公主》等,有着较高的辨识度。我个人最为喜欢的是《冰溜子》,它的歌词源自于我多年前创作的一首儿童诗,这首儿童诗曾在《儿童文学》杂志上发表过,用AI生成的曲子非常出色,演唱时的音质也很棒,简直如同上天赐予的绝妙之笔,能够将人声远远地抛在后面。
回忆往昔,从10月所发布的《生如蝼蚁》起始,申淑文于每个视频的末尾皆注明“神马组合出品”,其中,“神”乃是申淑文之“申”的谐音,“马”即为我的姓氏,其寓意为经由我们两人共同协作而达成。当初她仅仅告知我会有一个惊喜,却并未阐述这种注明所蕴含的意义,依我之见,它不但标明了视频的合作者,还兼有着“神马都是浮云”的意味,实在称得上巧妙。的确如此,原本即为图个玩乐而已。
申淑文有着很不错的音乐感觉,在歌曲选择之方面极为苛刻。与此同时,她时常会展现出女性主义的视角,会严格去审核我的歌词,绝不 里面存在传播对女权有损害的任何倾向以及苗头,几乎达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有好些次差点就将我的歌词扼杀在摇篮当中,其眼光着实是狠辣呀。
关于借助AI来生成歌曲的这个问题,我恰好是在不久之前给那第174期的《诗酒行》所撰写的絮语当中提到过,鉴于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就把它转引过来:
我对AI并不了解,仅仅会进行简单的运用。我曾询问过豆包生成诗歌的相关机制以及程序,它给出的答案是:核心机制属于“数据学习+规则生成”,其程序被划分成三步:学习阶段、理解需求、优化生成,也就是经由对海量诗歌文本予以分析,从而获取写作规律,接着结合用户需求,进而生成出作品。也就是说,AI是针对人类已有的作品之构成元素开展选择性组合,人所提出要求使越具体,它的组合便越独特,也就越能够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 。
的确,AI并非人类,是不存在自主心智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它所具备的所谓作品是不存在像人那般的意识、情绪以及阅历等方面的,然而,由于它用来进行组合的元素源自人类曾经已有的作品,并且还遵循人的作品的构成规律,故而就与人类的作品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正是这个相似性,确保了AI作品获得艺术性 。
以我的经验而言,在AI所创作的作品当中,诗歌类作品的艺术性会稍逊一筹,绘画类作品则相对好一点,而音乐作品乃是最为出色的,好多都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格外耐人聆听。随着AI技术持续进行改进升级,这些作品不但远远超越了平常人的作品,而且还会持续朝着逼近人类的优秀作品或者经典作品的方向发展。至于究竟能不能超越它们,我是不敢去进行预测的。
从事先我们所展开的初步实践情况来看,歌词越是具备良好的质量以及规范的特性,那么便越是易于生成契合要求的曲子。此外,不同种类的那些生成软件之间也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且其成品率同样存在着各不相同 的状况。
借助AI来生成歌曲的这种操作是比较容易达成的,这要看玩家自身所具备的兴致究竟如何,还要看其音乐感觉怎样,并且还得加上耐心这一要素。照此情形所讲,运用AI去生成歌曲的玩家数量将会越来越多,歌曲生成或者是创作将会朝着大众化的趋势发展得越来越显著,在这样那种情况下,职业作曲家以及作词家其自身的命运实实在在令人担忧,当然了,这属于本题之外的话语,在此不做详细的论述。
一回想起,这一个月期间,我的进展极为显著,从身为一个创作歌词的新手,转变成为拥有诸多成品歌曲的个体,在此过程当中,对于歌词创作这一项工作,还有歌曲生成这方面而言,以及视频制作这一环节,均产生了初步的相应认知,并且付诸了实践,。
很嗨地玩着的我以及申淑文,我们将会持续进行下去,很快生成30首这件事情应不会存在问题,再进一步去达成弄出50首的目标,也是有着极大期待值的。
申淑文制作视频的技术,变得越发娴熟了,她具备一种精神,那就是不乐意蹈袭旧有的作品,而是钟情于出新出彩,进而让视频制作持续花样翻新,变得精细又优美,这着实难能可贵。我进行歌词写作,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江郎才尽的状况,或许还会爆发出全新的创作力。
记得二十六七岁那时候,父亲瞧见我写的诗,宣称我能够写歌词,激励我去写歌词,左右身旁的朋友以及同事也这般劝过我,然而我觉着歌词档次低,仅仅试着写了几首,便放弃了,转而继续写诗。可三十多年过后,一个意外邂逅的机缘,竟然促使我真正开始写歌词,想到这些情形,不免生出些感慨来。当然,这也得对AI技术表示一下感谢,要是没有AI迅速地生成出动听的歌曲,我也会因看不到回应而选择放弃的。
2025年11月2日于龙泽苑
(最新发布的歌曲)

欢迎 你 发表评论: